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制度建设

时间:2022-04-29 04:31:24

浅议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制度建设

中图分类号:F230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4202(2013)03-000-02

摘要 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制度的建设有利于确保单位财产物资的安全完整性,有利于提高会计信息的正确可靠性,对事业单位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随着市场经济制度的不断发展和事业单位自身改革的不断推进,事业单位的行为活动更多地表现出企业化的特征,为了确保事业单位在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下能够站稳脚跟,稳步发展,对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制度进行研究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 事业单位 内部控制 意义

内部控制是指一个单位为了实现其经营目标,保护资产的安全完整,保证会计信息资料的正确可靠,确保经营方针的贯彻执行,保证经营活动的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而在单位内部采取的自我调整、约束、规划、评价和控制的一系列方法、手续与措施的总称。随着经济一体化的推进,内部控制已经成为世界性的话题,是现代管理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制度也在不断完善中得到了较大的发展,取得了一定成效。建立健全行政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制度,对于预防舞弊和贪污等行为,提高事业单位的管理效率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行政事业单位实施内部控制的意义

事业单位虽然规模较小,业务单一,财务核算相对简单,但一套设计科学、执行有效的内部控制体系对提升单位的管理水平同样具有重要意义。

1.事业单位建立内部控制制度能够提高事业单位财务信息的真实可靠程度。事业单位的财务部门及时的给管理层提供完整准确的信息,支持管理层对经济活动和相关业绩的监控,内部控制可以发挥其应有的监督作用。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能够有效的防止舞弊和错误的发生,可以提高事业单位的公信力和诚信度。

2.事业单位建立内部控制制度有利于确保单位资产的安全完整。事业单位实施内部控制,可以对财务方面出现的问题,进行及时控制,以防单位财产流失。有效的内部控制对确保事业单位的资产安全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可以从源头上遏制腐败行为。

3.事业单位建立内部控制制度有利于提高资金利用率。目前很多事业单位普遍存在资金使用不明的现象,对事业单位的经济效益造成严重影响。建立内部控制制度,加强对资金支出的控制,增强资金利用率。

二、当前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

(一)当前事业单位内部控制意识还比较薄弱

内部控制意识是从思想上对内部控制制度得以贯彻执行的必要保障。很多事业单位缺乏内部控制的观念,对内部控制认识不够,长期以来内部控制制度很不健全也未落实,未发挥内部控制应有的效用。有的虽有内部控制但在诸多方面都很不完善,如直接把其他单位的制度拿来,没有与本单位的实际情况相结合,只是一个形式,没有实施。因此,有的财务管理混乱,造成很多浪费,效率不高。有些事业单位尤其是主管的内部控制观念不清晰,甚至一些事业单位领导干部不能意识到内部控制在维护单位健康和谐发展中的积极作用,只将注意力集中在单位发展、管理、完成上级交代的工作方面,置内部控制管理于不顾。思想意识上明显存在不到位、不重视的现象。

(二)单位内部控制制度不健全

目前,我国还缺少一套针对事业单位的有效的内控指导规范,现行的《内部会计控制规范》虽然也涉及到事业单位,但缺乏一定的适用性。事业单位内部控制体系还不够健全和完善,缺乏统一的标准体系。很多事业单位在制定内部控制制度时,多是照抄企业的内控制度,不考虑单位的实际情况,这样的内部控制制度缺少一定的实际操作性,无法起到应有的作用。还有一些单位仅把内部控制用在财务方面,而不是贯穿于单位的整个业务活动中,无法充分发挥内部控制的作用。

(三)单位内部机构设置及权责分配不合理

事业单位因编制有限,人手紧张,许多单位存在兼岗现象使得财务人员面对单位领导者不合理的行为和要求,财务部门无法完全满足所有部门的利益要求,无法有效地依法坚持财务原则。不相容岗位未能合理分离,经办人员、保管人员之间没有实行职务分离,或实行了职务分离而没有互相制约。由于职权不明确、责任不清楚、程序不规范,致使职务重叠或越权行事,权限过于集中,为弄虚作假、营私舞弊提供了可乘之机,在工作中经常有意无意地造成财务工作中不规范行为和违纪问题发生,往往处于被动地位,造成会计工作秩序混乱,财务管理失控。物资的领用、发出未按规定手续办理,削弱了会计内部控制执行能力,违纪现象时有发生。有的在采购、工程项目等业务中损公肥私、捞取回扣等。

(四)预算控制不力

目前,事业单位基本上都实行了部门预算制度,但是预算涵盖范围有限,预算控制不力。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预算编制较为粗糙,预算编制方法缺乏科学性,真正的零预算并没有得以落实。对所支出的金额及其合理性还欠缺考虑;二是预算刚性不够。事业单位的预算缺乏科学性和计划性,预算调整追加较为频繁。就资金使用来说,没有一定的预见性,致使预算的约束控制力大大削弱。

三、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制度建设的途径

(一)事业单位要不断增强内部控制意识

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制度的健全和完善,需要先从内控意识着手。具体来说,要从单位管理层开始,单位管理人员在内部控制的建立与实施过程中起着关键的作用。增强单位管理人员的内控意识,提高对内控重要性的认识,这对促进内部控制制度的健全和完善有着重要意义。单位负责人要充分认识内部控制制度在保护资产的安全与完整、防范欺诈和舞弊行为、实现单位经济目标等方面的重要性,不断推陈出新,不断的修改,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切实控制各种漏洞的发生,加强内部会计控制制度建设,逐步建立风险监控、评价和预警系统,建立有效的相互制衡、激励奖惩的机制。另外,单位应加强对员工的业务培训和继续教育,提高财会人员的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平,提高员工的整体素质和综合能力,增强他们的责任意识,充分调动整个内部会计控制队伍的积极性,使其能够自觉执行内部会计控制制度,增强专业技术性、政策性、法制性,形成单位内部会计控制人人参与、人人有责的良好氛围,以防止发生各种舞弊行为和腐败行为。

(二)健全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制度

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制度的关键在于控制业务流程和单位经济活动中容易产生风险的环节,而这些环节主要表现在不相容职务相互分离、授权批准控制和程序控制等方面。在健全和完善内部控制制度时,要加强对这些关键环节的控制。合理设置授权批准、业务经办、会计记录、财产保管、稽核检查等会计及相关工作岗位,明确职责权限,细化责任,从而达到相互制约、相互监督。单位内部的各级管理层必须在授权范围内行使职权和承担责任,经办人员也必须在授权范围内办理业务。做到制度管人,责任到人,形成一个相对完整,在内部控制方式、技术、手段等方面有章可循的内部会计控制体系。

(三)建立合理的组织机构,强化各部门的协调配合

合理的组织机构是建立和实施内部控制的先决条件,职能部门的设置要遵循公开原则,增加机构透明度;坚持分离不相容岗位的牵制原则,将财会人员与经济业务事项经办人员的岗位职责明确定位,加大制度执行的监督检查力度,确保各项与内部控制机制执行有关的管理制度的落实,这样既有利于实现专业分工、提高工作效率,又能达到部门之间、人员之间相互检查与制约、防止和纠正错弊的目的。同时,创造机会加强部门之间的联系与沟通,使内部控制工作能够得到更多谅解和配合,减少检查过程中的人为阻力,保证控制管理的顺利进行。

(四)加强事业单位的预算管理

预算管理在事业单位的管理中占有重要地位,是实施单位内部控制的重要形式。加强事业单位的也是管理,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着手:一方面,加强事业单位的预算编制的控制。事业单位内部资金来源渠道较多,但是就事业单位来看,其资金来源还是以国家立项拨款为主,其他资金来源起辅助作用。事业单位的预算编制应做到零基预算和细化预算。在进行支出预算编制时,一定要结合单位的实际财力状况,从单位的实际需要出发,核定具体的支出额度,不能随意增加预算,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浪费。此外在编制预算时还应列出各项支出的方向和用途,以防员工肆意开支。另一方面,加强预算执行的管理。就事业单位来说,预算经财政部分以及主管部门审核批准后,就成为预算执行的依据。加强预算执行的管理工作尤为重要,在预算执行中,对各项收支都必须严格控制。对于开支范围和开支标准要严格遵循国家有关部门的财务规定,不得随意更改资金用途和支出范围。此外,还要注重预算执行责任体系的建设,将责任层层落实,并制定各项有关指标以便对预算的执行情况进行考核,提高预算执行的积极性。

参考文献:

[1]沈涛.试论事业单位内部会计控制制度.财会研究.2006(5).

[2]杨晓华.关于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思考.财会通讯.2010(9).

上一篇:网贷公司不应成征信系统“弃儿” 下一篇:试谈施工企业的存货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