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如何激发小学生音乐学习兴趣

时间:2022-04-28 03:55:04

论如何激发小学生音乐学习兴趣

摘要:兴趣是小学生音乐学习的内在动力,如何激发小学生对音乐的学习兴趣,以取得最佳的音乐教育教学效果,是值得我们广大音乐教师不断探索与研究的重要话题。

关键词:小学音乐;兴趣;激发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小学生音乐学习的内在动力,是孩子们唯一的学习动机。小学生年龄小,他们的认知和思维能力有限,不可能对某一事物作出理性的判断,不能像成人那样为了某种需要去做。可以说,兴趣是学习的巨大动力,是学生主动进行学习和研究的精神力量。因此,在新课程标准中就把学生的音乐兴趣培养作为音乐教学的首要任务和目标。所以,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就成为音乐教师的重要任务。如何在教学中激发学生的音乐学习兴趣,变“要我学”为“我要学”,使学生学得主动、学得轻松?现谈几点具体做法:

1.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

心理学研究表明:良好融洽的学习环境和师生关系,有利于学生肯定学习态度的产生,可促进学习兴趣,老师热爱、信任学生,且有诲人不倦的教学态度,也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所以在平时的教学实践中。我们应与学生多接触,拉近相互的距离。例如:与学生一起唱歌、跳舞,做游戏,并成为他们的好朋友,多拉几句家常话,关心学生各方面的情况,使学生觉得老师平易近人、和蔼可亲,乐于跟老师交往。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就会促进学生对该科老师的所任科目的兴趣。

2.组织生动有趣的游戏。

日本音乐教育家铃木先生认为:“儿童的心理是‘玩’,把游戏引进课堂,让儿童感受到音乐课是最有趣的课。”由此可见,游戏符合小学生的认知结构与心理特点。对于小学生尤其是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游戏是一种能引起学生学习兴趣的好方法,在教学中灵活运用各种音乐游戏,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兴趣。音乐游戏与其他游戏不同,它是在音乐的伴随和指引下进行的游戏活动,是一种音乐实践活动,目的是通过具有趣味性、知识性的音乐游戏让学生可以感受音乐、表现音乐、创造音乐,并能从中掌握一定的音乐知识。因此,在设计音乐游戏时,必须考虑到它的音乐性,一切都要以音乐为本,从音乐出发。音乐课上可以设计“节奏接龙”(节奏游戏)、“音乐小耳朵”(听音游戏)等,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恰当地把游戏引入课堂,积极鼓励学生主动参与音乐游戏,让学生可以在乐中学、学中玩、玩中消化所学知识,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启发学生的音乐情感。

唱歌的最大目的是给人美的享受。我们不能满足于教学生唱会一首歌。更重要的是要启发准确的表达好歌曲的感情和艺术形象。进入歌曲的意境,用自己的真情去演唱和体会。只有这样,学生才能进入表现音乐的最佳状态,唱出的歌声真挚动听、具有感染力、生命力。要做到这一点,首先要使学生充分理解歌曲的内容。低年级学生理解能力差,如果教师仅用抽象的语言理解歌曲是远远不够的。因此,教师要把音乐同学生的生活、玩耍融为一体,结合他们生活中熟悉的事情和词语,作形象的比喻和讲解,把歌曲中的艺术内涵挖掘出来,激发起学生深厚学习兴趣。引导他们将整个身心投入唱歌中去,正确的、创造性的表达出歌曲的感情和艺术美。

4.训练学生的音乐节奏感。

节奏是音乐的生命,小学生掌握准确的节奏和准确的速度,才能更加深入生动准确的表达音乐,因此培养小学生良好的节奏感很重要。当小学生在听到一首歌曲或乐曲时,当情感产生共鸣时,会情不自禁的拍手或者站起来舞起来。音乐节奏和生活有密切联系,人们在生活中的多种行为动作所特有的节奏韵律,在乐曲中往往有所反映。例如舞曲、进行曲、摇篮曲、船歌等。当小学生听到这些乐曲时,就应用引导的方式来启发他们的想象力,如练习拍手歌曲时,引导他们联想其中的动作;练习两只老虎时时,让他们老虎的动作等等,这样他们就能够较快地掌握住乐曲的音乐形象,更好地表达音乐当中所反映出来的思想感情,当小学生听到他所喜欢的音乐时,就会跟着一起哼唱,即使唱不好也会投入很高的热情。也会自然地对音乐作出最初的、最直接的表情反应,使人情不自禁地跟着动起来。因此,音乐是最具韵律感的艺术,旋律的起伏、节奏的张弛,对音乐的反应既是先天的也是可以培养的。小学生在课上进行节奏训练的时候还可以通过台前展示、分组合作等方式充分表现自己,展示自己的音乐表现力,这样可以提高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

5.用优秀的作品激发学生。

小学生有很强的模仿欲望和能力,而学生对音美的兴趣也与他所接触到的音美作品有极大的关系,好的音美作品可以激起学生的创造或表现欲望。而没有接触过好的音美作品的学生是不可能有很强的表现欲望的。所以,教师应该提供尽量多的优秀的音美作品,扩大学生的视野,激发他们的兴趣。音美课本中的欣赏课都是选取了大量的优秀作品,但这还不够,还需我们教师提供给学生更多的优秀作品,用以更好的提高学生的兴趣。值得学生信赖和崇拜的还是教师的音美素质。教师通过各种演出或个人表演展示给学生欣赏,不但会让学生觉得很现实,而且也会树立教师的威信,因为你的形象值得学生去学习和借鉴,学生才会崇拜你,进而受你的熏陶和感染,并自觉得向着教师学习。

6.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

在音乐教学中,教师能用多媒体手段为学生创设教学情境,使学生置于情境中,运用文字、声音、动画等信息,让学生轻松学习。这样就能调动学生欣赏音乐的积极性,学生也会在教师的引导下主动去感受音乐的力度、速度、情绪,在欣赏音乐和优美画面的同时,产生联想,激起音乐表现欲。如教学歌曲《牧歌》时,为让学生能感受歌曲情绪及了解蒙古族的风土人情。我们可以收集一些相关图片,在欣赏音乐的同时结合图片展开想象,让学生感受到“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的草原风貌。用画笔表达自己心目中的草原意境,从中体会音乐与绘画的关系。更能使学生全面地感受这首美丽的民歌。从而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兴趣。

总之,激发学生音乐兴趣的教学方法还有很多,只要我们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努力探索,充分考虑音乐学科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积极、努力创造愉悦的学习情境,尽可能使每一教学步骤都具有趣味性、启发性、激励性,着力激发学生的兴趣,切实调动学生学习音乐的积极性,就一定能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学习中全面提升音乐素养。

参考文献

[1]杜军.浅谈小学音乐教育的趣味性.林区教学.2010,(7).

上一篇:试析小学英语课堂的导入艺术 下一篇:乒乓球运动员竞技能力训练杂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