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信息技术学科名师工作室特色活动探索

时间:2022-04-29 03:46:29

小学信息技术学科名师工作室特色活动探索

长春市小学信息技术学科名师工作室,由长春市双阳区第二实验小学党支部副书记担任主持人,长春教育学院高晶担任顾问,汇聚了6名核心组成员及29名来自全市的学科骨干教师。基于这一优势,工作室以“培训”为载体,集众人之长,确定发展方向。

自我成长,在学习中积淀

在自我成长阶段,团队活动的关键词是“自我成长”。我们组织成员进行“自主研修”“专家引领”“外出培训”三个模块的团队学习。

模块一:自主研修 制定课程

核心组成员每年依据工作室“N+1”学习课程,制订个人学习计划,然后按照学习进度开展学习。在“N+1”课程中,“N”是指专业技能知识、工作室主题学习篇目、网络研修课程、国培学习内容、“TOEP”技能认证培训课程等多项必学任务;“1”是指依据个人特长,研发一项特色课程进行深入研究,系统学习。

模块二:专家引领 海纳百川

工作室制定了《专家指导计划》,省市学科专家每年定期、分批参与工作室的研修活动。在双阳第二实验小学的名师工作室、解放大路小学的会议室、长沈路实验校的校园、花园小学的课堂中,每一次与各位专家的思想碰撞、互动交流,都让教师们获益匪浅。

模块三:外出培训 开拓视野

为进一步提升核心组成员的培训能力,名师工作室积极搭建平台,安排教师外出学习。近三年,工作室有3名核心组成员参加了市名师工作室骨干成员在深圳的培训,有3名核心组成员走进了全国小学信息技术与教学融合优质课的赛场。

团队成长,在互助中提升

“人人都是培训者,人人都是被培训者”是工作室开展培训工作的核心理念。这一阶段团队活动的关键词是“团队提升”。教师主要结合学科日常教研活动,以主题沙龙的形式进行“谈话式培训”,以网络研修的形式进行“混合式培训”,以教学研讨的形式进行“主题式培训”。“主题式培训”分五个阶段。

阶段一:摸清学习需求。这一阶段,我们以网络调研、发放问卷等形式了解不同层次教师的学习需求。

阶段二:确定培训主题。我们从问题入手,确立“微课在信息学科教学中有效应用的研究”的课题,并依托课题定主题,开展主题式培训活动。

阶段三:研发视频课程。我们根据主题培训需求,组织全体成员分工合作,共同研发了小学信息学科所有知识点的视频课程。

阶段四:选取培训方式。我们通过送课下乡、课例研究等形式,在学科教师中进行主题式培训。

阶段五:Y对跟踪指导。在主题培训过程中,我们发挥师徒结对作用,做到课前培训抓设计,课上培训抓落实,课后培训抓反思,通过一次次潜下去、浮上来的跟踪指导,引领农村教师走进了省级研讨课现场。

以上五段式主题培训,从问题入手,解决了课堂教学中突出的问题,促进了青年骨干教师的成长,提升了工作室成员的研究水平和指导能力。

专题培训,在实践中成长

这一阶段团队活动的关键词是“辐射带动”。为做好培训者,发挥工作室辐射作用,我们在培训中突出做到三个结合,即培训与常规教研相结合、培训与主题活动相结合、培训与国培项目相结合。

1.培训与常规教研相结合

在长春市小学信息技术学科初期备课活动中,核心组成员做“教材解读”专题培训;在工作室常规教研活动中,核心组成员做“创客教育”专题培训。在常规教研中融入培训,带动学科教师专业发展。

2.培训与主题活动相结合

在“吉林省教育公共服务平台应用推广培训”中,工作室主持人做“微课的设计与制作”等专题培训;在长春市数字化实验校“智慧校园”培训班上,核心组成员分别承担“小学信息技术与学科的深度融合”“网络空间人人通”等专题培训任务;在全市开展的创客教育经验交流活动中,核心组成员介绍了“创客教育”“STEAM教学”等方面的研究成果,并与五校联队参与了机器人、3D打印、4D空间等展示活动,这让参会教师认识到学校的STEAM教育是培养未来创客的有效途径。另外,核心组成员还多次为市、区的学科教师进行信息技术能力提升培训、现代技术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培训,这丰富了教师们的理念,提升了他们的实践能力。

3.培训与国培项目相结合

在“靖宇-长春两地两段式培训”“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培训项目”“教学点项目培训班”“国培计划项目县培训能力提升研修班”“国培计划‘送培到县’项目培训班”等国培、省培项目中,均有工作室成员做专题授课,所授课程,深受学员们的喜爱。

上一篇:《用声音控制小猫动作》教学案例 下一篇:戒毒:历经艰难,告别白色恶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