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的地缘政治理念与对外政策阐释

时间:2022-04-29 03:38:16

俄罗斯的地缘政治理念与对外政策阐释

摘 要:自冷战结束以来,俄罗斯很多学者加入到“欧亚主义与经典地缘政治理论”的研究中,深入探讨地缘在本国发展中的现实价值,并从中获取对当代俄罗斯未来发展命运的启示。冷战后期,俄罗斯地缘政治理念开始发展,充分反映了上个世纪九十年代至今俄罗斯产生的巨大变革,为本国外交政策实践发展产生了深刻影响。本文将从地缘政治概念入手,分析和研究俄罗斯地缘政治理念,并在此基础上探讨其外交政策。

关键词:俄罗斯;地缘政治理念;对外政策

俄罗斯作为世界发展史中的重要国家,该国家十分重视利用外交手段,并开展极其丰富的外交活动,为本国利益服务,逐渐成为人类外交史上的经典。俄罗斯横跨欧亚大陆,处于较为特殊的地理位置,正因如此形成了较为独立的地缘政治理念,促使其兼具东西方文明特色,对其政治、经济及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刻影响。受到地缘特点、环境及宗教等综合因素的影响,国家对外政策也逐渐朝着独特的方向发展。因此加强对俄罗斯地缘政治理念及对外政策的研究具有积极意义。

一、地缘政治概念

地缘政治主要是指政治地理学的一种理论,具体来说,就是结合各种地理要素及政治格局地域形式,分析和预测世界范围内的战略形势。该理论建立在国家地理因素基础之上。

二、俄罗斯地缘政治理念分析

“地理――国家的命运”,俄罗斯充分证明了地理位置对于国家未来发展的重要性,其横跨欧亚大洲,给俄罗斯地缘政治演变、内部发展及外交等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一)扩张疆土

众所周知,俄罗斯历史上的第一个王朝是基辅罗斯与莫斯科公国,但两个国家的命运却存在着天壤之别,前者受到强敌的侵袭,逐渐消亡,而后者逐渐从一个小国家发展成为世界第一疆土大国,这与地理位置息息相关。基辅罗斯公国属于内陆国家,加之四周被强国包围,极度缺乏安全感。基于这种地理环境下,俄罗斯常常将扩展领土作为捍卫国家安全的有效手段,但效果并不明显,最后导致基辅罗斯公国消亡。以至于至今,人们在提到俄罗斯时,也会将其与领土扩张联系到一起。

(二)与他国保持距离

而莫斯科公国统治时期,积极汲取亡国的前车之鉴,并总结出其疆界太小,没有达到足够的强度,才难以抵抗外来侵袭的结论。但是莫斯科国无法与他国建立和谐关系,此时,它与敌人之间保持着最大的距离,并采取挤压蒙古国势力,以满足自身地盘扩展的需求。这种与敌人保持距离的方式也成为早期俄罗斯地缘政治的一部分,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地缘政治理念,即既然无法与强国保持和谐,难么便与其保持距离。与此同时寻求本国地理上的优势,逐渐走向海洋大国,从另一个途径增强本国实力。

综上,扩张领土、增加纵深成为俄罗斯生存和发展的有效途径,建立缓冲地带、走向海洋及避免两线作战是俄罗斯三位一体地缘政治的根本途径,这些构成了当今俄罗斯地缘政治理念的基础,也是俄罗斯国家发展必须要考虑的重要因素之一。

三、基于地缘政治角度,俄罗斯对外政策分析

俄罗斯固有的地缘政治理念贯穿于其整个历史发展过程,因此在其对外政策中也同样有所体现。下文将对其中较为典型的案例进行探讨:

(一)构建缓冲地带

二战初期,苏联为了保卫疆土和人民安全,自欧洲东部开始着手扩大疆土,构建防御德国侵略的东方战线,并在上个世纪三十年代后期,面对德国侵犯,试图改变西部边界的防御地位。经过了历史上多次战争、谈判后,东方战线为苏联扩大疆土近50万平方千米,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国家防御空间,优化其战略地位,且在后期的苏德战争中发挥了积极作用。

随着华约解散等事件发生后,于1995年9月,《方针》的颁布,证明俄独联体国家战略的形成,并将其视为北约东扩等重要地缘政治的根本依靠,此时俄罗斯已经认识到保护周边安全已经远远不够,而应构建稳定的独联体,实现政治、经济等一体化,才能够真正实现国家安全、稳定发展。可见,构建缓冲地带与地缘政治理念极其相似。

(二)迈向海洋

随着领土扩张的发展,海洋观念自然而然会出现在俄罗斯地缘政治理念中。早期,俄罗斯属于内陆国家,并没有与外界相连的水上道路。伊凡四世曾说过“波罗的海水是用黄金来衡量的”,自此之后,俄罗斯将获取出海口作为自己的战略目标之一,不遗余力地争取。如罗曼诺夫王朝时期,俄国向黑海等地区扩展而引发的一系列战争等都能够充分证明俄罗斯采取迈向海洋的外交政策。苏联解体之后,俄罗斯失去了一种十分重要的石油出海口,于是做出了重要决定,修建了三条输油管道。就地缘政治角度而言,俄罗斯只有依靠大海,才能够永远的生存下去,也正因为俄罗斯依靠着波罗的海和黑海,才成为一个强国。

(三)规避多线作战

俄罗斯疆土辽阔,其周边的国家好比干柴般,一不小心就会将俄罗斯燃烧成灰烬,因此为了避免多线作战,俄罗斯将突出重点、维持战略上的均衡成为俄罗斯对外政策的一部分。如在苏联时期,为了预防东西两线同时作战,苏联在苏德战争爆发之前,与日本签订了《苏日中立条约》,避免东方战线的爆发,将兵力集中到欧洲战争,并在欧洲战争稳定之后,对日本宣战,以消除东方战线对俄罗斯的威胁。充分证明了俄罗斯避免两线,甚至多线作战战略的对外政策。俄罗斯独立后,在一段时期内跟随西方国家脚步,实施一边倒政策,但是国民对此十分不满,无奈之下,再次回归其地缘政治理念中,并开始兼顾西方与东方交往的双头鹰外交政策,维护本国与他国的和谐发展。

四、结论

根据上文所述,无论是理论、还是实践方面都能够证明俄罗斯自身拥有的特殊地理环境成为其地缘政治理念形成的重要基础。任何一个国家的地缘特点都将对其政治、经济等产生一定影响,且是最为稳定的因素。就当今形势而言,尽力拓展疆土边界线,通过距离弥补地缘的手段,实现以攻为守目标,依旧是俄罗斯对外政策的最佳选择。

参考文献:

[1]张欣.俄罗斯政治文化与其对外政策[D].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09

[2]初智勇.俄罗斯对外结盟的目标形成及影响因素――基于权力结构、地缘关系、意识形态视角的分析[J].俄罗斯研究,2015,(03):156-194

[3]葛汉文.冷战后俄罗斯的地缘政治思想[J].国际政治研究,2012,(02):125-142+10

[4]毛汉英.中国周边地缘政治与地缘经济格局和对策[J].地理科学进展,2014,(03):289-302

上一篇:建立小学生阅读的“感官系统” 下一篇:美术“学讲”课堂问题与对策浅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