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与自然的抗衡――论古希腊神话中新神与旧神的象征

时间:2022-04-27 10:51:27

人与自然的抗衡――论古希腊神话中新神与旧神的象征

摘要:本文回顾了在古希腊神话中新神和旧神为了争夺权利和地位而展开了一场殊死之战。在这场战争中,新神象征"人",旧神代表了"大自然"。因而,这场战争也折射出了人与自然之间的抗争。在这种抗争的同时对环境也造成了破坏,最终也制约了人类的发展。本文从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角度出发,呼吁人类在发展的同时注重生态的保护,共同建造一个美好的世界。

关键词:古希腊神话 人与自然 新神 旧神 象征

古希腊神话的优美动人是举世闻名的,选择古希腊文学作为研究对象,是因为以雅典为代表的古希腊精神,以及古希腊文学在西方文学甚至是世界文学史上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和作用。古代希腊是世界文明古国之一。古希腊人的足迹远至西地中海和北非。古希腊人在其生存和发展过程中创建了璀璨多彩的文化,留下了丰富的遗产,神话传说就是其中之一。

一、古希腊新神与老神的战争

要追溯古希腊新神与老神各自的象征这个问题,我们必须先了解整个战争的过程。在古希腊神话中,新神与老神展开了一场为期十年的殊死大战。赫西俄德的《神谱》,为我们记载了这一战争。宙斯的父亲克洛诺斯害怕的子女夺取自己的权位,因此在他的每一个子女出生的时候就将他们吞食,但在母亲的庇护下,宙斯逃脱了被吞食的命运。待宙斯长大后,借助于母亲瑞亚的支持,他夺取了父亲克洛诺斯的神位,旧神体制,成为了第三代神王。

在这场战争中,有两件事值得我们特别注意。那就是是老神百手巨人和赫拉克勒斯的参战。为了取得战争的胜利,宙斯解放了被乌拉诺斯放逐的百手巨人布里阿瑞俄斯、科托斯和古埃斯。他们从黑暗阴冷的冥府回到了光明温暖的人间,并受到宙斯的热情款待。为了报答宙斯的解救之恩,他们决定参加以宙斯为代表的新神对旧神作战。他们抓起巨大的石块,向提坦神族发起猛烈的攻击。在战争中,旧神都是巨人形象,并且是半人半兽,代表着自然的力量,而新神宙斯将地狱的一部分巨人释放出来,加上十二主神以及人类的力量,最终获得胜利。《神谱》作者赫西俄德在向他的兄弟佩耳塞斯讲述神话的意义时这样说到:“请你记住,诸神与人类有同一起源”。所以我们更加肯定,新神的象征可以诠释为“人”。

二、中国古代神话与古希腊神话对比

人类历史的发展,世界文明的演进,动力何在?我们认为主要在于形形的人类群体及其文化的相互碰撞或交往。其中最关键的,大概就是东西方文化之间的交往了。将中国古代神话与古希腊神话对比来看,中国神话优美动人的程度也毫不逊色,其中“精卫填海”、“夸父逐日”、“女娲补天”等故事均是家喻户晓的。神话反映的是远古人们对世界起源、自然现象及社会生活的原始理解,并通过超自然的形象和幻想的形式进行表现。由于我国古代生产力水平很低,人们不能科学地解释世界起源、自然现象及社会生活的矛盾、变化,于是借助幻想,先民把自然力看成为具有能动性的事物。神话往往表现了古代人民对自然力的斗争和对理想的追求。 中国神话极其丰富,许多神话保存在古代著作中,如《山海经》、《淮南子》等。

然而,在古希腊神话传说中,凡是可以称之为英雄的人物,他们要蜕变为人人敬仰的天神,大多要在人间经历种种艰苦的磨难,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头脑,战胜种种困难征服自然,才能拥有智慧和力量。英雄的漂泊和流浪,并不完全是英雄自觉自愿的行为,相反,大多数英雄之所以不得不漂泊和流浪,乃是因为被注定的命运。正是他们的命运,才成就了一个又一个动人的传说,其中著名的传说有许许多多。如宙斯为了逃避被父亲吞食的厄运,在地母该亚和天空之神的帮助下,逃到克里特的一个山洞里,才幸免于难,后来他结合人类和百手巨人的力量,最终打败了以父亲克洛诺斯为代表的第二代天神,成为众神之父。赫拉克勒斯,出生后被母亲抛弃在麦田里。虽然后来侥幸得救,但不得不被迫在人间四处漂泊,完成国王交办的十二件苦役。在经历了磨难之后,他最终成为不死天神。可以说,没有主观能动的力量,古希腊的天神以及英雄们不会真正的成功,他们的英勇事迹将不会被我们所牢记。由此我们不难发现,他们的种种行径,无不体现出“人”的力量的强大。所以在古希腊神话中更突出“人”的作用。

三、从生存方式来分析

“生存方式是人的具体存在形式,是人的内外关系的统一。古希腊海陆交错的自然环境,决定了古希腊人必然一方面与土地交往,建立以土地为中介,以农作物为生活资料的农耕式生存方式以及与之相适应的专制和专制政治;另一方面与地中海交往,建立以地中海为中介,以武力征伐为基础,以移民或殖民中为继,以商业和贸易为目的的地中海式生存方式以及与之相适应的民主和民主政制”。

从新神与旧神的生存方式上看,其中旧神是以狩猎的农耕方式来生存的,他们多是以巨人的形象出现,他代表着不可战胜的自然力量。而新神是以地中海方式生存,他们更多的是去征服和合理利用自然,改造大自然为自己所用。由此可见,两种生存方式之间是相对立的,要维护地中海的生存方式,必须自然和与自然为敌。

地中海式生存方式与农耕生存方式完全不同。如果说农耕式生存方式以对自然及其规律的顺从、适应为前提的话,那么,地中海生存方式的建立则以对自然的战胜为前提。地中海式生存方式以海为生存环境,不能战胜航行中遭遇的种种艰难险阻,地中海式生存方式就不可能确立。因此,战胜自然是地中海式生存方式得以确立的前提和基础。虽然大自然的力量是强大的,但在面对人类能动的思想时,一切力量都变得微不足道。人类最终将让自然为自己所用,新神与旧神之间的战争以及这场战争的最终结果,预示出人类征服自然的结果。

四、总结

综上所诉,希腊文化源于古老的爱琴文明,它们是西洋文明的始祖,具有卓越的天性和不凡的想像力。在那个时代,希腊人对自然现象,对人的生死,都感到神秘和难解,于是他们不断地幻想、不断地沉思。在他们想像中,宇宙万物都拥有生命。然而在多利亚人入侵爱琴文明后,因为当时希腊半岛人口过剩,他们不得不向外开拓生活空间。这时候他们崇拜英雄豪杰,因而产生了许多人神交织的民族英雄故事。这些众人所创造的人、神、物的故事,经由时间的淬炼,被史家统称为希腊神话。

参考文献:

[1]赫西俄德.神谱[M].北京:商务印书馆. 1991.

[2]杨先明.古希腊生存方式与古希腊文学[M].贵州:贵州人民出版社.2001.

[3]让-皮埃尔・维尔南.希腊人的神话和思想[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4]谢选俊.神话与民族精神 [M].山东:山东文艺出版社.1986.

[5]基托.希腊人 [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

上一篇:浅析中印在应对气候变化上的共同挑战 下一篇:“同均三宫”理论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