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烟条例真能控烟吗?

时间:2022-04-29 10:03:00

控烟条例真能控烟吗?

被称为“史上最严控烟令”的《北京市控制吸烟条例》于2015年6月1日开始实施,一年多过去了,你身边的烟味减少了吗。

《北京市控制吸烟条例》(以下简称《条例》)于2015年6月1日开始实施,至今已有一年有余。北京的控烟条例是全国首个要求室内公共场所完全禁烟的,也就是“凡是带顶的地方都不能吸烟”,如今,一年多过去了,你身边的烟味减少了吗?

一年罚款超百万元

日前,北京市卫计委通报《条例》实施近一周年情况。统计结果截至4月30日,结果显示,控烟监督执法部门共出动卫生监督人数近14万人次,其中检查到不合格单位7996户,责改7762户,处罚398户,罚款104.6万元,责改个人1378人,处罚1514人,罚款7.9万元。

市卫计委共暗访728家单位,其中火车站(97.28分)、长途汽车站(88.7分)、体育馆(87.21分)等得分较高,而写字楼(65.22分)和网吧(55.37分)相对较低。同时,暗访中无吸烟现象的体育馆多达94.1%,与此对比,只有9.4%的网吧无吸烟现象。

北京市卫生监督所副所长王本进说,顾客在餐馆用餐,发现有人在室内吸烟,应该首先对其进行劝阻,当劝阻无效时应由经营者对其进行二次劝阻,并且详细记录其劝阻时间、地点等情况,以便执法队伍进行核实,如果此时吸烟者还不受劝,餐馆必须拨打12320热线进行投诉举报,工作人员将在7-15个工作日内进行处理。

他解释,如果餐馆没有进行劝阻、或者劝阻无效后没有拨打热线,政府部门都将对其进行5000-20000元的罚款。王本进说,要对违禁者一个个罚款是不现实的,必须通过提高经营者的控烟意识来落实《条例》,因此监督执法的重点在于场所与经营者,对于屡教不改的尤其要加重处罚。

据了解,截至今年4月底,北京12320投诉举报电话受理控烟相关服务26967件,其中控烟投诉举报18012件,超过总受理数的三分之二。

写字楼、网吧成“重灾区”

《条例》实施一年来,写字楼与网吧是违禁“重灾区”。王本进介绍,写字楼涉及到各个区域,有的写字楼是大物业管,有些是分到承租户管理,管理中可能存在漏洞。政府部门正在推广部分写字楼控烟的有效经验,譬如大物业与承租户签订责任书,出现违禁状况,大物业将对承租户进行处罚,主管部门则对物业加强管理。

网吧则分散在社区、街道、居民楼中,其控烟责任属于属地社区街道,需要各个社区街道加强日常管理。王本进说,监管部门会将重点单位列入下一步专项整治重点,加大对屡教不改单位的处罚力度。

而在广州,2012年就出台的控制吸烟条例中规定,在酒楼、饭馆、网吧等公共场所违规吸烟要直接罚50元,但执行并不理想。有专家建议,适当授权公共场所经营方对违规者处罚,以破解控烟监管难题。

对于控烟条例监管难的问题,广州市社科院研究员谈锦钊认为,相关的法务部门与市政府应适当的授权,让明令禁止抽烟的公共场所经营者有权对违反控烟条例的人员进行处罚,罚金交由政府。政府可以对这些处罚的单位进行适当的嘉奖,鼓励其主动的监管。

暨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胡刚认为,控烟是一个系统工程,政府、企业、市民都有责任。目前各地烟厂税收在政府财政中占有较大的比例,政府要控烟,取决于其是否有决心控制香烟产量,并且加大对抽烟危害的宣传,而烟草企业也必须配合政府的控烟措施。胡刚指出,市民必须认识到控烟是一个渐进过程,应对出台的控烟条例给予支持,逐步改变抽烟的习惯。

人情面子岂能大于法?

在北京丰台工作的小王,近日向本刊反映,其办公的写字楼,走道里,楼梯间,每天烟雾缭绕,不堪其苦,有时候受不了浓重的烟味,想出去一探究竟,抽烟的人早就不知去向了,只剩下一地的烟头和经久不散的烟味。无奈之下,小王只好向物业反映,多次电话沟通之后,楼道里除了多了些请勿吸烟的警示牌,抽烟的情况并无丝毫好转。小王还说,从去年控烟条例实施以来,他打过不下十次北京市公共卫生服务热线12320,然而楼道烟味问题仍然存在。

对此,本刊记者也多次拨打12320热线了解情况,对方称,这些投诉都会转给执法部门,具体的流程和结果还需要进一步关注。此后,记者又拨打了丰台区卫生监督所的电话,截止记者发稿前,尚没有得到明确回复。

记者的其他朋友也遇到过类似的苦恼,有的是在某县城,很多人都没有劝阻意识,饭桌上相聚,推杯换盏间,都习惯性的夹着一根烟。吃的饭没有吸进去的烟多。有的饭店老板,碍于生意,有的碍于朋友或者同事之间的面子,都不太好直接说出口。

有人说过,人情是中国社会的一大特色,但是如果当它泛滥到制度都无法抵制时,社会很难借助于制度本身的修复功能来加以遏制。并且,制度与人情本身不应该是矛盾体,而是一种融合。因为法律法规或制度的制定,也不外乎在人情、情理交融中用一种合情合理的条条框框来保障大多数人的合法权益。

上一篇:阳光一直在(1) 下一篇:从裸条借贷看互联网金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