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托咪酯乳剂与丙泊酚在全身麻醉维持中麻醉效果观察

时间:2022-04-28 02:29:49

依托咪酯乳剂与丙泊酚在全身麻醉维持中麻醉效果观察

摘要目的:分析研究依托咪酯乳剂与丙泊酚在全身麻醉维持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将46例ASAⅠ~Ⅱ级择期行手术治疗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23例,A组应用依托咪酯乳剂1.0mg/(kg?小时),瑞芬太尼15μg/(kg?小时),B组应用丙泊酚3mg/(kg?小时),瑞芬太尼15μg/(kg?小时)进行注射泵维持给药。观察记录两组术中血压、脉搏、心率、血氧饱和度、术中知晓及术后苏醒时间。结果:A组手术前后血压、脉搏略有下降但不十分明显(P>0.05),B组手术前后血压、脉搏下降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血氧饱和度、呼吸指标及术中知晓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术后苏醒时间上A组短于B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依托咪酯乳剂在全麻诱导时血液动力学稳定性优于丙泊酚。

关键词依托咪酯乳剂丙泊酚全身麻醉诱导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2.27.122

依托咪酯乳剂与丙泊酚是目前最常用的静脉全麻药,由于这两种药在体内代谢较快、蓄积少、苏醒快而被广泛用于麻醉诱导与维持[1,2]。在临床麻醉中将依托咪酯脂肪乳应用于全身麻醉术中的维持用药,并与丙泊酚的维持作了比较,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2011年3月~2011年8月收治上腹部择期手术患者46例,ASAⅠ~Ⅱ级、年龄32~59岁,其中男26例,女20例,体重45~70kg,平均6025±35kg,排除有心动过缓(心率<60次/分)、充血性心力衰竭、Ⅱ度或Ⅲ度房室传导阻滞、严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支气管哮喘、高血压疾病、术前收缩压<90mmHg或服用心血管活性药物者。将46例患者随机分为依托咪酯乳剂组(A组)和丙泊酚组(B组)各23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方法:两组均以静脉用芬太尼0005mg/kg+咪哒唑仑016mg/kg+顺苯磺酸阿曲库铵03mg/kg进行麻醉诱导。术中A组应用依托咪酯乳剂10mg/(kg?小时),瑞芬太尼15μg/(kg?小时),B组应用丙泊酚3mg/(kg?小时),瑞芬太尼15μg/(kg?小时)进行注射泵维持给药。采用多功能监护仪于术前、术中连续监测,并记录收缩压、舒张压、心率及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值。

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所有数据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进行比较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两组血压脉搏心率血氧饱和度比较:A组手术前后血压、脉搏略有下降但不十分明显(P>005),B组手术前后血压、脉搏下降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血氧饱和度、呼吸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两组术中知晓术后苏醒时间比较:A组术中知晓为0例,B组术中知晓为1例,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术后苏醒时间上A组短于B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讨论

手术与麻醉会给患者带来生理和心理的刺激,引起强烈的应激反应,导致患者交感神经系统极度兴奋,氧耗量增加、儿茶酚胺分泌、心动过速和血压升高等。这些代谢和心血管反应,可干扰心肌氧的供需平衡,扰乱血液动力学,甚至发生心脑血管意外。丙泊酚是一种快速短效的静脉物,具有起效快、作用时间短等优点,但对循环和呼吸有明显的抑制作用,静脉注药可致血压下降、心率减慢[3]。依托咪酯是催眠性静脉,对循环功能干扰轻[4],起效快(30秒起效),可在1次臂脑循环时间内入睡,对心血管系统无明显影响,心肌收缩力、心排血量、心脏指数不受影响,可使心肌耗氧量降低,有轻度扩张冠状血管作用,周围血管阻力稍有减少,心率改变不大,为目前对循环系统影响最小的静脉全麻药。对术前存在心血管、脑血管疾患的特殊患者麻醉诱导更为有益。蒋奕红等的研究认为应用依托咪酯靶控输注的方法麻醉[5],能更好地调控气管插管、切皮时的应激反应,围术期患者生命体征平稳,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李海红等的研究也发现靶控输注方式给依托咪酯[6],除可获得稳定的血药浓度外,还可令麻醉方法更加简便,用药更加精确,可控性更好。本研究A组在麻醉诱导前后,血压、脉搏、血氧饱和度及呼吸无明显变化,且患者术后苏醒时间短,说明依托咪酯乳剂在全麻诱导时血液动力学稳定性优于丙泊酚,用于临床全身麻醉维持能取得的满意效果,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黄光梅,李聚禧,农光,等.依托咪酯乳剂与丙泊酚在失血性休克患者麻醉诱导中的应用比较[J].临床医学,2008,28(8):60-61.

2LocatkaCW,MuziM,EbertTJ.Propofolbutnotetomidatereducesdesflurane-mediatedsympatheticactivationinhumans.CanJAnaesth,1999,46(4):342-347.

3庄心良,曾因明.现代麻醉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481-486.

[CSX]

上一篇:柴芍六君汤和健脾护肠清毒汤灌肠序贯治疗肠易... 下一篇:支原体肺炎社区治疗的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