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多元评价体系,提高写字教学效率

时间:2022-04-29 03:37:42

建立多元评价体系,提高写字教学效率

汉字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类文字艺术中的一朵奇葩。作为中国人,我们理所应当继承和发扬这门古老的艺术。“见字如见人”、“字如其人”。《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写字是一项重要的语文基本功,是巩固识字的手段,对于提高学生文化素质起着重要作用,必须从小打好写字的基础。”当前小学生写字教学已提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以此为载体,培养学生的技能、情趣和美感,还注意培养民族情结。写字教学评价应与时俱进,以新要求新观念对待小学生的书法行为。《教育部关于在中小学加强写字教学的若干意见》提出:“写字教学评价要有利于引导绝大多数学生对写字、书法的兴趣。”课程标准倡导的“立足过程,促进发展”的评价体系要求我们要更新评价观念,建立以“发展功能”为核心的符合教育方针和儿童身心发展规律的新的多元评价体系,科学评价学生的写字状况,通过发展性评价提高学生的写字兴趣和自信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

一、建立局部性评价体系,激发学生书写的兴趣

小学生写字是书法教育的启蒙,正如幼苗一样,需要广大写字教师细心呵护,此时教师的每一句指导,每一次评价都会对他们今后的书写产生深远的影响。局部性评价正是基于这样的观点,对一点一滴的进步都要细心关注。如果一个字,这个字从整体上看来,不算太好,但只要其中有一个或两个笔画写得好,都要注意批示表扬。一幅作品,如果有那么一两个字写得好也要把它圈出来。这样的评价对那些才开始从事书法活动,或者是活动中的后进生的,根本目的是不错过学生的每一个亮点,对于学生的每一次成功都予以充分肯定。这样才能让全体学生都能积极参与写字练习。

二、建立延迟性评价体系,调动学生书写的激情

小学生写字活动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非一朝一夕可完成,其对书法的情感也是慢慢培养起来的,我们对待学生的写字教学要注意长期性和波动性,有时好有时差这种现象是正常的,是符合学生成长规律的,也是和书法教育规律相吻合的。对待那些写字忽然退步的学生,切莫过早以结论性的评语或行为对待他,要有耐心、恒心和信心,慢雕细琢,总是会有收获的。高年级字写得不太好的学生中,或许有一部分就是在低年级受到过这样的“伤害”,而挫伤了写字的积极性。如果当孩子遇到书写困难时,老师一开始就以“严”教育,其结果只是造成对书法的厌烦感,怎么会进步呢?及时评价有其优点,但稍缓一步也无妨,切莫“伤”了学生,后期的“润”才是“真功夫”。

三、建立有效性评价体系,掌握学生书写的技能

评价一个字写得像不像字帖,可以从笔法、结构这两方面入手。刚学习写字的小学生对笔法、结构的知识几乎一无所知,教师有必要先对学生进行一些笔法和结构知识的讲授。笔法知识包括笔画的起笔、行笔、收笔三个过程,以及笔画的长度、弧度、角度等审美要素,所写笔画的力度也是一个方面。字写得美不美,除笔画外,与结构的处理是否恰当有密切关系。当然,这么多的结构知识,一次性地全部讲完学生是接受不了的。教师有必要每讲完一个知识点,就安排自我评价训练,让学生得到及时巩固。与此同时,在评价过程中要充分关注学生的观察、比较、分析等能力的培养和提高,以提高学生的书写技能为基本,情感与能力为双管,让学生通过写字教学能全面提高素质。

四、建立主体多元评价体系,促进学生书写的发展

在写字的评价过程中,教师的评价往往起到关键作用。有时教师的一句点评可以增强写好字的信心。这并不意味着教师可以主宰课堂。在教师恰当准确点拨的同时,还应让评价的主体多元化。

1.在师生互评中,领悟书写的规律。

课堂教学是师生双边活动。师生对话,进行有效评价,不仅能对学生的表现予以及时的判定、评定,而且能给予启发和引导,给他指明继续努力的方向。让师生对话融入教师巡回指导的过程中,贯穿在学生练字的过程中。通过对话的方式纠正学生的缺点,指出学生的不足,给学生指明努力的方向,通过一次又一次的鼓励使他们产生积极向上的学习情绪,满怀信心地改正不足,激发他们的上进心。在对话时,不仅动嘴讲,还注意动手写,演示给学生看,让学生评一评老师的字写得怎么样。学生通过认真观察、分析,发现了汉字的构字特点,感受到了汉字的美之所在,从而领悟了汉字的书写规律,激发了学生写好字的愿望。

2.在自我评价中,体验成功的喜悦。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教育以育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人的智能是多元化的,每个孩子的智能发展是不平衡的。我们在教学中要尊重学生,为学生营造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才能减轻学生的思想负担和心理压力,这才是真正的关爱学生。

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尊重学生这一理念逐渐在课堂教学中得到体现。在写字教学中,教师应尊重学生的思想观点,尊重学生的劳动,尊重学生的评价。当写好一个字后,随时询问:“你觉得自己的字写得怎么样?”让学生把自己写的字与字帖上的字进行比较,与老师的范字进行比较,与自己以前写的字进行比较。通过比较,学生明显看出了自己的差距或者进步。让学生通过自评,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从而弥补自己的不足,以便在写下一个字时加以改进。这样可以增强学生敢于发现自己缺点和不足的勇气,培养其诚实的品格,陶冶其情操。

3.在互相评价中,成为学习的主人。

让同学互相评价,学会互相欣赏。练习后,积极组织学生互相评议,或选取几份作为例子,集体评议。评议时,教师要给学生提供评价的标准及评价原则。如书写是否正确,结构是否合理,主要的笔画是否突出,运笔是否到位,字面是否整洁,从而发现别人的长处。当学生有了评价的准绳之后,评价就能有的放矢。这样,学生在互评中,学会了认真倾听同学的发言,学会了从知识、语言表达、创新、情感、态度等方面互相评价、互相欣赏、互相帮助,课堂气氛热烈,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也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4.在家长评价中,营造良好的氛围。

学校教育离不开家长的配合、支持。为了让家长及时了解到学生在校作业的情况,每个星期,让学生把自己的写字作业带回家去,让爸爸、妈妈进行评价,写几句评语。家长们实事求是地根据孩子一个星期的写字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评价,通过这些评价给予学生激励、提醒、纠正。让家长参与评价,不仅架起了家校联系的桥梁,还加大了家庭教育的力度,为学生的学习营造了良好的氛围,促进了学生的自主发展。

五、建立多样化评价体系,明白学习书法的作用

1.采用激励性评价,发挥主体作用。

实践证明,教学艺术的本质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唤醒、激励和鼓舞。鼓励是教育的法宝,是最廉价的剂。据说,优秀教师有一个共同的法宝,那就是鼓励学生的方法多,有的多至近百种。写字教学中应恰当运用评价的激励机制,充分发挥评价的导向、激励、矫正功能。例如,在教师示范讲解某个字的写法后,应让学生多练习,老师应巡视指导,随机作出激励性评价。“嘿,××写的字和她的人一样美!”学生听了,自然喜不自胜,以更大的热情投入到写字中。“哎呀,这个字要摔跤了!赶快把一竖写写正!”“你瞧这个字写得又矮又胖,多难看呀!快帮他减肥!”学生听了,都不好意思地一笑,继而迅速作出矫正,把字写美。这样风趣幽默的批评,学生自然易于接受,且易于明白改错的方法,易于尝到成功的愉快。有时,学生只是一笔没写好就使整个字显得不美观,对此,我不急于告诉他哪笔没写好,应怎样写,而是设法引导其自己领悟。

2.采用展示评价,培养练字信心。

办好班级的作业展示栏,是营造人人竞争、奋发学字的良好氛围的重要途径。教学班内,同学之间年龄相仿,互相熟悉,一旦有同学的作业上了展示栏,大家就指指点点,比比划划,更感兴趣。而且,班级写字比赛的优胜者可以在这里亮相;书写认真清楚的作业可以在这里展示;在书写上有了一定进步的学生作业同样可以在栏内悬挂。这样就为不同层次的学生创设了同等展示的舞台,使写字水平中下的学生也看到了前进的方向。

3.采用星级评价,提高写字质量。

针对低年级学生的特点,在学生写字作业批改中,我十分重视“星”的作用,以此调动学生书写的积极性。我用一星表示正确,用二星表示清楚,三星表示漂亮。即使学生写的字出现错误,我也不打叉,不全盘否定,而是用斜线表示,等学生订正后再打“√”。学生订正后的作业,只要写得清楚、漂亮,就仍可得三个小五星。对于有进步的学生,我常在写字本上加一个星鼓励。这样,小朋友每次写字都十分认真,那些由于“粗心大意”造成的错误明显减少,有效提高了写字质量。

总之,写字教学是小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贯穿小学教学的始终,培养学生的书写兴趣,培养学生在写字时的注意力、观察力,培养学生良好的写字习惯,等等,这些都非常重要。若要使学生做到这一切,自觉提高写字能力,教学评价就显得至关重要。我们在写字教学时,要充分领悟新课程理念,用新的评价标准指导学生写字,并建立多元评价体系,这样必将大大提高写字教学效率。

上一篇:关于数学教学中创新意识的再认识 下一篇:小学数学教学应如何培养创新思维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