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整理课之我见

时间:2022-05-01 07:38:44

小学语文整理课之我见

今天,我把自己对于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单元整理课上的一点反思拿出来,谈一谈自己的见解。

单元整理是根据单元主题、单元目标将教学中积累的内容汇总起来。日常的积累和拓展如同是散落在沙滩上的一粒粒珍珠,通过单元整理,把一粒粒珍珠串起来,让知识点犹如一串美丽的项链一般在学生心目中闪闪发亮,让学生有一个系统的认识,更加明确积累的内容和方法,并在巩固和积累的基础上学会应用。因为这串美丽的项链是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自己串成的,所以,他们的所得会更加深入和透彻,并从收获中获得学习语文的快乐。大家都知道,语文教材在编排上每个单元都有一个主题,如果语文教师都能如此有心,那我想帮助学生串成的将不再会是一串串的项链,恐怕是他们能傲立于人前,行走天下的工具了。所以,我认为单元整理课非常有必要。我在教四年级时就开始进行这类课型的研讨,根据单元训练目标进行设计。如四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搭石》以小见大写法的研讨。

没有理论指导的课堂是经不起推敲和研究的,所以,教师设计每堂课都要有教育理念的支撑,而最好的理论基础就是语文课程标准。

我在这堂课的设计之时就依照了语文课程基本理念。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的第一点就是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语文素养的内涵便是以语文知识为基础,以语文能力为核心,是语文积累,学习方法习惯的融合。这种素养表现为阅读、习作、表达能力,而且还有很强的综合运用能力,在生活中运用语文的能力以及不断更新知识的能力。

第二依照的是阶段目标。五、六年级是第三学段,学段中关于阅读的目标是:在阅读中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的基本方法,诵读优秀诗文,体味作品的内容和情感。

第三依照的是本组单元的教学目标。整体关照本组课文的特点,把体会感情与领悟写法,读书与表达,语言积累与语言实践有机地结合起来,以实现教学效果的最优化。本组教材的编排目的是,让学生通过读书体会作者对家乡的思恋,挚爱;通过对比阅读,使学生领悟到思乡的情是一样的,思乡的方式,寄托的对象却是因人而异的,引发乡思的事物也各不相同,从而体会到作者的思想感情是通过一些景物,或是事情表达出来的;通过读书,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

基于此,我对本课设计了以下的学习目标:

1.通过回顾单元内容,体会情感,进行复结。

2.积累诗句文章,揣摩写法,尝试运用。

这两个目标涵盖了“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

为完成这两个学习目标,教学过程中我安排了以下三个环节。

一、复结。此环节就是让学生整体地去把握内容,体会情感,总结写作方法,把本单元的整组文章进行复结。每个单元都需要我们去系统地整理,把学到的知识点系统化。

二、回顾与欣赏。在此环节,我把原来学生积累的古诗重新组合,让他们学会体会情感的同时再去体会写作方法,从中受到启发,加深对诗歌的认识。“温故而知新”,欣赏就是拓展,也就是举一反三,将学生的视野推广。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外延是相等的,学生的生活有多宽,语文的学习内容就有多广。

我在这个过程中抓住内容、情感、方法,注重学生整体把握能力的培养,如揣摩表达顺序,体会思想感情,注重评价能力的培养,表达方法的总结与概括;同时注重方法的选择,如培养学生阅读的习惯,总结写作表达方法;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语感,培养阅读能力,采用的方法就是读、悟、读,让学生从读中感情,带着感悟提高阅读。

三、积累运用。我们的语文学习是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语文学习也就是把语言思维以文字的形式表现出来。

为了让学生将所学的方法运用起来,所培养的能力展现出来,我安排了小练笔,让学生及时有效地把所学的方法应用到自己的习作之中。

在本课堂上,我看到了孩子们的思想在飞跃,语言在发展,能力在提高,成功之处有之,失败之处有之。就像崔峦老师所说的,教科书不是教学内容的全部。语文教学大于课文教学内容,要与丰富多彩的生活联系起来,将生活引入到教学中来,培养学生在生活中学习语文、运用语文的能力,使我们的语文教学不仅仅是语文书,而是跳出语文教语文,是真真正正的大语文。

【责编 冯立伟】

上一篇:如何提高小学生读图能力 下一篇:生活 兴趣 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