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夏热冬冷地区的建筑节能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发展方向的分析

时间:2022-04-29 07:02:43

对夏热冬冷地区的建筑节能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发展方向的分析

【摘 要】地区的气候等差异性,使得夏热冬冷地区在节能体系上必须区别于北方采暖地区的节能体系,本文主要通过分析两地区建筑节能模式的不同,然后针对当前夏热冬冷地区建筑节能存在的误区和一些问题,提出了开展适用本地区建筑节能的能耗模式设计方法与应用体系等研究的思考,这将为夏热冬冷地区节能体系的完善起到推动作用,使其走出技术误区。

【关键词】建筑节能;夏热冬冷地区;能耗模式;节能体系

建筑节能目前是我国的重点课题,夏热冬冷地区有人口密集,经济相对发达的特点,但其目前的整体建筑能耗却低于全国能耗的平均水平,所以可以预期夏热冬冷地区的建筑能耗刚性增长空间会很大。由于我们一直对夏热冬冷地区建筑节能疏于研究,所以这一地区的建筑节能很大程度上照搬了北方采暖地区的技术体系,而忽视了本地区气候特点,尤其是用能方式的特点,导致建筑节能的工程实践中出现了实际节能率远低于设计节能率,节能与节约不一致,节能与安全不同步,节能与耐久不同步等一系列问题。

一、气候特点决定技术要求

说到要根据一个地区的实际情况来制定节能体系,首先了解夏热冬冷地区气候的主要特点。那么夏热冬冷地区的气候特点主要是: 夏季特别炎热,冬季比较湿冷,长年湿度很高,而且经常受台风影响。基于这样的气候特点,所以在该地区建筑节能上要求围护结构既要考虑冬季采暖,也不能忽视夏季隔热问题,并且考虑到它湿度比较大所以同时还要求能够具备防潮防水的功能。和夏热冬冷地区比较,北方采暖地区建筑节能则只需要解决一个问题即围护结构冬季保温问题;南方夏热冬暖地区则只需解决围护结构夏季隔热问题,那么对于夏热冬冷地区这一特殊的气候而言,就急需研发能够兼顾保温和隔热双重功能并且具有良好的防潮性能的材料和技术体系。

二、能耗模式的差异

在我国北方,其采暖地区目前的建筑节能模式主要是:在用能方式上采用集中供暖的制度,对所有的室内空间进行连续供暖,其在能耗模式上是把建筑物所有的室内空间看成是一个恒温体。进行的能量交换是通过护结构和室外变化的温度环境场来实现的,它的节能设计思路其实是把整栋建筑作为整体来进行节能设计和计算的,控能本质上是保证护结构的保温性能。其实这一模式是符合北方地区的建筑节能需求的。

对于夏热冬冷地区居住建筑而言,夏热冬冷地区正确的节能模式应该是: 用能方式上间歇式分室制冷,其实夏热冬冷地区室内的用能空间和用能时间都不及北方地区,所以其能耗模式上这一地区室内热环境相对复杂,和北方的恒温体不是一回事,能量耗散的途径也不是单一性的,出现了用能房间的能量分别向室外和室内其它非用能房间一起耗散,所以在设计方法上应以户为单元,内外兼顾。而不是像北方以整栋建筑为单元的节能设计计算模式,控能关键上应内护结构并重均衡控能。

三、实践中存在的技术误区

1.重保温,轻隔热

在夏热冬冷地区建筑节能工作开展的初期存在很多误区,其一就是存在重保温轻隔热的误区,一味的强调保温,但很可惜却忽略了隔热的重要性。殊不知在夏热冬冷地区,隔热才应该作为这一地区夏季建筑节能的重点和关键,可喜的是在社会大力重视下,目前在夏热冬冷地区已逐渐树立了保温与隔热并重的正确理念。

2.重外墙,轻内墙

重外墙轻内墙是近年来在夏热冬冷地区建筑节能的实践过程中有一个大的误区:就是只注重建筑的外墙保温隔热,而内墙楼板等内部围护构件的保温隔热却没有得到充分的重视,这是不正确的。地区不同其建筑的节能体系会有本质的区别,不能盲从,要注重实际情况具体实行节能方案。将围护结构的建筑节能简单地等同于外墙外保温,这其实是对北方节能体系的照搬照抄,并不能结合本地区建筑用能特点和气候特点,反而与本地区特点是相互背离的,完全忽视了本地区建筑用能频率远低于北方地区且室内环境复杂的实际。这一误区还未引起本地区的重视,亟待解决。

3.重外墙外保温,弃外墙内保温

在围护结构的外墙保温隔热方面,新误区又凸显出来了,即重外墙外保温而弃外墙内保温的误区。目前,我们发现很多夏热冬冷地区省份都是没有考虑当地气候实际情况而盲目的参考北方采暖地区的经验。摒弃了外墙内保温这一保温隔热模式,值得商讨。外墙内保温技术施工速度快,而且操作起来比较方便和灵活,可以保证施工进度内,保温应用时间较长。在2001 年以前外墙保温工程中约有90%以上的工程应用内保温技术。但是由于外墙内保温对大量建筑物的热桥问题和墙体内部尤其是保温层与实体墙之间的交接处的连接问题没能很好的解决,所以,目前我国北方地区都已经禁止了对外墙内保温的使用。然而今天这一项已经不适用的经验拿到另一地区推广,真是忽略实际情况一味照搬照套要严厉杜绝。

四、夏热冬冷地区建筑节能研究方向的思考

1.据数据统计显示,在夏热冬冷地区的建筑中空调、照明灯具、热水器供水、动力设备和一些其他耗能设备等,总体来看水、电能耗占建筑能耗中的相当大的比例。由此看来在夏热冬冷地区,建筑设备节能首要就要以控制电消耗为首要。要对建筑内的所有电器和电子产品实行节能,因为任何电器电子产品毋庸置疑都需要对电能的消耗,即使是在待机状态下也会消耗电能。

2.通过确立能耗模式建立真正适合于本地区能耗计算方法,这是比较客观也是比较合理的。运用适合于本地区能耗计算方法,能够很好的节约散失到并不需要用能空间的能量,有效控制了能源的不必要的消耗。在实际意义上实现能耗设计模型和实际能耗方式一致,更重要的是为本地区建筑节能设计方法的进一步研究提供理论基础,未来会不断发现问题,提出优质的节能降耗方案,使夏热冬冷地区的节能体系日趋完善和实用。

3.节能设计方法的研究必须以本地区能好模式为前提,建议在设计方法上要善用均衡设计的思想做到内外兼顾,并开展内护结热工性能的平衡控制研究,鼓励创立内护结构与楼面,门窗与围护结构的热工平衡方式,合理设定内护结构的热工性能指标。真正实现均衡节能从而形成于热冬冷地区能耗点的以户(室)为单元而非以整栋为单位的建筑节能设计模式。

五、结束语

概括来说,科学技术的发展带动了社会物质文明的发展,但是在提高生活质量,提高工作效率之余,如果代价是对自然资源进行毁灭性的消耗,这远不是我们希望的。要知道自然资源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地下的煤、石油都输长达数万年形成的丰富资源,如果人类过度开费不合理利用,这些数万年形成的资源将在百年里消耗殆尽,拯救地球就是拯救人类自己。国家越来越重视能源的低消耗,重视能源的可持续发展,未来我们一定会使一个能源节约型国家,为世界做能源节约的表率。

参考文献

[1] 田慧峰,张欢,孙大明,汤民,梁云. 中国建筑项目LEED认证现状与前景[J]. 施工技术, 2012,(03) .

[2] 汤民,孙大明,马素贞. 绿色建筑运行实效问题与碳减排研究分析[J]. 施工技术, 2012,(03) .

[3] 程志军,叶凌,陈乐端. 我国夏热冬冷地区绿色建筑发展及技术应用[J]. 施工技术, 2012,(03) .

[4] 杨熹微,长谷川严. 大传马大厦的自然通风系统设计[J]. 施工技术, 2012,(03) .

[5] 刘玉涛,蒋金生,李扬,华学严. 杭州奥体中心主体育场地下室绿色施工综合技术[J]. 施工技术, 2012,(03) .

[6] 吴跃文,林荣,姚程天. 俄罗斯叶卡地区填充墙构造与我国的区别[J]. 施工技术, 2012,(03) .

上一篇:浅谈基于节能设计理念的建筑设计应用 下一篇:外墙保温的主要技术以及外墙保温的常用节能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