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环醇片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疗效观察

时间:2022-04-30 01:06:19

双环醇片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疗效观察

【摘要】目的研究在慢性乙型肝炎中应用双环醇片的治疗疗效。方案随机将121名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分为2组(试验组61人、对照组60人)进行治疗,试验组每日服用75mg双环醇片(25mg/片,每次25mg,每日三次);对照组每日口服150mg复方甘草酸苷(25mg/片)。持续治疗12周后,对患者的血清氨基转移酶水平在治疗前后的改变进行观察。结果试验组和对照组的血清氨基转移酶水平都明显降低,试验组较对照组的效果更好。无患者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结论双环醇片在慢性乙型肝炎治疗中有高疗效的同时确保了安全性。

【关键词】慢性乙型肝炎;双环醇;临床效果

民众的健康受到乙型肝炎的严重威胁,很难将乙肝病毒彻底清除,肝功能经常反复发生异常,临床上一直在研究如何安全有效的对慢性乙型肝炎进行治疗。本人在2012年9月到2013年3月期间应用双环醇片对121名慢性乙肝患者进行治疗以及肝功能检测,以下为治疗报告。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依照中华医学会第十届病毒性肝炎会议确定的临床诊断标准对病例进行选择,共选择了轻、中度慢性乙型肝炎患者121例。其中87例男性,34例女性;年龄在17到60岁之间,平均为33.9岁;治疗前所有患者体内的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是正常值的2倍至10倍,血清总胆红素≤3mg/dL(50μmol/L)。[1]同时对酒精性肝炎、药物性肝炎及自身免疫性肝炎进行了排除。将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61人)和对照组(60人)。在疾病特征和人口学上所有患者均无显著差异。

2.2不良反应在治疗期间所有患者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实验组61例中7例出现了不良反应,不良反应率为9.84%。均为非特异性不良反应,包括失眠、腹泻、呼吸道感染等,在治疗期间未停止使用药物、针对不良反应进行对症治疗后症状缓解。对照组60例中有9例出现了不良反应,不良反应率为15.0%,其中不良反应与研究药物有关的3例,在用药第4周出现了血压升高和轻度的浮肿,对症治疗及减少用药量后患者症状消失。[3]无低血钾或其他不良反应发生。

3讨论

根据临床实践发现,双环醇片对自由基进行清除,保护线粒体和肝细胞膜,减少细胞的凋亡及避免肝细胞核DNA损伤保护肝脏。双环醇还能通过抑制HepG2.2.15细胞株分泌HBVDNA、HBeAg和HBsAg以及诱导HepG2细胞的凋亡抵抗病毒的入侵。[4]

双环醇片自1996年至2004年进行了Ⅰ、Ⅱ、Ⅲ、Ⅳ期临床试验,结果表明双环醇片方便患者服用,有很高的安全性,在慢性乙型肝炎的治疗中有血清转氨酶明显降低和抗肝炎病毒能力。根据最近的研究证明,慢性乙型肝炎病人使用双环醇使Th1型细胞因子水平增加、Th2型细胞因子水平减少来对细胞免疫功能进行调节。双环醇还能使慢性乙型肝炎病人肝脏炎症得到缓解。笔者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用双环醇片进行治疗,对患者的血清氨基转移酶水平在治疗前后的改变进行观察。

复方甘草酸苷的主要成分是β体甘草酸,再结合半胱氨酸、甘氨酸制成保护肝细胞膜的药剂,在起始阶段对花生四烯酸的代谢水平进行阻断,使肝细胞得到保护。该药物具有很强的抗炎作用,能使磷脂酶A2的活性和补体经典途径的激活受到抑制。由于甘草酸铵的脱氧皮质酮样作用会使氯离子、钠离子的尿路排泄受到抑制,钾离子的排泄增加,会引起假性醛固酮增多症。[5]慢性肝炎患者的服药期较长,需要定期对电解质及血压进行复查。在慢性乙型肝炎的治疗中双环醇片有非常明显的疗效,有很高的安全性,可以推广到临床应用。

通过上述的分析,我们能够发现,相对其它的药物而言,双环醇片对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具有相对较良好的效果。而且其抗炎等效果能够有效的防止病后复发等,但是因为技术等原因,导致其无法大量使用,所以在这方面有待完善。

参考文献

[1]刘旭东,张红星,蒋阳昆.双环醇片降低谷丙/谷草转氨酶的临床疗效分析[J].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2011,(08).

[2]李方学,张为卿,李莉,张广蕾,何荣梅,江波.双环醇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的临床观察[J].首都医药,2011,(14).

[3]姚光弼,徐道振,兰培,等.双环醇治疗2200 例病毒性肝炎的安全性和疗效分析[J].中国新 药与临床杂志,2009,(12).

[4]施斌斌,彭,温帆渊,等.百赛诺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细胞免疫应答的影响[J].第一军医大学学报,2009,(25).

[5]易建华,李伟,熊英,等.双环醇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肝纤维化的临床研究[J].临床内科杂志,2012,(23).

上一篇:浅谈剖宫产手术术后的护理体会 下一篇:12例脱位牙再植术的护理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