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提高自来水水质策略

时间:2022-04-29 09:16:10

浅议提高自来水水质策略

摘要:供水公司分为四类。第三、四类水司供水50×104 m3/d以下,要求其供水水质符合国家标准GB 5749—85“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供水100×104 m3/d以下的第二类水司供水水质要达到80年代国际水平;供水100×104 m3/d以上的直辖市、对外开放城市、重点旅游城市要达到80年代国际先进水平。第三、四类水司的“水质目标”分别根据1984年世界卫生组织(WHO)的“饮用水水质准则”和1980年欧洲共同体“水质指令”并结合我国国家环保局“首要控制污染物名单”制订;第二类水司“水质目标”较国家标准增加考核16个水质指标,共51个指标;第一类水司“水质目标”较国家标准增加考核53个水质指标,并且每年进行Ames致突变试验二次,作为试行考核指标,这样共计考核89个指标。第一类水司“水质目标”在农药总量、有机氯化物总量、多环芳烃总量上限值极严格,可保证供水水质安全和满足人民饮用水卫生要求。

关键词:自来水水质处理工艺

中图分类号: S959 文献标识码: A

1 处理工艺的总要求

根据国内外研究资料,为改进水质,日常首先要抓好以下几个易于检测的综合性水质指标:

① 粪型大肠杆菌属:城市供水必须严格消毒,以杀灭病原菌、病毒、隐形孢子虫、贾弟氏虫等致病微生物。

② 浊度:浊度显示对悬浮物、微生物、有机物的去除程度。有些资料已证明,降低浊度也将降低Ames突变率MR值[1、2],建议最终出水浊度

③ 色度:色度来源于腐殖质、动植物腐败物、工业废水排放的有机物和铁、锰。腐殖质等有机物是消毒副产物的母体。建议色度控制在10度以下,最好

④ 氨氮:氨氮致臭味,其存在降低除锰效率。一氯胺试管试验致突变为阳性、生物体内为阴性[3],二氯胺、三氯胺致臭味。在生物处理中,由于氨氮耗氧会削弱有机物的去除效率,增加出水亚硝酸盐含量,建议控制最终出水氨氮

⑤ 耗氧量:耗氧量大体上与水中有机物总量呈正相关关系,降低耗氧量能降低Ames试验突变率MR值[4]。有资料证明,耗氧量与水的臭味呈正相关[5],建议耗氧量

后4项控制指标限值较前述“水质目标”的限值为低,这是考虑出厂后水质在管网中的变化而采取的保证实现“水质目标”的措施。

2 提高水质应采取的工艺

2.1 强化、优化常规水处理工艺

提高自来水水质,除选择好水源并加强保护外,首先应考虑强化或优化常规水处理工艺,使其技术设备、技术参数处于最佳状态,表1为常规水处理工艺的优化条件。强化或优化混凝工艺有重大作用。与混和有关的药剂选择、投药点及混和条件对其后续工艺——絮凝、沉淀、过滤有决定性作用。混凝剂品种很多,应采用烧杯搅拌试验并通过生产验证确定;混凝剂的投加液浓度要确定,以保证投加前不发生水解,混凝剂加入后能立即与处理水强烈混和。

最好用进水泵混和或采用其他机械设备,静态混和器也可,但G值较小。絮凝设备可采用隔板或机械装置,并保证足够的G值和絮凝时间。沉淀池出水浊度要

加氯消毒副产物TTHMs,HAAs,MX等有的致癌,有的致突变,可改用其他消毒剂。为降低消毒副产物的浓度,可调整水的pH至5.5~6.5或采用一氯胺消毒,加氯点应尽量放在过滤池出水管上。为去除铁、锰、色度采用预加氯,折点加氯会导致加氯副产品浓度增加,可考虑采用二氧化氯。

2.2 合理采用水质深度处理工艺

在经过优化常规水处理工艺后,发生下列情况时,应视不同情况考虑采用不同的深度处理工艺:

① 按建设部“水质目标”较国标新增加的53项指标合格率

② 感官性状和一般化学指标超标,水有异味,TON>3,色度>15度,氨氮>1.5 mg/L,耗氧量>3 mg/L,苯类、酚类及其衍生物超标,总溶固体高等;

③ 当接种水样体积为1 L时,Ames致突变率MR≥2;

④ 虽未发生以上情况,但水质指标接近限值,有经济条件采用深度处理工艺。

视具体情况在常规处理工艺系列中选择采用下列单项或组合水质深度处理工艺。

当前水中致害物质主要是微量有机物,而水中常量存在的无害有机物往往成为去除有害微量有机物的障碍,为此,深度处理工艺的实质仍是着眼于吸附或摧毁(氧化)水中常量有机物的同时去除微量有机物。粉末活性炭PAC一般于突发性水质恶化时投加,应通过搅拌试验确定剂量,也有人将其与KMnO4同时投加,取得良好的净水效果[16]。硅藻土、PAC预涂膜过滤、沸石过滤除NH3-N仅适用于小型净水装置,颗粒活性炭滤池则使用较为普遍,采用KMnO4或O3作预处理,既氧化有机物,又有助凝作用,O3可使不可生物降解有机物(NBDOC)转化成可生物降解有机物(BDOC),使其在生物活性炭池中分解。

深度氧化工艺(AOP)是近几年发展起来的水处理工艺,包括化学氧化和光化学氧化,主要是指自由基(如·OH)快速、无选择性、彻底氧化有机物的水处理技术。

生物氧化很有前途,既可用于前处理也可用于后处理,最常用的水质深度处理组合工艺为:常规处理+O3+活性炭滤池+Cl2或ClO2,建议采用生物处理+常规处理,是否投加O3、Cl2或ClO2应通过试验选择。

2.3 膜技术的应用

微滤(MF)、超滤(UF)可去除水中悬浮物、细菌、病毒、原虫等且可降低浊度,纳滤(NF)、反渗析(RO)、电渗析(RD)可进一步去除无机盐类及有机物,这些工艺大都用于小型净水设备或纯水生产。

参考文献

1 邱瑞骥等.自来水不同处理单元出水中有机污染物的致突变性研究.中国给水排水,1994;10(2):12

2 戴中英等.常规净水工艺降低水中有机物的研究.中国城镇供水,1998;(2):9~16

3 WHO.Guidelines for Drinking-Water Quality.2nd ed. Geneva ,1993

4 岳舜琳.活性炭净水器净水效率的研究.上海环境科学,1989;8(1):10~12

5 方宇翘.苏州河水的黑臭现象研究.上海环境科学,1993;12(12):21~26

6 Kawamura S.Optimisation of basic water-treatment ,processes-design and operation:coagulation and flocculation.J Water SRT,1996;45(1):35~47

7 Kawamura S.Optimisation of basic water-treatment processes-design and operation:sedimentation and filtration.J Water SRT,1996;45(3):130~142

8 王永仪等.二氧化氯消毒现状与发展.中国给水排水,1996;12(5):23~25

9 马军等.用粉末活性炭去除饮用水中微量酚类化合物.中国给水排水.1994;10(2):22

10 蒋峰等.粉末活性炭应用研究.中国给水排水,1995;11(5):4

11 范瑾初.饮用水处理中粉末活性炭应用研究.中国给水排水,1997;13(2):7

12 叶翠莲等.活性炭—硅藻土联用于饮用水深度处理的研究.中国给水排水,1993;9(4):14

13 金伟等粉末活性炭在预涂膜过滤中的应用.中国给水排水,1997;13(增刊):16~19

14 魏宏斌等.氧化法去除水中有机物的研究与应用现状.中国给水排水,1996;12(5):19~22

15 林等.高锰酸钾与粉末活性炭联用在去除和控制受污染饮用水源中的致突变物质.中国给水排水,1998;14(4):1~4

16 肖举强等.活化沸石处理污染水源水研究.中国给水排水,1997;23(6):16~18

17 岳舜琳.生物氧化在我国给水处理研究中的发展.中国城镇供水,1997;(4):4~10

上一篇:从事文书档案管理工作的思考 下一篇:浅析城市污水埋地钢管的防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