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师音乐专业招生现状剖析及对策研究

时间:2022-04-28 03:01:10

高师音乐专业招生现状剖析及对策研究

近年来,高师音乐专业的毕业生就业率虽然降到了最低点,但办学规模和发展速度并未因此而受到影响。由于入学门槛(即专业及文化分数)相对较低,报考高师音乐专业的考生连年递增。面对一年一度的“热招”场面,特别是在极其“乐观”的生源以及由此而带来的巨大的“经济效益”面前,各高校对专业加试工作似乎已经“麻木”,以致丧失了应有的管理力度,导致高师音乐专业的招生加试工作长期处于“无政府”状态。为了加强管理,近两年(2006、2007年)教育部在专业加试之前都下发了《普通高等学校艺术类专业招生办法》,但由于所涉及的问题并非专业加试的“深层领域”,其“约束力”不是很大,加之缺乏强有力的监督机制,所以很难起到整顿、规范“试场秩序”的作用。高师音乐专业招生加试过程中所存在的一系列问题,长期受到社会各界(尤其是考生及家长)的强烈质疑。

一、现状剖析

现象之一:夸大其词、虚假宣传,肆意抬高办学实力。

为了提高“试场”竞争力和“生源”占有率,近年来各高校都加大了招生宣传的力度。其中,“师资力量雄厚”、“教学设施一流”已经成了一种通用的宣传口号。“国际”、“著名”之类的用语更是司空见惯。从招生院校的宣传资料中考生根本无法分辨学校的级别层次,似乎都达到了世界顶级的水平,但实际情况却相差甚远。据调查了解,按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指标体系衡量,我国高师音乐专业的师资队伍其年龄、学历、职称等还有较大差距,能够达到要求的学校不多。讲师为“主导”,助教是“生力军”,已成为高师音乐专业师资队伍结构的一大“特色”。一些声称“师资力量雄厚”的学校,由于师资水平有限,很多专业课都无法开设,所谓的众多“知名教授”其实都是“冒牌的”,或只是凭空编造的虚假数字而已。甚至一些歌星、影星、笑星也都成了一些学校利用的、对外宣传的“教学资源”。

另外,对绝大多数院校来说,所谓的“教学设施一流”也完全是假话、大话、空话。长期以来,由于受传统观念、不良思想、自身素质等主、客观因素的影响,高师音乐专业在其学校中的地位大都被“边缘化”,基本上属于“最不发达地区”,教学经费的投入极其有限,教学设施严重不足,能够“达标”的高校不是很多。一些声称“教学设施一流”的学校,连起码的实验场地都不具备。“百十号人一间屋”、“十几个人一台琴”的现象不足为奇。图书资料匮乏,学术氛围淡漠,科研意识欠缺,是高师音乐专业所面临的主要问题。

现象之二:内容繁杂、程序紊乱,人为因素占据主导。

在规模效益和经济利益面前,高师音乐专业的招生加试一度成了儿戏,只要对自身有利,想怎么搞就怎么搞。考试内容不仅缺乏宏观指导和统筹协调,更缺乏科学论证。同一类型、同一层次、同一水平、同一地区(省、市、区)的高校,却存在着考试科目、程度、范围的极大不同,要求也不一致。这些不同,根本不是从“招生”的角度或从考生的利益出发,而是学校利益(主要是经济利益)所致。

就考试内容来说,有些学校将声乐、钢琴作为必考科目,而有些学校则只要求从声乐、器乐、舞蹈中选考一项;有要求唱(奏)中、外各一首曲目的,也有只允许唱(奏)其中之一的;有些学校除了要求有主考科目外,还要求有“加试”科目;有考乐理、常识的,也有不考的;有些学校的考题非常难(已达“三升三降”的程度),有些学校的考题则很简单;有要求用五线谱答题的,也有不做任何要求的。还有的学校甚至干脆取消“术科”加试,只考“音乐常识”一项。考试程序和方法更是形形、五花八门。有分初、复、三试的,也有只分初、复试的,更多的则是“一试”完成;有各科(声乐、器乐等)分开考的,也有大杂烩的;有现场打分的,也有录音录像的;有笔试的,也有没有笔试的。更令人难以理解的是,为了节约开支,几百人挤在一间大教室里听着录音机考“练耳”已经成为了一种“时尚”,但不知这种形式的练耳测试还有多少实质性意义。

由于人为的主观因素占据主导,考试环节缺乏透明度,导致各种不正之风盛行,其公平公正性基本丧失。

首先,考试科目的分值比例失衡损害了考试的公平公正。在“学院式”的办学模式影响下,“重技”、“轻艺”的思想始终没有得到改变。专业加试中,只注重某一单科(声乐或器乐)成绩而忽视综合能力测试的做法极为普遍。绝大多数院校,仅单科成绩就占总成绩的70%(有些学校高达90%)以上,其他数科(乐理、视唱、练耳、常识等)成绩仅占总成绩的30%(甚至10%)。而单科(声乐或器乐)成绩的判定,恰恰是由人为的主观因素决定,因而助长了不正之风的蔓延。

其二,评委的专业倾向影响了考试的公平公正。由于考生人数多,主科考试一般都采用“分组”的办法进行。其中,既有按专业(声乐或器乐)分组的,也有“混合型”的。然而,由于“主观科目”所占分值比例过高(70%以上),其公平公正性大大降低。原因之一:无论采取何种措施各组之间都无法取得评分标准的基本一致;原因之二:每位评委不可能对所有专业(特别是对各种乐器)都精通,这样一来,根据自己的专业、喜好、水平等主观因素评判的现象必然发生,最终导致一部分考生成了“幸运儿”,另一部分考生则成了“牺牲品”。

其三,教育部“2007年普通高等学校艺术类专业招生办法”中明确规定:“评卷工作要做到公正、准确,笔试科目须有2人以上独立阅评并综合评定最终成绩;视唱、演奏、表演等面试科目须组成不少于5人的专家小组进行测评并综合评定最终成绩。”然而,除“省统考”外,一般的“校考”根本做不到这一点,很多学校在“对外”的单独考试中,面试科目基本上都是一两个人测评并综合评定最终成绩。另外,为了增加经济收入,有些学校的“考官”甚至还充当着“钢伴”角色,成绩的评定备受质疑。

其四,目前,高师音乐专业的招生加试分“校考”和“省统考”两种形式,如果说“校考”产生的问题显而易见,那么“省统考”中的一些问题更值得关注。因为“省统考”虽然由省级招生部门组织,但其具体操作却往往由院校负责。据了解,目前实行“省统考”的几个省,大都将“考点”设在地处省会的“师范大学”里,这样一来,本地(“发达地区”)考生凭借地源优势,便得到了很多“实惠”。另外,这种长期“定点”的“省统考”,不仅对考生不公平,而且对省内其他院校也不公平。更为严重的是,“定点”院校往往借“省统考”之名,举办各种形式的辅导班、培训班,大发“省统考”之财。长此以往,高师音乐专业招生加试过程中的“不正之风”并未因“省统考”而得到扭转,甚至有公开发展、蔓延的趋势。

现象之三:众家云集、无序竞争,人文关怀严重缺失。

近几年,笔者在某些地区的一些考点看到,专业加试的场面类似于赶“社会主义大集”,在“考试一条街”上,有叫卖小吃的,有贩卖考题、试卷、资料的……其中,还有不法单位打着招生旗号行骗、诈骗的。每个考点都聚集了近300家招生单位,从每年的1月初一直持续到3月末,期间你来我往“热闹非凡”(有人将这段时间戏称为“招生节”)。

除此之外,法律意识淡漠、人文关怀缺失也是招生加试过程中所存在的一个突出问题。就专业加试而言,招生院校以及主考官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力,广大考生永远属于弱势群体。在考试过程中,为了“抢时间、抓效率”,很多考生刚唱(奏)一两句就被“轰了出来”,而且这种任意剥夺考生考试权利的现象早已司空见惯,故造成了极坏的社会影响。近年来,考生为此与考官“口角”或“身体接触”的现象也时有发生。而对于随意更改报名和考试时间等做法,招生院校更是不以为然。所有这些,不仅丧失了高考的严肃性,而且使应有的高考“法度”受到了极大破坏。

现象之四:创收为主、招生为辅,考生经济负担沉重。

在“校考”期间,各招生院校一般都不公布准确的招生名额,甚至采取夸大录取名额等欺诈手段吸引更多的考生报考,但实际录取率却极低,约在3‰左右。比如,某音乐学院音乐教育系2007年在某省招生时,共有1200余人报名,但最终填报志愿时仅给了1个招生名额。类似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因为实际录取名额少,即使专业成绩非常好的考生也不敢填报,即使填报有时也会因为文化原因而被淘汰,这样一来,就会出现“空档”现象。由于此种问题主要出现在“对外(省)”招生中,所以招生院校往往不以为然,因为获取到高额的报名费、考试费的目的已经达到,至于“空缺”名额,完全可以由“本省”的考生来补足。难怪一些考生家长对此抱怨说:“这哪里是在招生,分明是‘收礼’来了。”即便如此,考生们还是抱着一线希望来碰碰运气。由此可见,如此大张旗鼓的“专业加试”,得实惠的是招生学校,受损害的则是广大考生。为了能有更多被录取的机会,每位考生至少都要报考十几所院校,有些考生甚至要考几十次。花去的报名、考试、考前辅导、伴奏、吃住等各项费用,少说也要几千元,多则上万元。不仅增加了考生家长的经济负担,而且耗费了考生们很多宝贵的时间和精力,其生理、心理以及思想、精神等方面,都不同程度地受到伤害。

虽然教育部只对外公布了31所单独招生的院校名单,但实际上,凡有对外(省)招生计划的院校都在单独组织招生,即打着“专业特色”之名,而寻求“校考”,其主要目的是为了搞“创收”。按道理讲,招生院校所收取的报名费、考试费应该全部用于与招生考试密切相关的各种考务支出,但现实情况是,专业加试已经成了院(系)搞福利创收的主要渠道。每所院校之所以不肯放弃“校考”,其主要目的就在于此。

总之,高师音乐专业招生现状令人堪忧,困惑与问题越发凸显。

二、对策研究

(一)实行“省统考”

随着专业的快速发展以及考生人数的不断增加,高师音乐专业的招生加试必须尽快步入统一管理、规范管理和科学管理的轨道。全面实行“省统考”,既是完善高考制度的重要举措,也是依法治考、从严治招的必然要求。

1. 专业性质决定“省统考”

从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格的角度讲,音乐教育与音乐表演有着本质性的区别。培养全面发展的“宽口径、厚基础、强能力、高素质”的普通音乐教育工作者,是高师音乐专业的主要目的。为此,教育部于2005、2006年先后制定下发了《全国普通高等学校音乐学(教师教育)本科专业课程指导方案》和《全国普通高等学校音乐学(教师教育)本科专业必修课程指导纲要》两个文件,不仅进一步明确了人才培养目标,也规范了课程结构体系,突出地体现了高师音乐专业的“师范性”,并非“专业技能”的特殊性。因此,高师音乐专业的招生加试,并不存在音乐表演专业所需要的某些特殊专业人才的选拔,所以,各院校没必要再单独组织“校考”。

2.考生利益决定“省统考”

如前所述,“校考”不仅浪费了考生许多宝贵的时间和精力,也给家长带来了沉重的经济负担。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高等教育必须处处体现以人为本,以关注民生、造福民众为己任。实行“省统考”,既节省时间又节省金钱,符合广大考生的根本利益。

3.招生计划决定“省统考”

以往,各院校对外(省)的招生计划非常有限,少则1~2名,多则3~5名。仅仅为了招收几名考生,便千里迢迢、大张旗鼓地搞所谓的“校考”,对于高师音乐专业来说没有任何必要。另外,通过“校考”招收“尖子生”的想法和理由也是完全站不住脚的。因为,“优生”报“名校”,“差生”报“劣校”,这一点并不因为“校考”而改变。因此,有对外招生计划的院校,完全可以使用“省统考”成绩,而没有组织“校考”的必要。

4.规范管理决定“省统考”

“校考”顾名思义,即由各院校自行组织实施的全国(或全省)范围的专业加试。由于国家或省级招生主管部门对此失去了应有的管理力度,加之各校重视程度不同,思想认识不一致,办学水平参差不齐,导致各种问题的产生。而全面实施“省统考”,不仅符合广大考生的根本利益,而且有利于国家或省级招生主管部门的科学决策、统筹协调、规范管理。

(二)评委异地互调

由于各种人为因素的干扰和制约,专业加试过程中所出现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一直令社会各界深恶痛绝。某些地区或学校尽管采用“抽签”、“垂帘”等手段,但效果甚微。这主要是因为:其一,几乎每位评委私下里都充当着“家教”的角色;其二,由于考生个性及演唱(奏)曲目不同,即使“垂帘”也完全能够分辨得一清二楚;其三,同一地区的评委大都是“校友”,即便不是这种关系也会因为几次“合作”而“打成一片”,最终成为“共同利益者”。

通过相邻省(区、市)相互对换评委,能够从根本上扭转不正之风和腐败现象的滋生、蔓延。此前,个别院校虽然采取过聘请“外籍评委”的做法,但却没有摆脱个人行为的束缚,即主要是通过“双向”的私人关系操作。由于缺少省级招生主管部门的协调参与,其可信度并不理想,严肃性受到质疑。因此说,评委异地互调的实施,必须在国家或省级招生主管部门的统一协调和监控之下进行,并上升到国家统考的高度来对待。首先,各省(区、市)建立“评委库”,在此基础上,根据“对口”省(区、市)的需要,临时有计划地抽调,同时按要求组建考务委员会及评委小组。这样一来,高师音乐专业的招生加试便自然而然地被纳入到了国家统考的范围之内,既最大限度地体现了公平公正,又做到了管理上的科学与规范。

采取评委异地互调的做法,相关的费用支出可能会略高一些,但从以往的情况看,考生的报名费、考试费完全能够负担。

(三)突出专业特点

从表面上看,专业加试似乎只是针对考生专业水平的测试,但从一定意义上讲,它反映了人才培养的目标、方向和规格,起着树立观念、明确导向的作用。众所周知,上讲台与上舞台是性质不同的两个行业,考试内容、方法和程序理应有所不同,但是长期以来,高师音乐专业的招生加试却完全照搬音乐表演专业的“招生模式”,即过于强调对某一单科技能的测试。以往很大一部分师范生从入学直到毕业参加工作,也没有真正认识到自己学的是音乐教育,而始终认为是搞声乐或是搞钢琴(器乐)的,因而既丧失了应有的学习动力和目标,又缺乏正确的工作态度和职责。这恐怕与“招生导向”有直接关系。因此,高师音乐专业的招生加试究竟考什么、怎么考,应该根据人才培养目标,并结合“新课标”,对此进行必要的论证和研究,充分体现专业特点。起码应该减少“主观科目”的分值比例,增加客观题的比重,以此提高公信力,尽量避免人为因素的干扰和制约。

(四)实施“阳光工程”

“阳光工程”是指以公平公正为核心目标,从制度建设、信息公开等方面建立健全公开透明、公平公正的高招体系。实施“阳光工程”是维护教育公平的重要举措,是一项政府放心、群众满意的民心工程,其影响深远、意义重大。对于“主观因素”较浓的专业加试来说,更应以此为宗旨,大力推进“阳光工程”的建设与实施。在整个招生环节中,除了严格执行国家的有关法律法规以及高招规定外,还应该着重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1.在全面实行“省统考”的基础上,加强“考点”的建设与管理,尤其不能将“考点”长期固定在省会的某一所高校里,否则,就完全丧失了“省统考”的意义,由此所产生的问题将会更严重,其公平公正性根本无法体现。凡具有招生资格和办学条件的地区院校,无疑都具备设点的条件,都可以成为“考点”的备选院校。通过临时“抽签”的形式做到“考点”的每年轮换,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不正之风和腐败现象的滋生、蔓延,也是对评委及考务人员的极端负责任,同时也照顾到了不同地区(特别是农村地区)的考生,因而体现了公平公正的全面性和可信度。

2.考试内容(主要指笔试内容)应该以国家或省(区、市)统编教材为主,并及时向社会公布,以便于考生有目的、有针对性地备考和应考,而不应成为出题人员的个人行为。必须严格按教育部下发的“招生办法”执行,即“专业考试试题须通过组织命题专家组或建立试题库等形式命制”。“命题专家”应具有普遍性,完全可以跨省组建命题专家组,决不能下派到某所院校,更不能随意分配给某一两个人。目前,打着命题院校(甚至打着命题专家)之名公开举办考前辅导班、培训班等违纪做法愈演愈烈,其负面影响特别巨大。

3.及时向社会公布近两三年的招生录取情况,主要包括录取名额、专业及文化分数线等,以供考生报考或填报志愿时参考。对于跨省单独组织“校考”的院校来说,还应该在每年的报名考试前,真实准确地公布当年的招生计划,以便于考生有选择地报考。对于那种通过采取夸大录取名额的手段欺骗考生报考的做法,必须坚决制止。

纵观高师音乐专业的招生加试,其基本的“游戏规则”已经被打乱,信誉受到严重影响。因此,如何用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思维和理念,构建一个规范化、法制化的高招平台,使每一个考生及家庭都享有均等教育的机会和公平教育的权利,是高师音乐专业招生加试工作所面临的重要课题。

刘永福 扬州大学艺术学院教授

上一篇:论歌曲创作与接受意图 下一篇:演绎和谐 诠释经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