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淡水渔业的高效率及规模化建设

时间:2022-05-01 07:47:27

试论淡水渔业的高效率及规模化建设

摘要:淡水渔业的发展,要坚持以经济效益为中心,调整结构,采取科学、合理的手段,提高养殖水平,发展优势特色产品,统一标准,建设龙头企业,争创名牌,形成一条完整的产业链,提高产品的市场占有率,增加淡水渔业的效益,以达到淡水渔业高效率及规模化建设的要求。

关键词:淡水渔业;高效率;规模化

中图分类号:S9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432(2011)-03-0264-2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饮食结构已发生根本性的转变,因此淡水渔业的发展迎来了春天,这既是一个新的机遇,又面临着新的挑战。淡水渔业属于农业的一个分支产业,而“三农问题”和“如何让农民增收”又是我国政府长期以来十分重视和关心的,因此淡水渔业进人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如何根据科学发展观,建立可持续发展战略,调整淡水渔业结构,建立现代化淡水渔业发展模式,实现传统型向现代型转变的目标,保持我国淡水渔业稳定、高效、健康发展,作为一个相当重要的课题摆在我国水产养殖面前。

1 发展淡水渔业所面临的问题

1.1 养殖面积大幅下降

随着我国城市化建设的不断推进,人口增加,城市生活污水和工农业废水的大量排放,加上渔业自身污染,养殖水域受到严重污染,同时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力度不够,使淡水渔业养殖面积大幅下降。

1.2 养殖水平不高

目前,我国的淡水渔业养殖设施落后,技术不高,养殖人员业务水平偏低,仍以传统生产模式为主,通过投饵、施肥的方式进行养殖,产品单调,产品质量较低,以常规鱼类养殖为主,养殖者普遍缺乏按市场需求调整生产的能力,品质不优,养殖效益不高。缺乏生产经营管理先进的理念,缺乏先进的机械化、电子化、自动化的高科技养殖装置。

1.3 淡水渔业的发展不具规模化

淡水渔业基本上以家庭承包方式经营,属于分散的个体经济,结构不合理,生产经营规模小,生产成本高,产业化程度不高,在市场经济的今天,其产品的开发能力和竞争力明显不足,抗风险能力偏低,很难适应市场的需求,严重影响淡水渔业整体发展。

1.4 基础设施落后

当前,部分淡水养殖的池塘仍然缺乏一定的电力和进排水的能力,实行的都是靠人放入苗种,完全依靠自然气候来收获。特别是有部分池塘的塘埂有坍塌的现象存在,导致池塘变得越来越浅。并且,基本上仍然是传统的技术和手段,机械化的使用程度不高,基础设施不加强建设,排灌设施过分老化。另外,病害防治以及苗种体系建设难以跟上时展的步伐,水产品加工及饲料等相关的产业发展相对缓慢。

2 提高效率促进淡水渔业的发展

2.1 加强养殖水域的质量控制

养殖水域的质量是保证淡水渔业可持续发展的最基本条件,政府水务部门要坚持科学发展观,明确调整结构,合理布局的思路,处理好开发利用与节约保护水资源的关系,结合政策法律法规,加大监督与执法力度,防止和减轻养殖水域受到污染,从而保证淡水渔业的高效发展。

2.2 提高科技水平达到高效发展

在科研技术方面加大投入力度,通过科技创新,提高淡水渔养殖的科技含量。加强开展多种形式培训学习,不断提高淡水渔养殖者的专业水平,积极推进淡水渔业产业化,以促进淡水渔业的高效发展。

做好引进先进的养殖新技术、新品种、新设备、新工艺、高水平人才的工作。对引进外来品种进行驯化养殖研究,加强选种育种的研究,定向培育优良品种,加强适合于池塘集约式养殖的品种和养殖技术的研究,不断提高养殖配套技术,优化养殖环节,不断提高淡水渔业的产量和效益。

加大科研经费投人,做好基础应用研究,以生物技术、信息技术为主,加大技术储备,促进科技开发和先进适用技术的推广。积极推广淡水渔业各种生产技术,实施科技兴渔战略。建立并完善水产技术推广机构,利用水产技术推广体系,将先进的育种技术、防治病害技术和养殖技术推广到生产第一线,提高淡水渔业养殖的整体技术素质;另一方面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培训,培养和造就技术能手,在机械化养殖、工厂化养殖,生产管理自动化、品种良种化、生态环境改良以及经营专业方面、服务社会等方面起示范带头作用,将先进的技术推广开来。

2.3 加快淡水渔业择优养殖的发展

选择优良品种养殖是淡水渔业高效化发展的关键。以市场为导向,结合各地实际情况,重点推广淡水渔业的优良品种养殖,实施名牌战略,创立名牌产品,采用良种生产许可证制度,促进品种更新,提高良种覆盖率,并大力发展名特优新稀品种养殖,不断推出大批适合市场需求的高档优质水产品,以增强水产品在国内外市场上的竞争力。

3 淡水渔业的规模化建设

3.1 调整结构,合理布局,实现可持续发展

加强产业规划,调整区域布局、品种选择、生产规划,并积极发挥好水产行政部门的宏观指导作用,促进支柱产业培育工作向协调、健康、有序方向发展,以形成产业化与规模化。

坚持以市场经济为中心,针对淡水渔业优化资源配置和生产要素组合,发挥自身的资源优势,促进养殖结构优化,开展网箱养殖、大水面增殖、立体养殖等多种模式的养殖,大力发展具有区域优势的特色产品,创立企业品牌,率先做大做强做优。

3.2 扶持龙头企业,做好产业化发展

坚持政策导向,重点扶持龙头企业,发展产业化模式,实现规模化经营,是淡水渔业规模化发展的关键。

利用区位优势,进一步扩大开放淡水渔业,吸引投资,引进技术和先进管理方式,建立一大批在养殖、良种培育、饲料加工、销售经营、产品深加工等环节起带头作用的龙头企业,调整产业结构,实现数量与质量、规模与效益并重,增强龙头企业在加工购销方面与群众性养殖生产增加融合度,使小规模的生产经营与大市场连结起来,达到优势互补,促进贸工农一体化,产供销一条龙的产业化,同防患和抵御市场风险,从而最终带动淡水渔业高效规模化的发展。

3.3 提高淡水渔业的整体素质

淡水渔业通过发展产品深加工、服务业,不仅提高产品附加值,而且促进产业结构升级换代,更是淡水渔业整体素质提高的标志。通过龙头企业采取创品牌、占市场、增效益,来促进生产的良性高效发展模式,延伸了整个行业的产业链,促进产业综合实力的提高。

水产加工业属于朝阳产业,目前大批加工企业具有优秀的管理模式,先进的技术装备和高水准产品开发技术,逐渐缩小与发达国家间的差距,并由初加工转向精、深加工,进行多次增值。水产品加工正向系列化、多样化和高附加值方向发展,质量有所提高。水产加工业由弱到强,由小到大,不断发展壮大,必将带动淡水渔业产业的升级。

推广淡水渔业的多样化养殖方式,大力提倡生态渔业、立体渔业、休闲渔业和旅游渔业,把淡水渔业与服务业充分结合,既满足市场规律的要求,又提高了人民的生活质量。

4 结语

淡水渔业的高效率与规模化的建设,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观,遵循市场经济规律,坚持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在调整产业结构,综合布局的基础上,转变传统养殖模式,大力推进科技创新,做好技术推广工作,采取科学养殖的方式,发展具有区域优势的特色产品,同时抓好龙头企业建设,做到创名牌、占市场、增效益,通过大产业带动小产业发展,小产业促进大产业进一步发展,扩大规模,形成完整的产业链,以达到提高整个淡水渔业整体素质的目标,服务于人民生活。

参考文献

[1] 范明生.市场经济下的水产养殖业发展思路[J].科学养鱼,2002,(5).

[2] 农业部渔业局.中国渔业年鉴(2001)[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2.

[3] 孙云潭.水产养殖业发展面临的突出问题及对策[J].现代渔业信息,2003,18.

[4] 白遗胜.试论我国设施渔业和健康养殖现状与发展[J].淡水渔业,2002,32.

上一篇:丰鲤和土鲤在鱼种阶段生长对比 下一篇:通化县朝阳林场发展返魂草产业的探索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