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松识字 “趣”字当头

时间:2022-04-29 01:40:52

轻松识字 “趣”字当头

《语文课程标准》在识字方面明确指出:“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学习汉字的愿望。”众所周知,“兴趣”才是学生最好的老师。它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思维,是学生主动探究知识的内在动力。心理教育学家陈尔寿说:“教无定法,人各有法,引起兴趣,就是好法。”有了兴趣,学习就不再是一种负担,而是一种享受。所以,我们在识字教学中,要巧妙地创设各种有趣的情境,使学生饶有兴趣地主动投入到汉字的学习中去。如何把枯燥无味的识字教学变得生动有趣呢?以“趣”为眼,用生动有趣的各种形式打开学生的思路,调动他们识字的积极性,让学生在愉悦的情境中、在快乐的心态下学习汉字。

—、编故事激起学生的兴趣

低年级学生正是形象思维的最佳时期,他们的想象力非常丰富。在识字教学中,学生们常常能根据每个汉字的特点,运用讲故事方式识记生字。自主的氛围使学生的想象力得以激活,思维闪现出创新的火花。如学习“拔”字,一个学生编出了小故事:几位小朋友手握绳子拔河,“友”上边的点就是小朋友头上出的汗。我马上对他大加赞赏,其他同学都向他投来了羡慕的目光,那个学生立刻变得神气起来,那昂首挺胸的神态分明在说“我最牛”。一时间同学们都争先恐后地发起言来,一个个精彩的故事如雨后春笋般从孩子们聪明的小脑袋里编造出来。如班里一向爱表现的段乾坤不甘示弱地站起来,神气十足地说:“我的小弟弟可调皮了,拿起一块石头砸破了我的头皮,石和皮在一起就组成了‘破’字。”这次我给他竖起了大拇指,结果举手发言的学生更多了,好几个孩子激动地从椅子上跳起来,踮起脚尖伸直胳膊,将小手高高举起,生怕老师看不到自己。连一向沉默少言的代文娜也慢慢地举起了小手,并用渴望的眼神望着我。我朝她点点头,将她叫了起来。她慢条斯理地说:“爷爷曾经告诉我,我们每个人都有四件法宝,如果谁想变聪明,就要学会用他的四个法宝:用耳朵去听(耳),用眼睛去看(),用嘴去说(口),用心去记(心),“耳”加两点加个“口”和“心”,不就变成‘聪’了吗?”多么巧妙的记忆方法呀,孩子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

二、读儿歌调起学生的兴趣

读儿歌是低年级学生比较感兴趣的活动。在教学中,我根据汉字的特点,引导学生编一些富有儿童情趣的歌诀,让他们反复诵读,使学生对字形产生直观印象,从而提高记忆字形的准确性。如:“什么明,日月明。什么尖,小大尖。什么问,门口问。什么鲜,鱼羊鲜。”这种唱儿歌记字的形式深受孩子们的喜爱,他们还学着自己编儿歌,一首首有趣的儿歌在学校内广为传颂。

三、猜谜让学生有趣地学习汉字

在识字过程中学生普遍存在着这样一个问题:有好多学生明明刚才还认识这个生字,可是只要把这个生字挪个位置,他又不知该念啥了。一次偶然的机会,我在教学一年级下册《识字4》时学到一则谜语:“有马能行千里,有土能种庄稼,有人不是你我,有水能养鱼虾。”出人意料的是学生一改平时无精打采的样子,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不仅猜出了字谜记住了生字,还理解了“驰、地、他、池”的意思。我恍然大悟:原来在生字的识记中引入谜语,让学生通过猜谜来学习和记忆一些生字,会极大地激起学生的兴趣。那我们何不多创设一些猜谜游戏呢?于是我就有意识地利用简单的谜语来帮助学生记忆生字。如在学习“秋”字时,我出了这样一个谜语:“一边是红,一边是绿,一边喜风,一边喜雨。”话音刚落,孩子们纷纷举手发言,有的还说出了自己猜谜的方法。在写“解”字时有个学生总是把下面的“牛”写成“午”,说了几遍还是错,我灵机一动编了这样一则谜语:“我有一角钱,买了一把刀,杀死一头牛。”那个学生一听觉得有趣极了,连说记住了,此后再也没写错过。小小的一则谜语,竟然能激起学生如此大的学习热情,看来兴趣才是学生识字的不竭动力。把猜谜引进识字课堂,学生不仅生字学得津津有味,还加深了对生字的理解,并锻炼了他们的说话能力,发挥了他们无穷无尽的想象力。

四、顺口溜让学生兴趣更浓

每个汉字都是音、形、意的统一体。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我们要根据每个生字的具体特点和儿童的心理特征,抓住音、形、意中的主要矛盾,有重点、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如“一个王姑娘,一个白姑娘,坐在石头上——碧”“二二小小,头上长草——蒜”“一点一横长,口字在中央,大口一张嘴,小口往里藏——高”。学生一听,茅塞顿开,很快记住了这些字的字形。在课堂上编一些顺口溜,既可以调节课堂气氛,又可以增强学生的记忆。

总之,识字教学已经不是枯燥无味地反复重复“横竖撇捺折”,而是在教学中创造学生感兴趣的情境,让学生主动地去学。汉字在学生的心中变成了一首好听的儿歌,一个有趣的谜语,一句有创意的顺口溜。趣味性的教学,巧妙地开启了孩子们的心智,激发了学生识字的兴趣。

上一篇:鸡蛋与石头?遇到障碍怎么办 下一篇:抓住课堂契机,引导学生写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