长寿之乡的“明星”

时间:2022-05-01 12:41:54

在拥有145万人口的江苏如皋,百岁老人多达172人,90岁以上的老人有4000多人,80岁以上的老人超过40000……一个名副其实的长寿养生福地。

这里选撷三位如皋百岁老人的生活片断,希望读者能从中品出长寿文化,探索到长寿奥秘,领略到长寿风情。

花灯锦簇辉百年芳桂盈庭香万代

陈邦英无疑是如皋最具知名度的百岁老人,这不仅是因为她高寿105岁,也不仅是因为她频频在中央电视台和国外媒体上亮相,她的知名度更多的是由她亲手缝制的香袋和扎制的花灯在香港、澳门、如皋引发的……

陈邦英年幼时家中十分拮据,父母在她14岁时就送她到扬州拜师学习做香袋、扎花灯的手艺。几十年来,她缝制的香袋和扎制的花灯让一代又一代人的童年充满欢乐,留香久远。至今仍有许许多多当年曾胸挂香袋、手提花灯的人津津乐道,感叹不已。她缝制的香袋品种繁多,形态各异,色彩鲜丽,香味浓郁。她做的“十二生肖”“荷花”“心连心”“粽子”等10多种香袋常常供不应求。她扎制的花灯更被千家万户称之为“百岁灯”。1997年香港回归前,时年100岁的她难以抑制内心的激动,特地做了100只香袋寄给香港的儿童,表示诚挚的祝福。两年后,澳门回家了,老人又做了102只“心连心”的香袋,送给澳门的小朋友。去年,104岁的她在街上推车卖香袋,一位来如皋旅游的外国朋友见到如此高龄的老人以如此方式推销自己做的香袋,连称“ok!ok!”一下子买了18只香袋,并表示回去后要把这贵重的东方“礼品”赠给亲朋好友。

如今,陈邦英仍然在家里做香袋,心中牵挂的是台湾何时能回到祖国的怀抱。她说:“等到那一天,我一定要做好多好多的香袋,送给台湾的小朋友。”

天护慈萱人不老云弥寿树岁长春

走进如城镇准堤阉巷31号,抬头望去,门楣上“五好家庭”“文明户”的牌匾,让每个走进小院的人心生暖意。小院内花红叶翠、生机盎然。老宅古朴雅致、宁静祥和。百岁老人陈鑫神清气爽,乐在其中。小院、老宅、人瑞,聚合成一股福祉之气。

被誉为如皋百岁老人形象大使的陈鑫老太,今年101岁,生有两男两女。老人一生平平淡淡,从从容容,既无大喜亦无大悲,淡泊怡人,宽厚善良。早年,她曾任居民小组长20多年,深得左邻右舍的好评和爱戴。老人穿衣不求新只要净,70岁的女儿为老人做了件时尚唐装,老人也只是在记者来访时穿一会儿,随后便脱了下来。老人喜欢吃粗食,如糁子及蚕豆、扁豆等,从不挑食。老人住的地方不大,床上的被褥也不新,但都干干净净、井然有序。老人腿脚灵便,串门聊天都是一人走,从来不要别人搀扶。问起老人的长寿秘诀,古稀之年的女婿说,老人性格随和,遇事不急,心境愉快,生活有规律,家庭和谐,居住环境好,这些都是老人颐养天年之道。

去年,中央电视台《夕阳红》栏目组和江苏、台湾、南通、镇江等多家新闻媒体先后采访了陈鑫老太。前不久,台湾省的电视台采访时,老人专门捧出几只刻有“陈鑫老太百岁纪念”字样的百岁碗,请记者捎回台湾,并祝台湾的老人们健康长寿。

童心不泯宜福寿安贫乐天自康强

百岁老人马汝康与其他百岁老人有极为相似的生活习惯和共同之处,如生活有规律、早睡早起,不暴饮暴食,不嗜烟酒,粗茶淡饭,布衣杂食,子女孝顺,性格开朗。与众不同的是,老人与“小人书”有着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关系,“小人书”中的文化潜移默化地影响了老人的一生,“小人书”情结让老人的一生与之有着不解之缘。

马汝康打小时候就很喜欢看“小人书”。书中通俗易懂的故事,精彩曼妙的画面,常常令他如痴如醉。长大后,他便以出租“小人书”为生。许多人至今都还记得西门外“大众饭店”门口租“小人书”的马老头。这一结缘便是近百年,直到98岁后,儿女们坚持不让老人再上街租“小人书”了,老人这才收手不收心地回家了。如今,老人家里仍然保存着数百本“小人书”,如“三国演义”、“红楼梦”等。老人时常抚摸“小人书”,似乎是在回味逝去的岁月,也似乎沉浸在童心世界里寻觅曾经的梦想。老人的一生十分平实而单调,但有了“小人书”,老人的精神变得十分富有。“小人书”带来的快乐贯穿着老人的一生,汲取“小人书”中的充足营养,让老人有着一颗纯真、坦荡的童心,安贫乐道、豁达乐观的生活态度。

老人的一生是清贫而艰难的,但马老的心态极其平和淡泊。时不时邀二三好友到京剧茶社品茗闲聊,操一把京胡唱一段西皮二黄。悠悠人生,宁静怡然……

如今,101岁的马老儿孙们绕膝承欢,闲时侍花弄草,操琴养鸟。阳光明媚的日子里,马老便爱把相伴一生的“小人书”捧出来晒晒太阳,看看、摸摸……

点评:(上海市老年医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华东医院院长、内科教授王传馥)

人活百岁不是梦,到过如皋的人都会有这种感受。如皋百岁老人有172位,陈邦英、陈鑫和马汝康是其中的三位。更难能可贵的,他们都是健康老人,衣、食、住、行都能自理。这三位老人所以能活上百岁,有其共同的特点,概括起来有三条,一是坚持运动。陈邦英老人做香袋做了一辈子,手脑并用,104岁时还推车上街卖香袋。二是合理饮食。始终坚持粗细搭配,荤素兼有。陈鑫老太除吃米饭外,还喜欢吃粗粮,什么米见子、糁子以及蚕豆、扁豆都吃,从不挑食。三是心态豁达。马汝康老人从小喜欢看“小人书”,长大后一直做出租“小人书”生意,从“小人书”中汲取营养,获得乐趣。老人虽一生清贫,但心态平和,平时常常邀二三位好友到京剧茶社,操一把胡琴,唱一段西皮二黄,真是悠哉,悠哉。还要加上一条,就是戒烟限酒。烟有百害而无一利,要坚决戒。酒对人体有点好处,但烈性酒不能饮,只能喝低度酒,如红酒、黄酒和啤酒。做到这四条,活上百岁没有多大问题。

上一篇:情人节,让美味与浪漫同行 下一篇:更年期从“煎熬”中走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