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树一帜 自成风流

时间:2022-04-28 12:06:39

王海鸰电视剧作风格的形成与发展

作为电视剧作家,王海鸰的创作起步于1992年的《爱你没商量》。那时是王朔带着写,王海鸰还谈不上自己的风格。

1997年,王海鸰推出了自己的独立之作——《妈妈今晚去远航》。虽然这部电视剧只有上下两集,影响力也不大,但却开启了王海鸰个人创作风格的探索之路。

1999年的《牵手》、2004年的《中国式离婚》产生了巨大的社会轰动,也让人们认识了编剧王海鸰。她所表现的婚恋以其复杂性、哲理性给人们留下了深刻而鲜明的印象。此时,王海鸰的电视剧作风格业已形成。

2006年的《新结婚时代》,是王海鸰带着陈彤写出来的。到这个时候,王海鸰的电视编剧技巧已经炉火纯青。这一年,电视剧《大校的女儿》与观众见面,它注入了王海鸰个人的命运遭际、生活体验,再加上非常娴熟的编剧技巧,在艺术上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王海鸰的电视剧作风格已经成熟了。

2009年的《相伴》、2012年的《成长》则延续了王海鸰一贯的风格并把它发扬光大。

鲁迅先生在他的小说《故乡》中说:“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①一个电视剧作家的艺术风格也是这样:其实他本没有风格,写的电视剧作多了,也便有了风格。

王海鸰电视剧作的风格特色及其成因

电视剧作家的艺术风格一旦形成,便会相对稳定,在他的电视剧作中表现出一以贯之的艺术特征。纵观王海鸰艺术风格形成以后的电视剧作,在题材的选择与处理方面和主人公的设计与安排方面特点非常明显,在国内的当代女电视剧作家中是独树一帜的。

(一)题材的选择与处理。每一个电视剧作家都有他所擅长和不擅长的题材,能写好各种题材的电视剧作家是很少的。因此,如果有选择的余地,电视剧作家都会选择自己擅长的题材来写。这样,写得多了,电视剧作家题材选择的倾向性就显现了出来。

王海鸰的电视剧作以婚姻题材取胜,这突出地表现在她的“婚姻三部曲”(1999年推出的电视剧作《牵手》、2004年的电视剧作《中国式离婚》、2006年的电视剧作《新结婚时代》)中。《牵手》讲的是面对着第三者插足,女人怎样自立自强,闯出一片天。《中国式离婚》讲的是一对夫妻是怎么离婚的。《新结婚时代》讲的是婚姻中的城乡差别问题。

如果和其他作家的作品相比,王海鸰作品的特点就更明显了。著名电视编剧王丽萍也有很多描写婚姻生活的电视剧,比如《婆婆、媳妇、小姑》《媳妇的美好时代》《双城生活》。这些电视剧作表现的是幸福的婚姻,或称婚姻的美好,关注的问题是,婚姻如何才能幸福,生活如何才能美好。而王海鸰的电视剧作主要表现的是不幸的婚姻,或称婚姻中的不幸。在“婚恋三部曲”以及《大校的女儿》中表现为离婚,在《成长》中表现为彭飞与安叶旷日持久的争吵、事业与家庭不可调和的矛盾。同样是处理婚姻生活题材,王丽萍的电视剧作是暖色调的,让人感到温暖,而王海鸰的电视剧作是冷色调的,让人感到冷峻。当然,这里没有高下之分,只是风格之别,由此产生社会作用之不同:如果说王丽萍的电视剧作让人看到生活的美好,从而热爱生活的话,那么王海鸰的电视剧作则让人看到冷酷的现实,从而奋起反抗。如果把王丽萍的电视剧作比作蜜糖的话,那么王海鸰的电视剧作则更像磨刀石——砥砺人的意志。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不同呢?一个很大的原因,王丽萍的婚姻是美满的,而王海鸰的婚姻是短暂而又失败的,她对婚姻的不幸有深切的体会和长久的思考。

编剧老师常告诫我们,要写你最熟悉的生活。王海鸰的电视剧作写的就是她最熟悉的生活,故而充满了生活的质感,渗透了浓重的情感,也贯穿着鞭辟入里的思考。在王海鸰的电视剧作中,婚恋题材(确切说是不幸婚恋题材)的成就最高,因此她被誉为“中国第一婚姻”。这正应了韩愈的一句话:“欢愉之辞难工,而穷苦之言易好也。”②生活没有带给王海鸰完满的婚姻,却成就了她的创作。

(二)主人公的设计与安排。在王海鸰的电视剧作中,主人公骨子里都有点歇斯底里。比如,《牵手》中的夏晓雪、《中国式离婚》中的林小枫。平日里她们都有温柔善良的一面,但是当她们对她们的丈夫不满意的时候,她们会对她们的丈夫大发脾气,甚至迁怒于孩子和亲人。又比如《牵手》中的钟锐、《成长》中的彭飞。他们一心扑在工作上,以至于忽略了另一半,甚至要另一半为他们做出牺牲。

或许有人会说,我们一般人也是这样的吧?但是,王海鸰会把主人公身上的这种异常情绪推向极端。这就不正常了。一个人,如果动不动就出现极端异常情绪,那就更不正常了。王海鸰偏偏把主人公身上出现的极端异常情绪延宕开来,由此生发出很多核心故事情节。以林小枫为例,如果她不是动不动就发脾气,三番五次地逼迫丈夫宋建平做一些他不愿意做的事情,甚至无端猜忌,也不会出现最终的离婚。再以彭飞为例,他如果不是从事了一个需要高度责任感的职业,如果不是一个不懂得妥协和让步的人,也不会一步步走向离婚的边缘。

然而,这些“如果”要是成立的话,那就不是王海鸰的电视剧作了。因为正是在这种极端异常情绪下,我们看到了主人公人性的复杂性和深刻性,也看到了婚姻中的另一半在应对中所表现出来的无奈、困顿、坚忍、游移、彷徨……从视点人物的选择和思想感情内涵的开掘方面讲,王海鸰的电视剧作是很有特点的。你或许不喜欢这种特点,但是你不能否认,它是有价值的。

在电视剧作中,主人公比其他人物形象戏份更重、所占篇幅更大。因此,它是编剧的倾力所为。这样,在主人公身上留下编剧的影子也就在所难免。在王海鸰电视剧作中的主人公身上也有王海鸰的影子。可以说,是王海鸰把自己骨子里的歇斯底里给了她的电视剧作的主人公,才有了她笔下的主人公们骨子里的歇斯底里。否则,主人公是写不好的。另外,王海鸰写的多是凡人、常事,用的多是本色语言,表现的多是世情。她的电视剧作是一种典型的日常生活叙事。这样的剧作因为太靠近生活,所以不容易吸引人。要吸引人,就要打破常规。怎么打破常规呢?刘恒在《贫嘴张大民的幸福生活》中突出了张大民嘴贫的特点及其背后的风趣幽默、生活智慧和人生哲学,张继在《乡村爱情》系列里突出的是中年人的“蔫吧坏”。他们的叙事策略都是抓住主人公身上的一点并把它推向极端。王海鸰的叙事策略也不例外(如前所述)。这样一来,主人公的形象就鲜明、独特了。这样的人物在处理日常生活问题的时候自然与众不同。于是,我们在王海鸰的日常生活叙事当中看到了不一样的人生。这或许就是王海鸰的电视剧作的价值所在和吸引人的地方。

(作者单位:中国传媒大学)

注释:

①鲁 迅:《故乡》,引自《阿Q正传——鲁迅小说集》第107页,北京,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95年版。

②韩 愈:《荆潭唱和诗序》,转引自王运熙、顾易生主编的《中国文学批评史(上册)》第295页,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版。

上一篇:热脸 第2期 下一篇:反思改作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