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英语教学中的瓶颈问题

时间:2022-04-29 02:04:47

高校英语教学中的瓶颈问题

摘要:国外的交流和合作日益加强使得英语教学成为高校教育的重要部分。但目前在我国高校的英语教学中出现了瓶颈问题。高校英语教学工作必须顺应社会与时展的需求,全面提高英语教学实效性和有效性。

关键词:英语教学 瓶颈问题 实效性

随着中国改革开放,国外的交流和合作日益加强,使得英语教学成为高校教育的重要部分。但目前在我国高校的英语教学中还存在许多的问题,如英语教学中耗费时间多而且持续年限较长,但相对效果较差,许多学生虽然能够在考试中取得较好成绩但实际运用英语的能力与水平较低,哑巴英语、学生“高分低能”的局面在许多地方还大量存在。因此,高校英语教学工作必须顺应社会与时展的需求,全面提高英语教学实效性和有效性。

1.英语教学的三大问题

1.1大班教学

高等教育规模的持续扩张引发了一系列问题,尤其是数量增长与质量提高的矛盾日益突出。大班英语教学问题正是由于近年来高校扩招、师资短缺等原因所造成的。大班英语教学的教育学基础是17世纪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 Johann Amos C omenius)提出的班级授课制理论。他说: 教师看到跟前学生的数目愈多, 他对于工作的兴趣便愈大,,教师自己愈是热忱, 他的学生便愈会表现热心。同样, 在学生方面, 大群的伴侣不仅可以产生效用, 而且也可以产生愉快(因为人人乐于劳动的时候有伴侣) ; 因为他们可以互相激励, 互相帮助。班级授课制度大大增加了学校教育学生的数量, 从而使普及教育得以成为现实。1989 年兰开斯特和利兹大学在对大班型语言学习的研究项目( Pro jectReportNo. 4 of Co lem an et a.l )中, 把大班定义成50人左右的班级; P. U r则( 1996年)把大班定义为40人- 45人的班级。但自1999年我国高校扩大招生规模以来, 高校的班级人数迅速增加, 普遍达到60人以上。因此, 就目前我国大学英语班级教学的实际情况来看, 大班应该指规模在60 人以上的班级。更有甚者,大班教学达到100到150人左右。学校之所以合并两个或多个班级为一个大班,很大方面是出于教学经费的考虑,然而,这种打扮教学却给学生的英语学习带来了极大的弊端。

首先,由于学生数量多, 课堂教学时间有限, 大班教学很难有效地展开师生的交流与互动, 师生配合难度较大, 容易忽视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 教师提问量受到限制, 教学实际操作量达不到预期的要求。其次,由于同一班级内学生的英语水平参差不齐, 学生需求有所差异, 众口难调, 教师难以把握学生对课堂的要求。在班级人数众多的情况下, 教师在对学生的预习、复习、完成作业及学习状况全面的检查、了解方面, 都难以把握, 难以同时把数量众多的学生调动起来, 从而造成学习效率低下。再次,相对于小班来说, 由于人数多, 大班的教学管理是对任课教师提出的挑战。学生因为不被老师注意,少有被提问或点名的压力, 不被重视, 感觉不到自己的存在, 因此很少进行课前预习, 上课时注意力不集中, 有的学生甚至会在课堂上毫无顾忌地睡觉, 凡此种种, 都势必会影响到教学的效果。

1.2以“听”为主的填鸭式教学

多年来,高校英语教学模式没有发生大的变化,即教师主讲,学生主听。在高中英语学习阶段,“老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模式在提高学生的英语笔试能力方面起到了不可置疑的作用。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特别是对新入学的大一新生而言,老师们竭力地寻找一种能让学生接受却又有一定挑战的教学方法。于是,“老师说,学生听”便自然而然地成为了首要选择。然而,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学生对英语学习的热情渐渐消磨,以至于到最后英语只是作为一门学科而非一门语言而存在。显然,“老师讲,学生听”这种教学模式是不符合市场经济条件下综合性人才的培养。现代社会所需要的综合性人才不仅能听懂语言,更重要的是表达。以“听”为主的英语教学培养出来的学生只能符合前一项要求,因而更多的是“哑巴”英语人。在这种教学模式的悲剧下,老师和学生都要为此负责。老师的神圣职责本应是帮助学生提升各种能力,然而,在这种教育模式下,却很明显地违背了这一职责;作为学生,积极配合老师的教学以便提高教学和学习效率,然而,若学生只是一味地、被动地听取老师的话,而不是主动地去思考和练习说话,受罪的只能是学生自己。因此,要想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填鸭式教学一定要在结合中国教育环境和市场经济条件下有所改进,以便培养出“能听会说”的高级人才。

1.3 对英语实用价值的怀疑

英语教学中的又一大瓶颈是学生一方面努力地学习英语,另一方面却怀疑英语的实用价值。这在高校英语学习中成了一种极为普遍的观点。很多学生认为英语会一点就够了,只要能应付“自我介绍“就行。而”自我介绍“这样的内容恰恰是套模板背一下就行,这样一来,学习英语似乎成了完全没有意义的事。不可否认的是,学习英语最大的动力就是可以找到一份好工作。而除了像专职翻译、英语教师和外贸等直接与英语打交道的行业外,其他工作基本用不到英语,即使用到,也是一少部分。这种想法极大地影响了学生英语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导致了学生对英语课堂学习的忽视,既而又给英语教学带来了极大的不便。这种态度上的改变是英语学习乃至英语教学的最根本原因之一。

实际上,学生看到的只是表面现象,或者更具体的说是注重英语学习的短期利益,而忽略了其长期利益,即掌握一种语言,一种文化和一种价值观。这才是学习英语的最大乐趣和动力。因而,在实施英语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不断地向学生们讲述不同于中国文化的西方文化,让他们了解到英语作为语言的魅力。同时,通过第不同问题的探讨让学生明白英语作为语言和文化对人思维的积极影响。这样才能引起学生对英语的兴趣和热爱。俗话说的好:语言是美的。让学生发现语言的美并一直爱下去不失为一个老师对语言教学最大的贡献。

2.对瓶颈问题的几点解决办法

2. 1 树立以以学生为中心的思想

上一篇:谈谈新时期中学化学教学 下一篇:第三方物流企业在供应链中定价的博弈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