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籍在拍卖场的崛起

时间:2022-04-29 12:13:39

近年来,在诸多类型的收藏品走俏市场的时候,古籍的收藏价值也逐渐得到了藏家的重视。不过,古籍市场一直保持着平稳的发展态势,没有出现疯涨也没有大幅回落,就算是在经济危机的影响下整体低迷的2008年艺术品市场,古籍市场也是波澜不惊,基本没有受到影响,古籍逐渐在拍卖场上崛起。

2011年的春天,拍卖场上诞生了许多新的纪录,这其中包括中国古籍拍卖的一项新世界纪录。

2011年5月22日,中国嘉德2011年春拍“古籍善本”专场正在进行,一件元抄本《两汉策要十二卷》共16册以900万元起拍,经过近70次激烈叫价,这部传世孤本最终以4830万元人民币的价格成为迄今为止拍场上最贵的中国古籍。

在国内艺术品拍卖市场恢复初期,古籍便登上了拍卖舞台。1994年,中国嘉德在秋季拍卖会上推出了“古籍善本”专场,当时全场73件拍品有86.3%成交,成交额达到411.64万元人民币,从此便开启了古籍善本的拍场之路。并且在几年内,古籍善本的行情稳步发展,1998年嘉德秋拍“古籍善本”专场总成交额为453.68万元,其中祝允明书札以31.9万元拔得全场头筹。

到了2001至2002年间,全国艺术品市场迎来一个快速发展的时期,古籍善本的拍卖行情也逐渐走高。2001年中贸圣佳春拍,郑板桥《手书五经》以550万元成就了估计抄本单项拍卖的历史记录。在2002年一年中,古籍更是屡次打破了拍卖记录。2002年4月香港佳士得春拍,宋代张即之《大方广佛华严经(卷第六十五)》,以887.41万港元创造中国手抄本古籍拍卖的最高价。当年11月,中国嘉德又以990万元成交的《钱镜塘藏明代名人尺牍》再次打破古籍拍卖的最高纪录。古籍收藏开始得到市场的重视,在此后的几年里,古籍在市场上的价格有了整体性的提升。高端拍品价格达到百万元,中端拍品维持在十几万元到几十万元不等。

2007年至2008年间,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逐渐席卷全球,艺术品市场不可避免的受到了一定的冲击。在多种艺术品市场价格受到影 响的同时,不仅在民间收藏市场上,古籍价格有小幅上涨,古籍拍卖市场也保持了平稳的发展。2008年,中国嘉德春拍“古籍善本”专场上总成交额超过1400万元,一本清版 “蔡邕撰 蔡中郎文集十卷 外传一卷”以537.6万元的价格成交,秋拍中明嘉靖锡山安国铜活字本“颜真卿撰 颜鲁公文集十五卷”和乾隆活字本“曹雪芹、高鹗著 红楼梦一百二十回”都以超过200万元的价格成交。

到了2010年,艺术品市场逐渐从金融危机的阴影中摆脱出来,古籍善本的成交价格与成交率都创下佳绩。中国嘉德春拍古籍善本专场总成交额达到4579.9万元,成交率73.21%,北京保利春拍“中国古籍文献及名家翰墨”专场成交额3050万元,成交率71.19%,北京翰海秋拍“古籍善本”专场,成交额为1290万元,成交率75.26%。在南方艺术品中心,西泠拍卖秋拍中,一本清乾隆雅雨堂精写刻顾广圻批校本《战国策三十三卷》拍出了800.8万元……这十多年古籍的拍卖之路,也正是古籍在收藏市场上的崛起之路。

到了2011年,古籍拍卖新世界纪录的诞生宣告古籍迎来了市场的春天。截至今日,古籍收藏越来越受到市场的重视,中国嘉德、北京翰海、北京保利、西泠拍卖、上海朵云轩等多家大型拍卖公司都推出了古籍专场拍卖。

上一篇:汲古阁抄本《南村辍耕录》 下一篇:古籍收藏辨版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