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美拉唑\果胶铋\痢特灵\阿莫西林联合应用根除幽门螺杆菌疗效观察

时间:2022-04-29 01:46:21

奥美拉唑\果胶铋\痢特灵\阿莫西林联合应用根除幽门螺杆菌疗效观察

摘 要 目的:评价奥美拉唑、痢特灵、果胶铋、阿莫西林四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相关性消化性溃疡(PU)的疗效。方法:将100例幽门螺杆菌阳性的十二指肠溃疡(DU)和(或)胃溃疡(GU)患者随机分为2组。第1组50例,每日口服奥美拉唑20mg,2次/日,痢特灵0.1g,果胶铋0.15g阿莫西林1000mg,3次/日,连服2周以后奥美拉唑20mg,2次/日口服4周;第2组抗幽门螺杆菌方法同第1组,疗程缩短为1周,以后奥美拉唑仅予20mg,2次/日口服5周,疗程结束达4周时复查胃镜及感染状况,40例幽门螺杆菌根除后6个月行14C尿素呼气试验(UBT)。给果:第1组和第2组幽门螺杆菌根除率分别为96%和92%,溃疡愈合率分别为100%和96%,6个月幽门螺杆菌再感染率为7%。结论:2种方案均可有效根除幽门螺杆菌感染。提高溃疡愈合率。

关键词 幽门螺杆菌 消化性溃疡 奥美拉唑 果胶铋 痢特灵 阿莫西林

消化性溃疡(PU)是临床常见多发病,而幽门螺杆菌感染和PU的发病密切相关。流行学研究显示:>95%的DU,>75%的GU患者存在幽门螺杆菌感染,根除幽门螺杆菌后可提高PU的愈合率,降低其复发率。笔者观察了奥美拉唑、果胶铋,痢特灵、阿莫西林四联疗法2周和1周根除幽门螺杆菌的疗效,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选择100例PU患者,均经胃镜诊断为DU和/或GU,Al期或A2期,溃疡直径0.4~1.5cm,幽门螺杆菌检测阳性(培养法),治疗前2周内未用过质子泵抑制剂、H2受体拮抗剂、抗菌药物或铋剂,无青霉素过敏史,不伴有消化道出血、幽门梗阻、穿孔、癌变等并发症,无严重高血压、心脏病及肝、肾、肺功能不全,无胃肠道手术史。随机分为2组。第1组:50例,男40例,女10例;年龄40.0±10.8岁;DU 38例,GU 9例,复合溃疡3例。第2组:50例,男38例,女12例;年龄41.0±11.0岁;DU 34例,GU 11例,复合溃疡5例。2组患者一般情况无显著性差异。

治疗方法:第1组给予奥美拉唑20mg,2次/日,果胶铋0.15g,痢特灵0.1g,阿莫西林1.0g口服,均3次/日,疗程2周,以后仅予奥美拉唑20mg,2次/日,果胶铋0.15g,3次/日,口服4周。第2组给予抗幽门螺杆菌,给药方法同第1组,疗程1周,以后仅予奥美拉唑20mg,2次/日,果胶铋0.15g,3次/日,口服5周。所有患者治疗开始每周门诊随访1次,记录服药后的病情变化,并了解服药情况及不良反应。

幽门螺杆菌监侧方法:在治疗前和疗程结束停药达4周时各做1次胃镜检查,在胃窦部取黏膜4块活检,进行幽门螺杆菌培养,阳性确定有幽门螺杆菌感染,复查时幽门螺杆菌培养阴性则视为幽门螺杆菌已被根除。幽门螺杆菌根除后6个月行14C尿素呼气试验,阳性为幽门螺杆菌再感染。

疗效评定标准:①愈合:溃疡消失;②有效:溃疡缩小>50%;③无效:溃疡缩小<50%。

结 果

临床疗效比较:第1组溃疡均愈合,幽门螺杆菌根除48例(96%);第2组溃疡愈合48例(96%),有效2例,幽门螺杆菌根除46例(92%),2组溃疡愈合率和幽门螺杆菌根除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

不良反应:2组都有恶心、上腹饱胀、便秘、皮疹等,均能耐受继续治疗,2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

14C尿素呼气试骏:2组42例幽门螺杆菌根除后6个月行14C尿素呼气试验,阳性3例(7%)。

讨 论

笔者运用奥美拉唑,果胶铋、痢特灵、阿莫西林治疗幽门螺杆菌取得良好疗效。奥美拉唑是一种不可逆的质子泵抑制剂,可在胃壁细胞酸性环境下被激活为次磺胺,再特异性的与胃酸分泌的最终环节― 质子泵上的巯基以共价键结合,使其丧失泌酸功能[1~3]。果胶铋为胃黏膜保护剂,在胃酸环境中形成稳定的凝胶体,覆盖在黏膜表面,使糜烂面和溃疡灶与胃酸及胃蛋白酶隔离,对受损黏膜起到保护作用,促进溃疡组织的修复和愈合;可刺激内源性前列腺素和表皮生长因子的产生,加速溃疡面的愈合和炎症的消失,同时作用于幽门螺旋杆菌有利于根除胃幽门螺杆菌。阿莫西林对幽门螺杆菌有较强的抑制力,除青霉素过敏者外,是目前应用较多的抗幽门螺杆菌抗生素,本药用药后迅速几乎完全的被吸收,半衰期60~90分钟,痢特灵可抑制体内单胺氧化酶(MAO)活性,从而提高脑和胃十二指肠内的单胺递质,尤其是多巴胺(DA)的活性[4]。DA能抑制胃酸分泌,抑制胃运动及扩张胃血管,从而起到胃黏膜保护作用,因此痢特灵作为多巴胺促进剂,有促进溃疡愈合作用,对幽门螺杆菌抑菌力强[4]。

本研究结果显示,1周组的溃愈合率和幽门螺杆菌根除率分别为96%和92%,2周组的溃疡愈合率和幽门螺杆菌根除率分别为100%和96%,2组效相比无显著性差异。说明2种治疗方案均可获得良好的疗效,均可作为根除幽门螺杆菌和治疗幽门螺杆菌相关性溃疡理想方案。在发达国家,幽门螺杆菌根除后,第1年再感染率

参考文献

1 周丽雅,沈祖尧,林三仁,等.根除幽门螺杆菌对胃黏膜炎症变化的人群随诊研究[J].中华消化杂志,2003,23(3):161-164.

2 萧树东,刘文忠,胡品津,等.短程三联疗法根除幽门螺杆菌的多中心临床研究[J].胃肠病学,2000,5(1):14-18.

3 林庚金,萧树东,张德中,等.伴托拉哇治疗消化性演疡临床疗效观察[J].中华消化杂志,2001,21(1):22-24.

4 杨冬华,陈吴湖.消化系疾病治疗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117-119.

上一篇:奥沙利铂联合卡培他滨治疗转移性大肠癌32例临... 下一篇: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的围手术期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