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现场的建筑机械管理

时间:2022-04-28 12:32:23

施工现场的建筑机械管理

摘要:建筑施工企业要在激烈的竞争中生存、发展、并不断提升自身的综合实力和管理水平,必须紧跟时代,及时掌握现代化的施工工艺和方法。而现代化的施工工艺和方法在很大程度上是依靠机械化(机械设备)施工来实现的,因此,抓好设备管理工作,保证设备的安全、正常运行,是企业管理工作中一项基础性工作,它维系着企业生产经营的根基,影响着企业的方方面面。本文将在分析施工现场建筑机械设备管理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探讨解决对策。

关键词:施工现场;建筑机械设备管理;问题级对策

Abstract:Construction enterprises in the fierce competition in the survival, development, and constantly improve its comprehensive strength and level of management, must keep up with the times, grasp the modern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and method. And the modern construction technique and methods rely heavily on Mechanization ( machinery and equipment ) construction to realize, therefore, do a good job in equipment management, guarantee the safety of equipment, the normal operation of enterprise management, is a fundamental work in the production and operation of enterprises, it maintains the foundation, influence enterprise's party aspects of. This paper will analyze the construction site of construction machinery and equipment management on the basis of the existing problems, discuss the solution.

Key words:Construction site Construction machinery and equipment managementProblem level countermeasure

中图分类号:F28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前言

机械设备是建筑施工企业至关重要的施工工具,也是企业的外部形象之一。确保机械设备资源的使用能力,是机械设备管理的主题和中心任务,也是企业管理的重要对象。因此,如何加强建筑施工企业机械设备的管理力度,充分发挥机械设备效能,挖掘机械设备的潜力,对提高企业竞争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 施工现场设备管理存在的问题

1.1安全隐患

由于目前建筑市场存在不规范,管理制度还未完全到位,一部分企业为了追求利润,千方百计降低成本,必须的设备更新改造资金舍不得投入,致使设备陈旧、老化,存在着安全隐患,埋藏着诱发事故的祸根。

1.2设备管理工作逐步弱化

企业内不重视设备管理工作这种现象尤其在中、小型建筑企业中普遍存在。首先在行业诸多管理工作中,生产经营、安全无疑是被摆在最重要位置上的,而设备管理则成了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下等”工作。其次,许多企业中缺乏真正既有专业技能,又具备管理协调能力的专业人才。第三,资质高、管理能力强的建筑施工行业目前大都作为施工总承包单位出现,客观上退出了设备管理工作的一线,这也是该项管理工作正在弱化的重要原因。

1.3工人队伍变化增加了设备管理工作的难度

我国的建筑工人由原来企业自有的8级技术工人,变成了绝大部分是未经过任何培训的、游兵散将似的临时工、农民工。这部分人流动性大、人员素质参差不齐,对机械设备的性能、操作规程、维护保养等基本常识知之甚少。再加上他们的工作内容大部分属承包性质等客观条件,决定了本该由这部分人来完成的设备的日常维护、保养工作不会被完整地进行。设备的日常维护工作也只能停留在表面上。

1.4租赁双方责任义务不清

据调查,目前建筑企业的施工设备主要有施工企业自有设备、施工人员自带设备、从租赁公司租赁设备等三个渠道。租赁物体的管理,我国的《合同法》和《安全生产法》清楚地界定了租赁各方的责任和义务。对于像电梯、起重机械、压力容器等特种设备的管理,《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第5条规定:特种设备生产、使用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应当对本单位特种设备的安全全面负责。目前租赁市场中,各承租企业比较注意对大型设备的管理,租赁合同也将双方的责任义务划分得比较清楚,但对一些小型设备、专用设备,就不那么重视了,由于这些设备小,使用频率高、周期又短,设备的所有权、使用权分属不同的企业,所以施工单位的有关人员在设备使用中主动维护保养设备的动力明显不足。设备只要能将就着用就可以了。而租赁公司则认为:设备是你施工企业用,日常的维护当然该你负责。设备的管理在此出现了无人管的真空地带。

2 加强设备管理工作的建议

机械安全是从人的需要出发,在使用机械的全过程的各种状态下,达到使人的身心免受外界因素危害的存在状态和保障条件,来提高工作效率。笔者根据多年的工作经验,结合施工过程的实际情况,对施工现场建筑机械管理进行了一些尝试性探索。

2.1正确选型,合理调配

任何一种机械由于自身的性能、结构等特性,都有一定的使用技术要求。如能严格地按规定合理使用机械,就能充分发挥机械效率,减少机械磨损,延长使用寿命,降低使用成本。对于各项目之间的机械调配问题,做到及时掌握各个施工项目的工程进度与机械设备方面的需求、退场信息,安排好

机械设备调用过程中的二次保养维护工作,解决好使用与保养的矛盾冲突。

2.2“用”“养”“修”相结合

在机械设备的使用过程中,操作人员与指挥人员一定要按照相关设备的安全操作规程正确使用该设备。同时,应在保证机械操作人员与施工现场指挥人员正确使用机械设备的基础上,为了进一步的预防机械事故的发生,管理部门在“管好、用好、养好、修好”的同时,推行机械设备的风险评价工作。

2.3做好特种设备的安全检测

特种设备就是与人身、财产安全,人体健康密切相关的承压和载人设备的总成,在生产过程中,比一般性生产设备具有更大的潜在危险性。由于特种设备是属于危险性较大的设备,易发生事故造成操作者本人或他人的伤害,以及机械设备,公共设施等重大的财产损失,为保证其正常运行必须进行定期和巡回检测检验,以避免机械事故的发生,保障生产安全和生命安全。

2.4人员培训,持证上岗

人员培训包括作业技能的培训与人员的安全教育培训。人员的培训教育工作要做到有计划、有部署、有检查、有考核、有针对性:一要抓好施工项目机械操作人员的准入关,将上岗前的三级安全教育工作做到位;二是编制相应的安全生产知识与安全操作规程手册,发给现场的每一位作业人员;三是做好机械设备管理人员的安全培训工作。同时,对相关人员的安全教育培训工作应树立“全员安全教育培训”的理念。无论什么人,只要直接或间接地参与机械设备相关生产活动,就必须受到安全教育培训,上至领导,下到一般工作人员,甚至包括生产者的家属,要让他们知道所从事的生产劳动其安全的重要性,以及建立防护意识、自我保护意识并了解自我保护方法,让他们从思想上认识到安全的重要性,从而达到从源头上控制机械设备安全事故的发生。

3 结语

机械设备的管理是一个复杂的综合性课题,除了把好管、用、养、修关之外,还必须做到领导重视,各级机械管理人员、机械操作人员、维修人员及相关配合人员之间责任明确,做到有章可循、有据可查、记录清晰、有人操作、有人监督、奖惩分明,专管与群管相结合,并注重强化机务人员的安全意识,提高业务素质和技术水平,使用、维护、保养严格按规程办事;只有持之以恒,常抓不懈,保持居安思危的忧患意识,真正做到“预防为主”,就一定能够杜绝重大机械设备事故的发生,保障机械设备安全优质高效地为我们的施工生产服务。

参考文献:

[1]杜芬.浅谈施工机械设备的维修管理.甘肃科技纵横,2005,03。

[2]李.简论加强施工机械维修管理的作用.边疆经济与文化,2004,04。

[3]樊江穗.加强施工设备管理、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建设机械技术与管理,2002,09。

[4]林国健.建筑施工企业机械设备管理初探.建设机械技术与管理,2005,07。

上一篇:海域环境现状及污染防治对策初探 下一篇:基于EGM2008模型的高程拟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