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一新生5堂课

时间:2022-04-30 06:37:46

伴随着金色九月的到来,许多从未离过家的高中毕业生,怀揣高考成功的喜悦,以及对大学生活的美好憧憬,开启一片新的独立生活。面对人生中这一重要的变化,有很多同学会手忙脚乱、不知所措、兴奋过度、难以入眠……有人说,踏入大学就等于半只脚踏入社会,首先要有独立意识,学会适应环境,才能如鱼得水,不断进步。

大学,是人生的一个新的起点,在偌大一个校园里可以接触到来自五湖四海的兄弟姐妹,视野也会随之无限拓宽,五彩缤纷的生活在向你招手,当然这个“五彩”是由自己来描绘的!如果说十二、三年的寒窗苦读,是一直在为父母活,为成绩活,那么,大学就是彻底为自己活一回,做真正的自己。所谓的独立意识、自我意识在这一刻被唤醒了,做好思想准备,开启大学阶段的新历程。

当然,会有一部分同学进入大学以后从欣喜若狂到自甘平庸、自甘堕落,从一开始的踌躇满志到一蹶不振,像无头苍蝇一样瞎蒙乱撞,失却了往日风采。一段新的旅程开始,会有一个挣扎适应的过程,让我们一起来学一新生的五堂课,为大学生活插上翅膀,使自己顺利完成阶段使命。

军训篇――锻炼意志

军训能够培养和磨炼大学生果断、勇敢、顽强、自制和坚忍不拔的意志;能够历练大学生吃苦耐劳的精神;能够塑造大学生的集体主义观念;能够增强大学生的体质……这些也正是为什么学校会把军训安排在开学之初的原因。古人云“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这是很有道理的,强健的体魄和坚强的意志是成功的基础。

苏轼有句话:“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坚强的意志不但能有效地克服大学四年中学习、工作、生活中的难题,激励大学生在人生道路上努力攀登,而且为以后踏上工作岗位、走上社会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尤其是在今天这种优胜劣汰、竞争激烈的市场经济环境中,健全的意志已经成为正确把握人生航向,迎着狂风巨浪向目标迈进的必要条件。

课堂重点

补充体力:军训是一件很苦的事情,所以这段时间一定要注意身体,补充体力,多吃一些肉类、蛋类食物以及蔬菜,还要注意补充维生素。有条件的话,晚上睡觉的时候用热水烫点奶喝,既补充营养,又能改善晚上的睡眠状况。

防中暑:如果在气温高一些的城市,体质差一点的同学得注意了,随身带着藿香正气水,或者在中午吃饭前喝一支,可以预防中暑。

注意防晒:虽然已经渐渐入秋,阳光依旧火辣,而且军训一直是在户外,所以防晒工作一定要做好,尤其是女孩子。怕晒黑的同学要注意啦!

补充水分:以运动饮料、茶水、盐水最佳。最好不要喝冰的饮料,因为军训时身体一般很热,喝冰的饮料容易拉肚子。

注意个人卫生:军训阶段一定要注意个人卫生,衣服要勤洗勤换,保持干净清爽。

结交朋友:在军训的过程中,要学会照顾周围的同学,多为他人着想,这样可以结识更多的同学,和同学提前建立友谊。有了朋友能更快地适应新环境。

温馨提示

在军训过程中,如果真感觉自己不适,直接跟教官打报告,不要硬撑。

适应篇――融入环境

对很多同学来说,进入大学是第一次远离家乡,新的环境带来新奇之余也难免会想念家人、老朋友,甚至有些不擅交际者会暗自伤神,独自流泪。而作为新生,应该快速转移注意力,调整好心态,积极参与校园活动,快速适应新的环境。

课堂重点

调整健康的心态

能够征服高考这座大山的同学都是很棒的,但高考只是一个转折点,对于青年人来说,生活才刚刚开始,面对一个新的环境,新的起点,要尽快调整心态,在新的阶段创造新的成绩。

也许在中学你可能是人中之杰,但走进大学校园里你会被来自四面八方的人才所淹没,老师的目光不会特别关注到你。同学也不会因为你曾经的辉煌围绕着你,但是,请不要失落,一定要相信自己能够在这样的大环境下脱颖而出,“是金子总会发光的!”调整健康的心态,发掘自己的专长,用最自信的人生态度,展现出多才多艺的你。

熟悉学习生活环境

大学的学习生活环境有点家庭制,宿舍是个小家庭,班级是个大家庭,各个社团、老乡会又是不同的家庭。

要熟悉学习生活的环境,首先要熟悉各个不同的家庭,适应家庭制度,学会跟家庭成员沟通,建立良好的关系;其次要熟悉学校内部环境,搞清学校各类机构的功能和位置,宿舍分布,校规校纪,教室、商店、图书馆、食堂、水房、厕所、浴室、理发、体育娱乐活动场所等等。

积极参与校园社交活动

经受高考磨难的同学们终于可以放松一下了,到了大学终于可以呼吸到自由空气了,大学生活是丰富多彩的,参与校内的社团、兴趣小组、舞会、老乡会等,可以迅速拓宽视野,结交来自天南海北的朋友,丰富自己的课余生活。

适应新的师生关系

在中学,老师与学生几乎是朝夕相处的,老师与学生之间的沟通、交流的频率和质量都非常高。老师和学生之间不仅有学习上的交流,而且有生活的沟通。因此,老师名副其实地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然而,大学老师通常是上完课就走,学生想找老师请教专业知识问题有时都不容易找到。有的老师,除上课外,还担任领导职务或承担科研任务,因此他们的时间非常的宝贵。所以,如果你不能主动与老师沟通和交流,老师可能以为你没有这样的要求。为此,要学会多渠道主动与老师交流,和老师的交流不仅可以面对面,还可以通过网络、电话、书信等。

温馨提示

选择校园社团与协会时请结合自己的兴趣特长及爱好慎重选择,不要盲目入社。

生活篇――培养习惯

从离不开父母的家庭生活到事事完全自理的大学生活,一切都要从头学起。从某种意义上说,这是一种真正的生活独立性的训练。

课堂重点

提高生活自理能力

高中生的大部分时间和精力都用在学习上,生活上的事情绝大多数由父母包办打理,从做饭、洗衣服到理发,有的家长甚至每天给孩子收拾床被、打洗脸水等。等到上大学后,生活环境有了很大的变化,孩子没有了父母、长辈的悉心照料,许多事情要开始学会独自处理了,可以说,真正的独立生活开始了。

刚入大学的新生,首先应学会日常生活的打理。要学会准时起床、运动,学会自己整理床铺,收拾衣物,学会自己洗衣服,缝补衣服,学会自己照料自己……

培养良好的习惯

制定合理的作息时间。大学里的生活是丰富多彩的,可用的时间也很多,但有些事情是每天都要做的。新同学可以根据自己的生物钟做一个计划,每天按时起床、早读、自习、睡觉等。有规律的生活是精力充足、身体健康和学业进步的保证。

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不规律的饮食会对人的胃肠造成很大的伤害。

坚持进行适当的体育锻炼。如今大学校园里会经常开展各种体育活动,以增强学生的体质。锻炼身体是为自己的健康,有特别的兴趣爱好者的同学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来安排体育锻炼的时间,如果没有特别的兴趣爱好,可以从最简单的跑步开始进行锻炼。体育锻炼贵在坚持,只要持之以恒,一定会有收获。

温馨提示

习惯决定性格,性格决定命运。

自学篇――自学成才

大学生进入大学后碰到的一个普遍问题,就是学习方法的不适应。他们习惯老师天天陪伴、督促、被动接受知识的中学学习方式,而大学几乎是“自生自灭”的学习方式,老师只负责点化,学习要靠自觉。

课堂重点

改变被动的学习习惯和方法

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和探索问题的本领。首先要掌握科学的思维方法;其次,要学会在独立思考中发展思维能力。思维能力不是靠教师在课堂上灌输出来的,而是遇着问题逼着自己去思考,训练出来的;再次,要不断总结自己的思维方法。一个人对一个具体问题的思维过程是很复杂的,在这个过程中会发生一些错误,要善于总结经验教训,并提高到逻辑和哲学的高度来审视,这就能避免以后重犯思维方式的错误。

培养自己的操作能力

“高分低能”仍然是目前我国学校教育中的一个主要弊端。作为学生,也要深刻认识这种弊端,主动争取把自己变为学习的主体。要努力在教学的各个实践环节中主动动手,独立操作,训练自己独立处理问题的能力。

制定自学计划

作为大学生,成绩仍然是重要的一个环节,所谓的“60分万岁”只是大家的调侃,孰不知走上工作岗位的大学生都后悔在课堂上没有好好听讲。当然,听讲只是一个方面,更重要的是制定自己的学习计划,自已安排好学习进度。除了课本知识,涉猎课外书籍也是很有必要的。

温馨提示

请严格执行自己的学习计划。

自我管理篇――学会独立

课堂重点

时间管理

在《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一书中,作者史蒂芬・柯维提出,“重要事”和“紧急事”的差别是人们浪费时间的最大理由之一。

每个人都有许多“紧急事”和“重要事”,想把每件事都做到最好是不切实际的。建议大家把“必须做的事”和“尽量做的事”分开。必须做的事要做到最好,但尽量做的事尽力而为即可。大家要用良好的态度和宽广的胸怀接受那些你暂时不能改变的事情,多关注那些你能够改变的事情。此外,还要注意生物钟的运行规律,按时作息,劳逸结合,这样才能在学习时有最好的状态。

金钱管理

大学生就要自己独立计划消费,计划不当甚至没有计划的学生常常会入不敷出。因此,大学新生要有“理财”的意识。

有意识地控制自己的消费

养成节俭的好习惯

把握消费时机

要有开源意识

目标管理

上高中的时候目标是进大学,高中生活紧张而又充实,进了大学一下松驰下来,会很不适应,有的人会有失去目标的感觉,整日在宿舍睡觉或泡网吧。这样度过四年的后果是会很难看的,你应当意识到一个近十四亿人口的国家其高等教育资源多么来之不易,生存竞争又是多么的激烈,所以不管你对校方的教学是否满意,自己要有一个坚定目标,或者考研或者出国或者尽快就业,或者边学习边创业。一切生活围绕目标进行,万万不要失去振作起来的引擎。

目标、理想是人生的灯塔,她会指引你前进的方向。所以,如果你想使自己的大学生活过得充实的话就树立一个目标吧,比如说拿奖学金、过英语四级、考研、出国等,这样你就会为了自己的目标而不停的努力,为了实现自己的目标而不断的进取。

温馨提示

人生无处不管理,这是一种生存技能。

当你有了目标,有了信念,而且没有退路时,你有多大压力,就有多大动力,你的潜能就会发挥到极致,只要你有一颗坚强的心,永不服输的精神,永不言弃的追求,你就一定大有作为!

上一篇:中学生“同性恋”该如何疏导? 下一篇:当年你曾放我一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