遵义红色旅游者的环境行为初探

时间:2022-04-27 03:10:58

遵义红色旅游者的环境行为初探

摘要:旅游者的环境行为对旅游景区环境管理有着重要影响。影响旅游者环境行为的因素很多,国内外学者进行较为深入的研究。这与旅游者的环境知识、态度、能力和环境的情境等因素有关。不同类型的旅游者环境行为存在差异,红色旅游者的环境行为具有自身的独特性,通过对遵义会址景区的红色旅游者环境行为的分析,可以为遵义会址景区环境管理提供重要的依据。

关键词:环境行为;红色旅游;遵义会议;遵义会址

中图分类号:F59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06-0-01

旅游业历来被誉为无污染的行业,但是近些年旅游目的地发生的各种环境问题,给旅游景区的环境管理敲响了警钟。景区环境管理不光是管理部门的事情,与游客有着重要的关系。游客的环境行为可以有效减少景区环境管理的压力,对提升景区的环境质量有着积极的影响。对红色旅游者的环境行为进行深入探究,可以促进红色旅游目的地的环境管理工作健康有序地发展,对目的地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

一、旅游者的环境行为

广义的环境行为,是指能够影响生态环境品质或者环境的行为。它可以是正面的、有利于生态环境的行为,如资源回收等;也可以是负面的行为,如浪费能源等。[1]现有文献中的环境行为多指前者。这里所指的环境行为也特指前者。

二、影响旅游者环境行为的因素

Ramsey 和Rickson(1976)认为知识与态度互为因果,知识可诱发态度的形成。Ajzen 提出了经典的计划行为论(Theory of Planned Behavior,TPB)。[2]TPB 预测若个人对某行为的态度愈积极、所感受到周遭的规范压力愈大、对该行为所感知到的控制越多,则个人采取该行为的意图便愈强。Guagnano,Stern 和Dietz 提出了ABC 理论。该理论认为环境行为(B)是个人的环境态度变量(A)和情境因素(C)相互作用的结果,当情境因素是比较中立的或者趋近于零的时候,环境行为和环境态度的关系最强;当情景因素极为有利或者不利的时候,可能会大大促进或者阻止环境行为的发生。[3]

Hines、Hungerford 和Tomera 将128 篇有关环境行为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结果加以整合,提出了一个负责任的环境行为模式。他们认为产生环境行为主要的因素是个人具有意向采取行动。而这意向又由若干变项所操纵。当个人具有意向之前必先认清一组特别问题的存在,因此,有关问题的知识成为行动的先决条件。另一个影响个人行动意向的变项是行动技能,而行动技能的产生需相关的知识。结合环境问题的知识、行动策略的知识,以及行动技能,使个人有能力采取行动。仅有能力尚不足以产生行动,个人尚需“期望”行动。个人的期望受人格因素的影响,包括态度、控握观、效能知觉度,以及个人责任感。对环境及行动具有积极态度,控制观,且认为个人采取某些行动能有助于解决某环境问题的人,则针对环境问题表达较高的行动意向。态度对行为的影响可能并非直接的,而是透过与其他变项的作用,再影响到行为。此外另一个可影响环境行为的变量就是情境因素,如经济上的限制、社会压力、是否有机会从事环保行动等等都属于情境因素。由于情境因素常常在改变,更增加了环境行为的不确定性。[4]

三、遵义红色旅游者的环境行为特征

为研究遵义红色旅游者的环境行为特征,采用随机抽样的方式,对遵义红色旅游者进行了现场问卷调查。总计发放300份调查问卷,回收278份,问卷回收率为92.7%,其中有效问卷264份,收回问卷有效率为95.1%。

(一)游客的人口统计学特征

由调查可知,遵义红色旅游者中男性有138人,占52.3%;女性有126人,占47.7%。年龄中18岁以下为18人,占6.8%;18至25岁为21人,占8%;26岁至35岁为48人,占18.2%;36岁至55岁为103人,占39%;55岁以上为74人,占28%。文化层次中初中及以下学历为14人,占5.3%;高中学历为42人,占15.9%;大专学历为93人,占35.2%;本科学历为107人,占40.5%;研究生及以上学历为8人,占3%。收入水平中1000元以下的为56人,占21.2%;1000元至1999元为48人,占18.2%;2000元至3500元为83人,占31.4%;3500元至5000元为49人,占18.6%;5000元以上为28人,占10.6%。居住环境中外省为144人,占54.5%;省内其他地方为73人,占27.7%;遵义本地为47人,占17.8%。出游方式中组团出游为118人,占40.9%;自助游为146人,占59.1%。职业中学生为52人,占19.7%;公务员/事业单位人员为101人,占38.2%;公司员工为85人,占32.2%;个体从业者为21人,占8%;自由职业者为5人,占1.9%;离退休/无业人员为78人,占29.5%;其他为6人,占2.3%。

(二)游客环境行为特征

针对游客环境行为涉及的题项总共20项。分别为:曾在游览时抄小路走近道(M1);曾在景区扔垃圾(M2);曾在树干或匾牌上图画留名等(M3);野营时会折树枝在草地上生火(M4);旅游时采摘路边的花草等植物(M5);旅游时完全配合注意事项(M6);旅游时详细阅读解说牌(M7);我会捐款给景区管理部门进行环境保护(M8);我乐意参与景区的解说活动(M9);旅途用餐我会拒绝使用一次性快餐盒(M10);我愿意以行动呼吁经营管理者重视环境问题(M11);我会劝导他人别乱丢垃圾(M12);我会劝导他人别捕捉或采摘动植物(M13);我会检举旅游中发现的环境破坏事件(M14);我不猎捕、不采摘野生植物,因为那是犯法的(M15);如果没有法律或制度规范,我会采摘或捕捉动植物(M16);整个景区整洁干净,给我感觉景区管理有序(M17);景区的请勿采取违章行为的环境解说牌,我会遵从(M18);他人在景区里乱丢垃圾没受处罚,我会效仿(M19);景区的行为指南册子对我很有用(M20)。

从平均值分析,评价分值较高有:旅游时完全配合注意事项(M5)3.74 ;旅途用餐我会拒绝使用一次性快餐盒(M9)3.68;景区的请勿采取违章行为的环境解说牌,我会遵从(M19) (M17)3.59。评价分值最低的三项是:我会捐款给景区管理部门进行环境保护(M8) 2.21;曾在游览时抄小路走近道(M1)2.40;旅游时采摘路边的花草等植物(M5)2.68。整体行为的平均值为3.16,可见游客在景区游览的环境行为表现一般,拯待加强。对随手采摘花草和抄近道,是国内游客旅游的通病;而认为环境保护是政府和单位的行为,这也说明了我国公民环境保护参与意识差。

三、结论与展望

遵义红色旅游者的环境行为具有明显的特征。不同类型的游客表现出不同的环境行为特征。游客年龄、文化程度、居住环境等人口学特征会对游客环境行为产生一定的影响。学生游客一般具有较好的环境行为,本科学生具有较好的环境态度。景区的环境管理水平会对游客不良的环境行为产生显著影响。红色旅游景区为有效加强环境质量管理,应该考虑不同层次旅游者的环境行为特征,结合景区环境管理的状况,不断查漏补缺,弥补环境管理薄弱环境。环境管理作为景区管理的重要环节,应该长期不懈地抓,这样才能保证景区旅游环境可持续地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袁新华.生态旅游者环境态度与行为差异及其旅游营销管理研究[D].长沙: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博士论文,2005.

[2]Ajzen I.The theory of planned behavior[J].Organizational Behavior and Human Decision Processes,1991,50:179-211.

[3]Guagnano G A,Stern P C,Dietz T.Influences on attitude-behavior relationships:a natural experiment with curbside recycling[J].Environment and Behavior,1995,27:699-718.

[4]Hines J.M,Hungerford H R,Tomera A N.Analysis and synthesis of researchon responsible environmental behavior:a meta-analysis[J].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Education,1986,18(2):1-8.

作者简介:徐行孝(1965-),男,福建南平人,学历大学,职称财政经济师。

上一篇:学华为,你为什么学不会 下一篇:学习黄山民间医术 两个女人闯出一片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