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当前为何要积极发挥文化育人功能

时间:2022-04-27 01:26:40

浅议当前为何要积极发挥文化育人功能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总书记强调指出:“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是提高国民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寄托着亿万家庭对美好生活的期盼。”

我们一定要坚持育人为本,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的根本任务,根本目的是培养人。推进教育改革与发展,必须坚持育人为本,牢记树立以德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的育人观,把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使广大学生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以提高教育质量为核心,以改革创新为动力,推进教育全面协调发展。因此,必须把“文化育人”的功能渗透在日常的教育生活、文化影响之中。

正如总书记所说:“要积极发挥文化育人,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说得非常的好,恰如其分。它阐述了一个学校要发挥“文化育人”作用,就是要树立文化育人的教育理念,营造一种文化氛围,传递中华文化,中华精神乃至整个人类的文明成果。它是人类社会进步的标志。也正如著名院工杨叔子的论断: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没有现代科学,没有先进技术,就是要落后,一打就垮,痛苦受人宰割;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没有民族精神,没有人文文化,就会异化,不打自垮,甘愿受人奴役。故此,大力加强文化教育,提高学生人文素养,既是当务之急,又是百年大计。

“文化育人”不仅体现在初中、高中、大学,更重要的是在小学阶段,要从娃娃抓起,它是让学生形成良好的习惯,因为习惯的背后是一种价值取向,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小学教育重要是以学生进行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为基础内容的社会公德教育和有关社会常识教育(包括必要的生活常识,浅显的政治常识以及同小学生有关的法律知识),着重教育学生心中有他人、心中有集体、心中有人民、心中有祖国,着重培养和训练学生逐步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文明行为习惯。对于学校来说“文化育人”首先要化育学生。总书记在讲话中提到了“要坚持把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作为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其次,“文化育人”也要化育教师。总书记指出,要讲究奉献,谈薄名利、恪尽职守的奉献精神,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用真情、真心、真诚关爱每一名学生,以自己的人格魅力和学识魅力教育和影响学生,努力成为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要严谨笃学、刻苦钻研、求真务实的敬业精神,遵循教育发展规律,改革创新教育教学方式,切实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科学研究水平,要有志存高远,自强不息,奋发有力的进取精神,不断加强师德修养,静下心来教书,潜下心来育心,努力成为学生爱戴、家长信任、人民满意的教师。作为教师,最重要的是对学生有爱心,因为教育教学的技巧是可以磨练出来的,而拥有一颗对学生的爱心才是做教师的前提。如果没有爱心,即使懂得再多的技巧,一切都只是空谈。

思想犹如人之灵魂,无之则成行尸走肉,有之则生机勃发。真正好的教育一定是最具服务精神的教育。“面向全体,让每一位学生都得到发展”正是为了体现一种教育公平。而爱是教育的源泉,是教育成功的原动力。作为教师要学会尊重、学会倾听、学会赏识、学会宽容、学会激励、以赢得学生的理解,信任和尊敬,这样的教育才是有效的。

古人说,得人心者,得天下。教育亦然,得学生之心者,自然也得到学生的拥护与爱戴。教育是基础,教育是支撑,教育是后劲。我们一定要凝聚社会力量,充分调动社会各界关心、支持教育事业的积极性,形成党以重教为先,政以兴教为责,民以支教为本,师以爱教为荣的浓厚氛围。崛起的关键靠人才,发展的基础在教育,始终坚持把教育摆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有力地促进教育事业的发展。为了儿童的教育,生命化的教育提出“从关注每一个学生开始,从尊重每一个学生开始,从满足每一个学生的需求开始,从善待每一个学生开始,从开启每一个学生的智慧开始,从相信每一个生命的意义开始……”授受知识,开启智慧,润泽生命,让教师心里多一点阳光,生命化教育倡导的理念是“教师要有教师的样子”,这便意味着教师要坚守住这个职业的本分,因为教师的职业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阅读、写作、爱学生。“文化育人”的灵魂也体现在学生身上。“以爱育爱”(以自身的“爱”育出他人的“爱”)。

对“文化育人”的理解,集中地在一所学校的文化中体现出来,学校的一切为教师,教师的的一切为学生,学生的一切为发展。柏拉图的“洞喻”表明:亮光在你背后,生命期待着我们的“暮然回首”。当一所学校能将目光锁向每一个具体的生命,努力为每一个师生的生命饱满与幸福奠基时,春日的鲜花,夏日的小溪,秋日的明月,冬日的残阳都将以更为美好的风姿走进她们日臻完美的生活,教师也是,家长也是,学生也是。所以,学校“文化育人”的功能,首先要在文化自觉。发挥“文化育人”的功能,就是要把学校教育的魅力渗透在日常的教育生活中,渗透在文化影响之中,能实现“文化育人”的学校是施行爱的教育的学校,“文化育人”就是要把母校的文化精神烙在学子的心上,让他们获得受益终生的精神营养。继承优秀传统,实现“文化育人”是培养“中国创新”的人才。

上一篇:语文老师如何加强写字教学 下一篇:在政治课教学中如何发挥学生的主体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