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元青白瓷鉴赏小识

时间:2022-04-30 12:23:26

青白瓷,俗称影青,又名隐青、映青,因其釉的外观白中微微闪青而得名,是我国宋元时期生产的主要瓷器品种之一,窑场分布较广,产量很大,工艺精湛。其珍贵程度虽不能与同时代的汝、官、哥、钧、定五大名窑比肩,但其名气在当时也是远播遐迩,被世人称之为“假玉器”,是古瓷收藏者队伍中备受青睐的“常客”。高古瓷赝品与真品一直相伴而存,青白瓷也是如此。特别是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高仿的技术也越来越高,几乎达到了以假乱真的地步。那么如何能识别赝品呢,本人结合自己对青白瓷的多年研究,提出以下几点鉴识的方法与藏友交流。

一、看器型。由于青白瓷的生产窑口众多,历时长久,因此其器型十分丰富,日用品、陈设品、礼器、明器等品种难以计数,需要认真掌握各个时期不同品种的基本造型以及衍变规律与特征。如碗、盘、大罐、大瓶、玉壶春瓶、高足杯、连座瓶、扁瓶、胆式瓶等,这些器型有的和北方磁州窑相近,有的和龙泉青瓷相近,有的和青花瓷相近。无论是什么器型,都要符合时代特点。

二、看釉色。在确定器物造型符合其时代特点的情况下,要特别关注表层釉色。宋元青白瓷是高钙釉瓷器,釉中氧化钙含量高达14%左右,在1300℃左右的高温下烧成时,釉的流动性大,因此,在器物的刻划印花、转角、折弯等处聚釉较厚,釉色呈湖青色,有少许聚沫似的釉珠。釉薄的地方则显白,透明清亮、晶莹温润、光润如镜、温润如玉、肥如堆脂、光泽柔和,微见桔皮纹。釉上有黑斑现象。由于是手工拉坯,所以釉面有不平整和不对称现象。釉上有鼓包、棕眼现象。有的釉面有开片现象,开片中的油亮沁色包浆明显。有的青白瓷釉下气泡大、小气泡活跃,排列稀疏,小气泡显得浊暗不光亮;大气泡明亮通透,大气泡与小气泡相比,大气泡数远远少于小气泡数。有的气泡破裂、失透,留下气泡圆点痕迹,有的有破泡后土锈深入其中成锈斑点的情况。由于瓷器釉料因构成成分含量的不同和烧制过程中窑内放的位置差异,所以烧出来的器物发色不一样,气泡不一样。又由于是柴烧的特点所致,表层釉流淌痕迹明显。而仿品大多为石灰碱釉,釉中氧化钙含量低,在高温下流动性弱,少有明显的聚釉特征,器物通体釉色比较均匀,且釉面失透。有的采取人为聚釉,即在刻划印花、转角、折弯等处多喷釉,使釉层增厚,釉色加深,但这种人为聚釉,釉中难以形成聚沫似的小釉珠,且聚釉看起来不自然,形似色块。有的仿品玻璃质感特强,光亮刺眼,与古器“宝光”相去甚远。还有少数作坊采用酸蚀手段去光,结果轻者手感滞涩,重者釉面酸孔累累,只要稍加留意,不难察觉。

三、看胎料。宋青白瓷是由花岗岩风化而成的纯质瓷土制成,含有大量的玻璃相基质、云母残骸和残留石英。颜色不甚洁白,胎质疏松,气孔率高。尤其大器,胎体较厚,烧不透,瓷化度不强。胎质不甚细致,胎土颗粒大,杂质多,胎上大多有铁褐色小点。元青白瓷原料上是二元配方(瓷石+麻仓土)。麻仓土和高岭土土性一样,但产地不一样,麻仓土杂质多,含铁多。麻仓土与高岭土成分含量不同,用麻仓土烧制的瓷器底部火石红自然而明显,有黑痣,烧出来的瓷器有鼓包现象,使釉面炸裂成豁口,出现棕眼。用高岭土烧制的瓷器几乎没有以上现象。元代的粉碎、洗练技术简单粗糙,所以,麻仓土和瓷石的颗粒都比较大而且气孔大,白而不细。它的瓷胎特点是胎体重(麻仓土比高岭土比重大,所以同样大的器物元代要比明代的重),胎中气孔大,砂眼多。胎土颗粒大是因麻仓土和瓷石的颗粒都比较大而且气孔大,所以,用高倍放大镜观察时就会发现宋元青白瓷的底部像用糯米熬出来的稠稀粥一样白白净净、黏黏糊糊,一颗颗晶莹光亮的颗粒当中夹杂着点点铁矿砂和其他各种杂质。麻仓土含铁多,胎体内麻仓土所含有的铁矿砂经过高温烧成后,形成火石红。

四、看底足及其他露胎处。宋元青白瓷大器型多数底部不施釉,器物施釉都不到底,底部一般都很干净。有缩釉现象,内墙外倒,外壁斜削一刀。胎土中铁的成分在高温烧制过程中集中往没有施釉的方向挥发,所以火石红是从里边往外涔漏出来的。有的底部肉眼不见火石红,或者火石红不很明显,但用高倍放大镜观察,还是能看到一些很自然的点点滴滴的火石红。而且气孔大,白而不细。另外,宋代青白瓷在烧成后,在未上釉的底足上窑工为保护胎底,刷上釉浆,烧好后呈褐色或米黄色的锅巴色,俗称糊米底。瓶、罐器内壁早、中期不施釉,仅涂胎桨水。大器物内壁有手或抹布抹平湿泥时留下的不规则的旋转痕迹,此痕迹不同于拉坯成型,留下的是同心圆的湿泥旋纹,而利坯成型留下的是利刀破锋造成的同心圆旋纹(所谓的“机器纹”)。器内、外壁可见(或可摸)节痕。器壁近接头处加厚,接头泥涂在下节的接头上,上节接上后,接头泥会向两边炸出,器外壁炸出的接头泥抹平,器内壁则将炸出的接头泥就地轻轻地抹平,则产生一圈不够规则的、凸出的、颜色不同胎体色的保护层。这些都是为了使器物烧成时不致脱落的加固措施。

五、看工艺。宋元青白瓷大器型如梅瓶、罐的圈足多呈不规则环行足。多数为砂底,大件如梅瓶、大罐中心见明显的收刀点,小器中心为乳点,有的底部有釉斑现象。器足端和底部均有粘渣或粘渣痕。器物底足内壁往往呈自上而下往外斜撇形式。大件瓶、罐的底均另湿接。底在印好时即用铁制“板刀”快速挖足,器底可见较粗刀痕,底不够平,足端平、足壁厚、内壁外斜,有随意挥就感。胎体在装匣之前,必须将足端上的釉用刀(竹、铁质刀均可)刮去,景德镇俗称“取釉”,使圈足留下人工操作时迅速、干脆利索的刀痕。器表面用手自上而下摸去有高低起伏感,所有印坯产品均有此感,只有利坯成型法才可避免此现象。琢器是分节印接成型,接成后各节总会有某节偏离中轴线。如果将此器置于辘轳车转盘的圆心上高速旋转时,会出现左右摆动的现象,这也是印接成型导致的必然现象,利坯成型的琢器则显得十分平稳。琢器节装、粘装能看见或手能摸出接坯痕。大型瓶罐类器物由上下数段拼接而成,外壁接痕经打磨,但内壁接痕仍清晰可见。在器物颈部内侧略加切削,内壁均不修削。器物底部有切削的螺旋痕,大瓶、大罐的底部旋削纹较粗、较疏,盘和碗的切削痕较细、较密。器物底部和圈足内外粘有窑砂,有些已熔入釉中。罐瓶类的胎体多数是四段三接。也有五段四接的。接口分别在底部、腹部、颈部。用泥浆粘接口,接口处可见泥浆挤压出的痕迹。(责编:雨岚)

上一篇:构思奇妙的云南陶器 下一篇:潇酒出尘话程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