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芝权:潜心办学的高校带头人

时间:2022-04-29 02:17:39

蒲芝权:潜心办学的高校带头人

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烛光摇曳30载,厚德育新苗,光荣与美德为伴,用生命守望三尺讲台,默默潜身高校党务工作29个春秋,蒲芝权愿将今生化春泥。

厚德无声化春泥

毕业于贵州师范大学的蒲芝权,此生与教育结下了不解之缘。在近三十年的教育生涯中,他在党务工作上度过了29个春秋,1999年走上了贵州师大党委书记的岗位。

作为有着60余年历史的贵州师大的党委书记,蒲芝权以敏锐眼光和洞察力,不断思弩与探索“办什么样的大学、怎样办大学”、“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的问题。

他带领学校领导班子,在“爱国奉献、敬业自强”的师大校同精神基础上,积极营造两方面环境:一是给教学人员营造一个“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良好环境:一是给干部营造一个“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工作环境。

一个大学的发展需要大师。蒲芝权鼓励教师做学问,做名师,其“惜才”“爱才”有口皆碑。他强调,对待教师要“感情留人、事业留人、适当的待遇留人”,尤其要“正气留人”。一位数计学院的老师回忆到,上世纪90年代初期,学校流失了相当一部分业务能力强的老师。蒲芝权主持出台了系列有关提高教师待遇,鼓励教师潜心教学治学的政策。“从这以后,我们不但没有流失人才,而且引进了很多高水平人才。”

他常将一句话挂在嘴边:“互相补台,好戏连台,互相拆台,一起。”教导干部应胸怀宽广,海纳百川。如果工作出于公心,再大的错误都可原谅;如果出于私心,犯一点错误都不能容忍。

蒲芝权常说,学生和教师的事再小都是 =大事。只有抓好细节,才能牢实整个学校基础:只有把小事做好,整个学校的形象才得以树立;只有做好所有的小事,才能十成大事。

每当离退休老是生病,无论在家养病还是住院,蒲芝权都亲自探望。师大的离退休干部从70岁起,逢整十周岁大寿,蒲芝权皆会登门拜访,将慰问金送到老同志手里。今年9月22日,师大国内外知名教授梁祖荫百岁诞辰,蒲芝权代表学校亲自将一万元慰问金送到他手里。老教授倍感温暖,禁不住流下眼泪。

一位退休教师这样评价蒲芝权:“他做的事情是‘真资格’的,他就在我们身边,为人谦和,虽然他是学校的党委书记。”

文明精神的守道者

蒲芝权爱好打网球和看书。欲“文明其精神”,必先“野蛮其体魄”。每天早晨6点起床打网球的蒲芝权,认为打网球不仅是体魄锻炼的需要,也是对意志力的检验。有老师戏称蒲芝权办公室的灯光如“延安窑洞的灯光”――深夜还是灯火通明。近年来,蒲芝权笔耕不辍,写下50多万字的读书笔记,并先后在《中央党校通讯》、《新华社内参》、《贵州日报》、《当代贵州》等刊物和报纸上发表较高质量的理论文章近百篇。

蒲芝权感叹,“为人民服务”不是写在纸上,说在嘴上,高校领导直接面对广大师生:高校领导第一是“政治家”,第二是“教育家”。你要求大家做的,必须要先做到,你禁止大家做的,首先要不做。因为,“光说,空把式不行;光做,傻把式不行;能说能做,才能变成真把式。”

如果说上世纪30年代,谢六逸刚正不阿、耿介正直的精神代表了贵州师范大学彼时的大学精神。那么,蒲芝权,一个贵州师范大学在任8年的党委书记,以诚待人,春风化雨,敬老尊贤,惜才爱才,亲力亲为树立当今大学教育之正气令人敬佩。

采访手记:

一个秋日的午后,记者走进贵州师大党委书记蒲芝权的办公室。斑驳泛白的老木地板咚咚作响,仿佛走进了50年前的时光隧道。15平方米的房间内,两个书柜挤满了书,两张背对背的旧写字台堆满了资料,一盏台灯,会客用的一长两短的旧沙发。记者问蒲芝权。有没有想到重新修缮这栋从外到内确实“上了年纪”的老楼?蒲芝权说,从1941年建校至今,师大始终坚持艰苦办学的优良传统,学校工作中心在教学,一切要为教学服务,有限的资金一定要首先保证教学。即使要修缮,也要保留原样,保护师大文化之“根”。

蒲芝权简历

蒲芝权,贵州师范大学党委书记,先后被选为贵州省第七、八、九、十次党代会代表,贵州省第十届人大代表,贵州省十届人大内司委委员;2007年4月在贵州省第十次党代会上当选为省委候补委员。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

上一篇:“兴黔不搞花架子” 下一篇:王阿依:苗岭飞出的百灵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