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现代信息技术 激发学生探究兴趣

时间:2022-04-27 02:58:02

运用现代信息技术 激发学生探究兴趣

摘 要:实施“1+1分层教学模式”,不是对传统课堂教学的局部改进或完善,而是从教学观念和操作形式上的彻底变革。传统的计算机课程教学模式强调的是讲练结合,忽视学生自主性学习能力的培养,压抑学生的主动性和创新性,忽视学生在课堂中学习的主体地位。要使学生能够利用信息技术和信息资源解决实际问题就必须教育学生“学会学习”,从传统的被动性的学习转向自主探究性的学习。

关键词:信息技术;学习方法;兴趣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

1.以旧引新,沟通引趣

在新旧知识的联结点上,提出启发性、思考性强的问题,使学生感到新知不新,难又不难,激发学生尝试探究新知识的欲望。

例如,教学《在幻灯片中插入图片》时,教师先出示一张插有剪贴画和图片文件的幻灯片,先让学生观察欣赏,然后指出:本作品中插入剪贴画和图片文件使用了你以前在Word里学过的方法,请你用探索和研究的学习方法来制作一张同样效果的作品。这样,会使全体学生都参与到尝试探究中。

2.化被动为主动,变中求趣

创设情境要强调学生问题意识,引导学生自己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主动进行探究。没有问题的思维是肤浅的,主动思维能够促使学生不断发现并解决问题。因此,设计的问题要有启发性和可行性,例如,在《复制与粘贴》教学中,让学生看复制后的操作,一个变出许多个的变化来促使他们主动去探索和研究,提出问题,并在实践中证明自己。

二、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我们过去教学的一大问题是过于注重知识的传授、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过于重视书面知识而轻视日常生活中的知识。故新课程倡导学生主动分析、勤于动手,强调在掌握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学会学习、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在传统教学中,教师教教材、学生学教材、教师和教材自然就成为信息的载体[承载知识或信息的物质形体],除此之外很少有别的信息来源。这在一定程度上就造成了教师是知识的权威,教师的话都是对的,学生对教师的讲解总是言听计从,创造性自然差。在信息条件下,学生可以通过信息技术获得大量的相关信息,教师和教材再也不是唯一的知识来源,他们的知识广了,视野宽了,自然疑问也多了,对教师的话他们开始思考、辨别、考证和质疑。

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应正确对待,及时转变观念,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提供的丰富资源,引导学生主动学习。教师可根据教学需要,提出教学要求和问题,让学生利用信息技术去搜集信息、处理信息,然后进行讨论、总结交流。通过这种方式,学生既学到了知识,又锻炼了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三、放手实践,培养学生探究的能力

自主性学习过程以“先学后做”“边学边做”为基本特征,由于信息技术学科的特殊性,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可能也没必要对所有的知识点逐一讲解,有些内容,我们可以做简单的讲授后让学生去实践,让学生在实践中去体会,去掌握;有些内容,我们完全可以以“任务”的方式布置给学生,让学生自己通过看书、浏览教学光盘、上网查询等方式自主去探究,充分相信学生的能力。

在新课程指导下的信息技术教学,教师只能成为课堂的策划者、组织者、指导者、把关者,从某种角度来说,他更应该是一名“导演”,只起指导、启发、达成共识的作用。教师应该给学生留有更多的思维空间和锻炼机会,让学生在实践中亲身体验创新和自学的乐趣,有利于拓展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创新精神。

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建立探究性学习方式,能更有效地使学生领悟教学思想和教学方法,启发学生更积极的思维活动,引导学生自己发现和探索,促进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良好的个性品质形成。

参考文献:

代力红.多媒体技术为信息技术教学注入了活力[J].教育教学论坛,2011(04).

作者简介:张爱民,男,1967年7月出生,就职于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喀喇沁旗牛家营子初级中学,研究方向:中学信息技术教育教学及信息技术在其他学科中的应用。

上一篇:合理运用信息技术 打造高效语文课堂 下一篇:中考化学复习要从生活出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