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学生倒出鞋中的沙子

时间:2022-04-30 04:43:47

帮学生倒出鞋中的沙子

快乐成长学生沙子多年前见过一幅漫画,模糊地记得:远处的山高耸入云,近处的路径崎岖不平,一个人坐在路边,行囊放在脚边,右手拿着一只鞋在磕,他是在磕鞋中的泥沙。漫画之下有一句话让我至今仍记忆犹新:使人疲惫的往往不是远方的高山,而是你鞋里的一粒沙子。

学习是长途跋涉的过程,莘莘学子在这个跋涉过程中,难免遇到这样那样的疑难乃至挫折,就像旅行者鞋里灌进沙子一样,他们有时会自己求解或排除,但有时又会驻足不前,这个时候,就需要我们教师伸出援手,帮他们倒出鞋中的沙子。

教师的天职是传道授业解惑。所谓传道,用我们现在的话说,就是教给学生做人的道理,学生成长过程中,会遇到些许坎坷,这时需要教师为其矫正或打开心结。我们常说品学兼优,教师对学生往往重视了知识传授,而忽视了品德修炼,学生学习好,则一好百好,教师则时时处处对其高看一眼,偶犯错误甚至是大错也忽略不计。而学习差的学生,则动辄得咎。有个小故事:学习好的与学习差的两学生同时在课堂上睡觉,老师指点着学习好的学生对同学们说:“大家看看人家,学习多么刻苦,累得都睡着了。”转身发现学习差的学生也在睡觉,便如是说:“上课竟呼呼大睡,朽木不可雕也。”这种以学业成绩取人的做法,是真正地贻害于学生的。而怀有这种见地的教师确实不在少数。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就要以雕塑学生的灵魂为己任、为恒业。教育公正的含义,除了教育资源的公正之外,体现在教师身上,就是公正公平的对待每一位学生,不偏袒学习好的学生,不歧视学习差的学生。不是有很多教师在很多时候就是带着某种成见和偏见去对待所谓的“优生”和“后进生”吗?这样做的后果是,“优生”被宠坏了,“后进生”自尊心受到了伤害,乃至留下终生难以消除的阴影。教师应该做的是:用大爱去塑造学生的心灵,把人性、尊严、平等放在至高的位置,不管教师印象中是咋样的学生,都帮其倒出鞋中的沙子,让每一位孩子得到关爱,把班级营建为学生心灵的家园,这个家园应该是温馨的,它像一个百花园,允许每一个灵魂在这里栖息、翔游。

授业解惑,是为师的主业。学生在知识的掌握与探求中,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这里需要教师的开发与点拨。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完善学生的人格,开发学生的智力,使学生脑子充满智慧,这才是最完美的教育。为师者,尤其是处在新旧教育体制交替期的教师,跳出应试教育的藩篱,不为功利所迷惑,不重挤压分数而重智力开发,实属难能可贵。通过千锤百炼,把他们培养成了解题技法高度熟练的高级技工,其结果,忽略了这些聪明学生的智力开发。使他们除了解题、考高分,其他方面便一无所长的“低能儿”。不管是“优生”还是“后进生”,他们都有自己的闪光点,都有自己的特长,后进生也有使其走向辉煌的优秀品质,照样有其精彩的人生。教师就是要有教无类,根据不同智力条件的学生,设计不同的教育方案,去开发他们的智力,挖掘他们的潜力。为所有的学生倒出鞋中的沙子,让他们在探索知识的崎岖山路上,轻装向前,健步如飞,这才是学生欢迎的教师。

上一篇:实践验证,反思提高 下一篇:摆脱焦虑,顺利高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