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31例临床分析

时间:2022-05-01 07:53:41

青春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31例临床分析

【摘 要】 目的 探索青春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原因。方法 对我站2007 年1 月~2010 年6 月青春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病例进行回顾分析。结果 31 例青春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患者中无排卵的20 例(64.5%),营养失调的5 例(16.2%),精神紧张与压力过重、情绪影响6 例(19.3%)。青春期功血患者经止血、调整周期和促排卵治疗均达止血效果。结论 青春期功血患者,以无排卵性功血最多,但需排除其它疾病,及时正确诊断和治疗非常重要。

【关键词】 子宫出血;青春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

青春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功血)是青春期女性常见的临床问题,是下丘脑—垂体—卵巢轴调节机制未能发育成熟所致,其原因大多为无排卵性出血症状,可能会持续2~5 年,但需要注意的是功血的诊断必须排除其它原因的子宫出血方能确诊。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7 年1 月~2009 年12 月我们计生服务站共诊治31 例以阴道出血为主要症状的青春期女性。年龄12~20 岁,平均(16.2+-2.8) 岁,病程3~7 年不等。本组病例初潮年龄10~18 岁,初潮开始即发病的占31.9%(10 例),初潮后1 年发病的占19.3%(6 例),2 年内发病的占19.3%(6 例),3~5 年内发病的占29%(9 例)。

1.2 方法

31 例来诊患者均行肛腹诊,超声,生化检查,血液检查等,除外非生殖道(泌尿道、直肠、)及生殖道(宫颈、阴道)的出血,全身或生殖系统器质性疾病引起的出血。即采用排除法以明确青春期功血的诊断。

2 结果

2.1 31 例青春期功血的疾病

患者中无排卵的20 例(64.5%),营养失调的5 例(16.2%),精神紧张与压力过重、情绪影响6 例(19.3%)。

2.2 31 例青春期功血的发病时间

初潮开始发病的10 例(31.9%),初潮1 年内开始发病的6 例(19.3%),初潮2 年内开始发病的6 例(19.3%),初潮3~5 年内发病的9 例(29.5%)。

2.3 31 例青春期功血的临床表现为月经周期紊乱和月经经期紊乱

月经周期紊乱分两种情况:一是子宫不规则出血过多,周期不规则,经期延长,经量过多;二是子宫不规则出血量少,周期不规则,经期延长,而经量不太多,呈点滴状。月经经期紊乱分两种情况:一是经期延长,周期规则,但经期延长(7 日)或经量过多。二是周期规则,经期正常,但经量过多。

3 讨论

3.1 青春期功血的病因

3.1.1 青春期功血属无排卵型功血,好发于月经来潮2 年内的患者,主要是由下丘脑-垂体-卵巢轴的神经内分泌功能失调,引起排卵障碍,导致异常子宫出血。

也可以是卵巢轴或子宫局部调控机制异常,即下丘脑-垂体-卵巢轴发育不成熟。一般是下丘脑-垂体-卵巢轴发育成熟需要几年,体内外环境改变的影响均可引起青春期无排卵性功血。具体病因是雌激素对下丘脑-垂体正反馈机制建立不完善,无法诱导垂体黄体生成素高峰,因此,虽有卵泡发育却未发生排卵,从而无黄体形成,月经周期后半期缺乏孕激素。所以青春期功血主要是无排卵致孕激素缺乏,而雌激素相对足够,临床表现为月经周期无规律及自限性。

3.1.2 营养失调,精神紧张与压力过重、情绪影响也是相关病因:过瘦、脂肪过少。如运动员剧烈运动,女孩爱美减肥、过度节食,均消耗脂肪,使雌激素减少,可导致闭经或无排卵出血,过度肥胖、长期热量过剩,引起胰岛素抵抗,导致无排卵性功血。脂肪过多,外周转化形成e2增多,切勿周期波动,也可引起无排卵出血。精神紧张、压力过重、情绪波动,常见于初中生、高中生面临学习压力大、升学考试精神过度紧张等均可在中枢抑制gnrh影响下丘脑-垂体-卵巢轴,导致无排卵性子宫出血。

3.2 青春期功血的发病率及临床表现

青春期功血的发病率尚无准确资料,青春期功血约占各类功血的20%,多数于初潮或初潮后3 年内发病,也可延长至4~5 年,其中在月经初潮一年内,80%的月经是无排卵性月经,初潮2~4 年内无排卵月经占30~50%,初潮5 年内还有近20%的月经无排卵性。常表现为月经周期和月经经期紊乱,出现不规则出血或短期月经停止后出血,出血量多少不定,呈点滴状或大量出血不止。出血期间一般无腹痛或其他不适,出血量多或时间长时常继发贫血,表现为头晕、乏力、活动后心悸等,大量出血可导致休克。

3.3 诊断与鉴别诊断

诊断时应仔细询问个人发育史和月经时(包括初潮年龄、周期、经量、伴随症状和体征,病因、诱发诊治过程,尤应注意的是否使用激素和药物名称、剂量、用法、疗效等)。观察全身营养状况,有无贫血,血液病或出血性疾病,未婚妇女要做肛诊,了解盆腔情况,并常规进行超声检查,了解子宫大小、双侧附件及内膜情况。

3.4 治疗

3.4.1 一般治疗

贫血者应补充铁剂、维生素c和蛋白质,严重贫血者需输血。流血时间长者给予抗生素预防感染。出血期间应加强营养,避免过度劳累,保证充分休息。

3.4.2 药物治疗

青春期功血,在出血的急性期主要使用性激素止血,补血及对症促凝及止血药物仅作为支持和辅助治疗。止血后的重要步骤是调整月经周期,促使下丘脑-垂体-卵巢轴成熟,形成规律的卵巢轴周期是治疗本病的最终目的。

青春期功血者由于年龄小,无月经经验,加上羞涩心理,常延迟就诊,影响青春期少女的健康和学习,所以应向少女及家长进行宣教,由于下丘脑—垂体—卵巢轴发育成熟需要数年,所以病程较长,治疗后好转并不意味已完全正常,仍有再次复发的可能,所以要加强随访,防止复发。

参考文献

[1] 乐杰.主编.妇产科学[m].7版.北京:人民出版社.330-332.

[2] 张帝开,等.青春期子宫出血[j].中国实用妇产科杂志,2006,9:677-678.

[3] 石一复,等.青春期功血[j].现代妇产科进展,2007,1:10-12.

上一篇:育龄期女性孕前接种麻疹和风疹疫苗卫生经济学... 下一篇:围绝经期女性生殖道感染状况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