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多少误区可以重来

时间:2022-04-28 03:43:57

新课程从目标教学的角度提出“三维目标”:知识和技能,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是着眼于人的整体发展,即让学生学会生活的知识,掌握生存的技能,体验生命的意义。在三维目标中,知识和技能好比是人的肌肉和骨骼,过程和方法好比是人的血液,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就是人的灵魂,三者有机融合,才能构建成一个完整意义上的人。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三维目标的提出强调了课程的功能要从传授知识转变为体现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学会技能。而作为体现课程目标的课堂教学,目标的设计当然要服从于课程目标的设计,但细微到每节课具体内容的设计,是否也需要用这样的语言来表述,今天徐淀芳教授在报告中提到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过程的一致性和统一性,但在具体的课堂教学中,我们感受更多的是目标和教学内容的不一致,教学目标和教学过程的错位,教学目标和教学效果的差距。下面是两则在教学视导课堂听课中教师设计的教学目标:

语文:《哀江南》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鉴赏生动、形象、典雅的语言,体味语言的抒情性和音韵美。

2.情感目标:体会曲词中表达出的强烈的黍离之悲,亡国之痛。

3.能力目标:体会曲词借景抒情、直抒胸臆的艺术手法。

从课程目标的角度审视这个教学目标没有不当之处,但通过课堂教学的效果和课后的反思,总感觉课堂教学的目标定位有点“贪大求全”,生动、形象、典雅、抒情性、音韵美、黍离之悲、亡国之痛、借景抒情、直抒胸臆,这一系列的词语如果在课堂上都能让学生体验到就是很好的教学效果了,如果再加上文本大量的词汇,学生对教学目标能否有效地完成真是个很大的问题,但我们大量的课堂还都是重复这样的故事,好像不用这样的方式来表述,不用“高知”的语言来装饰,就显现不出我们教师的水平。还有一个很大的原因就是我们教师在备课的时候并没有站立在学生的角度,不知道学生对文本到底熟悉到什么程度,按照教案或者教参的设计,把该讲的内容一股脑推给学生,至于是不是学生的需要根本不去搭理,至于教学效果认为能够应付考试就可以了,这种心安理得的教学目标看似体现了新课程三维目标的理念,其实根本是“目中无人”的教学。不知道“鉴赏、体会、体味”的教学手段和方式有何区别?学生到底在哪个学习环节学到了知识能力和目标?学生在自我的阅读中能否学会我们教师设计的教学目标,如果我们学生自己也能做到的话,那我们教师的作用又如何予以体现?

凡此种种,说到底是我们教师教学理念的问题,我们教师备课的立足点无非要关注两个要素:教什么和怎么教的问题。教什么是价值,我们教授的内容是否可以体现学科特点,避免出现“种了别人的地荒了自己的田”的现象,就是我们常说的教出学科的“味”。其次我们要关注学生的起点知识,了解学生掌握了什么,需要什么。那我们备课的起点就应该是在学生现有知识基础上适当地提升和拔高,就是“跳起来摘桃子”。怎么教是方法,这是我们上课的流程,判定一堂课结构是否合理最好的办法就是我们老师解决问题是否符合人的认知规律,对于疑难问题采用由浅入深的方式,对于抽象问题采用由实入虚的方式。记得听过一位教师讲高尔基的《海燕》,老师从一开始就接入了背景和概念的东西,剩下的课堂内容就只能是对文本的“解读”又“解读”了,至于目的和意义所在,就是把课上完了。对高尔基的《海燕》这篇文章来说,象征手法和海燕的象征意义都不是教学的重点,因为象征手法仅仅是一个概念,从一上课就告知了学生,文本就不再有解读的意义;海燕的象征意义在高尔基的文本中是“无产阶级革命战士”,那到另一篇文章就可能是另外一个意义。作为《海燕》这篇文章,笔者认为教学的目标应该界定为:用诵读、品读的方式,体会多修辞的语言表达方式,来理解“海燕”的象征意义。但我们老师往往急功近利,一下子把我们学生带到了目的地,那我们“上课”的过程都成了展示和表演。

回到我们的课堂教学目标,笔者个人认为应该涉及几个要素,在教学的每个环节中如果能考虑到这些要素,我们的教学才真正体现“目中有人”,才能有效地达到我们的教学效果。第一是定内容,是学什么的问题,学习内容的表述一定要清晰、具体、适当,不能贪大求全,我们在课堂上经常见到这样的教学环节:三页的课文,我们给小学生三分钟去读,学生能读完吗?如果不基于学生的特点来设计,环节都是摆设,没有实在的价值和意义。第二是定时间,让学生在多长时间完成,学生可以根据内容来调整学习的进度。第三是定方式,方式应该是学生切实可做的,能够自己或合作完成的,如果学生对教师提供的学习方法不能有效理解,作为教师应该给学生提供一个范例。第四是定效果,学生学习一段时间之后,我们教师采用什么方式对学习进行评价。当然在具体的教学环节中并不一定面面俱到,但考虑到这些因素,我们的目标教学才能有的放矢,事半功倍。

所有课堂教学目标和教学环节的主体都应该是学生,以往我们备课习惯于用“使学生……”“提高学生……”“培养学生……”等表述方式都是不当的。在具体的教学方式中,我们不应该给学生提供诸如“了解、掌握、使用”等模糊不好界定的词语,我们在目标中使用的行为动词应该是可测的、可比的、可操作性的,在知识层面比如说出、辨认、列举等词语,在能力层面比如模仿、绘制、测量等词语,在情感层面比如经历、欣赏、热爱等词语。

最后我们课堂教学目标的呈现方式也应该力求避免知识、能力、情感等类型的分条式,课堂教学目标不要太多,表述中应该涉及目标表述的四要素:学习主体或对象(学生)+做什么?(可操作到的学习行为)+在什么条件下?(学习的辅助内容)+做到什么程度?(评价标准)从这个层面设计,我们教师才能真正地体现以人为本的教学,让学生在获得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张伟 山东省枣庄市山亭区教育局 277000)

上一篇:教育信息化环境下高职语文教学的辩证思考 下一篇:实践多元评价,发掘学生潜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