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总图竖向设计要点

时间:2022-04-30 02:47:56

建筑总图竖向设计要点

摘 要:在总图设计中,竖向布置设计和总平面布置同样重要。竖向设计的合理性,直接影响到整个站场使用性能的发挥程度,同时会造成工程量的大小变化,影响工程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本文就建筑总图竖向设计的要点进行分析。

关键词:总图;场地;平整;竖向布置;设计;

一、意义

竖向设计亦称竖向规划是规划场地设计中一个重要的有机组成部分,它与规划设计、总平面布置密切联系而不可分割。当地域范围大、在地形起伏较大的场地,功能分区、路网及其设施位置的总体布局安排上,除须满足规划设计要求的平面布局关系外,还受到竖向高程关系的影响。所以,在考虑规划场地的地形利用和改造时,必须兼顾总体平面和竖向的使用功能要求,统一考虑和处理规划设计与实施过程中的各种矛盾与问题,才能保证场地建设与使用的合理性、经济性。做好场地的竖向设计,对于降低工程成本、加快建设进度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总图竖向布置设计

总图竖向布置设计一般包括场地平整、场地局部平整、道路竖向设计和建(构)筑物竖向设计4 部分。

1 场地平整和场地局部平整

场地平整一般发生在工程的初始阶段称之为初平土,通常设计应用的基本方法为:等高线法、箭头法及等高线法和箭头法两种方法的结合。场地平整采用的基本方式为平坡式和台阶式,台阶式平整

需要有一定的特殊构筑物修建,相对比较复杂。

(1)在现在设计中,等高线法应用较为广泛。等高线法的设计思路与地形图绘制思路是一致的,采用等高线法进行站场场地平整的优点:

①场地整平情况明晰,读图容易;

②对非等高线上点位的设计高程便于推算;

③便于各建(构)筑物的基准高程确定。采用等高线法的不足之处是地形地势适应性较差。如果增加其适应性,分小区域进行场地平整,常常会造成设计复杂,读图、放线、施工难度增加。

(2)箭头法能够很好的解决细部竖向设计问题,与实际地形地势结合情况好,可以直观的表示出局部场地平整情况,形象地表示出地势变化趋势,有效地避免不合理设计。但是这种方法对施工指导性较差,整体性及相互联系性显得不够紧密,对局部地点的高程推算时有差异,在土石

方工程计算中显得有些力不从心,对于土石方工程量的估算不能有较好的指导意义。

(3)等高线法和箭头法混合使用进行场地平整设计,可以较好的利用两种方法的优点,克服各自的缺点。但是,这也容易使设计和施工之间的理解困难加大,如果不能很好的解决这些问题,就容易出现工程失误。因此,解决设计思路准确、及时向施工中融汇是一项极为重要的工作内容。采用等高线法和箭头法混合使用进行场地平整的工程,不但增加了现场配合施工的工作量,而且对施工技术人员和现场设计代表的要求也将提高。

(4)为了较好的做出场地初平土设计,从整体上把握好整个站场竖向布置设计的命脉,为后继各单体竖向设计工作创造好的条件,应从 3 个方面因素进行综合分析:

①对于站场规模较小,场地平整、开阔,相对高差较小,如输气管道工程的清管站;输油管道工程的中间热泵站,这些站场功能较为单一,建构筑物较少。从总图站址选择的角度来看,大多数情

况下可以选出条件良好的站场位置,采用箭头法较好。以站场中的主要建(构)筑物为主控制设计高程,由此反推其余应标明的建(构)筑物的设计标高,并利用箭头将设计坡向、坡度表示出来,并核算坡度的合理性,根据要求可作相应的调整,这样整个站场的场地平整情况基本上可以表示出来。值得一提的是,使用箭头法应该和场地局部平整相结合。对于这种类型的站场,场地平整采用不同的等高线布置方式,可以有不同的效果。一般来说,常常将这种站场做成“岛”式,即将整个站场地坪抬高,由此可根据自然地势进行设计等高线的确定。

②对于站场面积较大,地形复杂,高差比较大的情况下采用箭头法,设计上能够给出场地平整的方案,但是对于土石方工程量的统计有一定的难度,而且施工中比较难以达到理想的要求。因此,建议采取等高线法进行场地平整。等高线布置形式以“一”、“口”、“X”、“V”形式较为常见,其他形式是这几种基本形式的变化。总图设计过程中由于功能分区的需要或者自然地形、地势的限制,有时还要对整个站场进行分区块竖向平整,各个分区的区块平整应注意各区块的相互协调,做到统一规划,分别设计,避免出现大规模的反坡和雨水聚集的区域。

③对于地块外形不太规整,或者是局部区域外形轮廓比较复杂的场地,场地平整可以采用等高线法和箭头法相结合的方式,尽可能的大面积、整体以等高线设计为主,对于其他小区域、局部区域应用箭头法布置。这样可以比较好的把握场地平整高度,精确确定土石方工程量,有利于灵活处理局部地段和建(构)筑物设计标高的合理确定。局部平整是在初平土的基础上进行。对于比较大的站场,局部平整工作对整个站场的总图设计,尤其是总图竖向设计的整体结果有很大影响。局部平整工作主要体现在站场建(构)筑物和周围场地地坪之间,站内地坪和站外地坪之间,以及部分需特殊处理的区域。采用箭头法比较适宜,这样既能够达到简化设计和施工难度,又能有效地控制工程量的效果。

2 道路竖向设计

在总图设计中,道路设计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道路是整个站场内外交通的枢纽,是站场内外各项功能联系的纽带,是整个站场的骨架。因此,在道路平面设计和竖向设计中均应引起足够的重视,做

好道路竖向设计,基本上就能够控制整个站场的竖向设计。站内道路的设计一般有两种类型,一种是城市道路型,另一种是公路型。两种形式各有特色,差别主要体现在道路在整个站场中排雨水的组织形式上,具体采用哪种形式还要考虑站场和外部的衔接,以及站内道路和场地设计标高的协调。道路竖向设计目的是确定合理的道路纵坡,设计基本思路是首先确定各个变坡点的设计高程,进行各段道路的试坡,然后进行局部调整,从而达到各段道路及整体优化。

3 建(构)筑物竖向设计

对于重要建构筑物或者对竖向有特殊要求时,在建(构)筑物的竖向设计中,应首先确定设计高程(或相对高差),并将其作为一个主要控制点,站场及道路等竖向依据其高程进行设计。将场地初平

土后的设计地坪和道路中心设计标高作为主要控制因素,原因是:场地整平从整体上可以控制站场的基本高程,确定处理相应的坡向,同时可以控制其他的建(构)筑物设计标高;站场道路高程设计对站场内建(构)筑物的高程设计具有相当大的影响。确定了站场及道路中心设计标高,可以以建(构)筑物四周临近道路设计标高为基础,增加适当高差作为建(构)筑物的室内或者上表面设计标高。

结语:做好总图竖向布置设计是整个设计工程的重要环节,设计的合理与否对节约用地、基本投资、建设进度、安全生产、运营管理等有重大的影响,做好工业场地的竖向布置设计不仅是经济合理的总平面设计的要求,也是经济建设发展的要求。

参看文献:

[1] 井生瑞.总图设计[M].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

[2] 陆大道. 区域发展及其空间结构. 北京:科学出版社,1999.

[2] 陈峰 等.工程建设用地评价及管理科学化.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2002.

[3] 雷明.工业企业总平面设计[M].西安: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

[4] 王建国.现代城市设计理论和方法.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4.

上一篇:郑州温哥华时代广场给排水的设计 下一篇:商业综合体建筑设计方案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