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偿献血人员血压异常情况调查分析

时间:2022-04-27 05:39:57

无偿献血人员血压异常情况调查分析

【摘要】 目的:统计献血前血压异常情况,分析其原因,制定应对措施,以提高血压正常率。方法:对2009~2011年我站无偿献血者献血前血压反馈信息51320例进行统计分析。结果:51320例无偿献血者中,血压超标1380例,超标率为2.69%。其中,男性多于女性;首次献血者多于多次献血者。通过调整及去除影响因素后,血压恢复正常者占66.30%,确诊为高血压者占33.70%。结论:继续大力宣传无偿献血常识及注意事项,去除导致血压升高的影响因素,可提高献血者的血压合格率,对高血压患者给予健康宣教,避免发生意外。

【关键词】 无偿献血;血压异常;调查;分析。

目前,献血前体检血压不合格者有所增多。笔者对我站无偿献血者献血前血压异常情况的反馈信息进行统计,分析其血压异常的原因,制定合理的应对措施,使献血队伍得到稳定,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2009~2011年,我站无偿献血者献血前血压反馈信息51320例。献血者献血前均阅读《献血者健康状况征询表》,填写无偿献血体检单。血压测量均使用水银柱式血压计。对其中血压异常的报告单进行统计分析。

2 结果

51320例无偿献血者中,血压超标者1380例,超标率为2.69%。其中,男796例、占57.68%,女584例、占42.32%;年龄19~54岁,中位年龄为34岁;首次献血者1235例,占89.49%,多次鲜血者为145例,占10.51%。通过二次复查血压恢复正常,进入其他检测项目的有495例,占血压超标人数的35.87%;二次复查血压依然超标,依照建议回去进行自我调整而使血压恢复正常者420例,占血压超标人数的30.43%;临床进一步确诊为原发性高血压者465例,占血压超标人数的33.70%。

3 讨论

3.1 血压超标原因分析 通过自我调节血压可以恢复正常者占血压超标人数的66.30%。原因主要是临时因素、心理及环境变化等引起,如:情绪紧张、饮酒、睡眠不足、运动、环境嘈杂、工作生活压力大等。因此,献血前血压测量结果并不一定能反映献血者真正的血压,血压超标并不意味着高血压[1]。(1)精神过度紧张:多发生于青壮年,可能由于这个年龄段人群情绪不稳定,易出现紧张、恐惧情绪;平时身体素质较好,很少打针输液,对扎针采血较为敏感。初次献血者血压超标明显高于多次献血者,这与初次献血者更易发生献血反应的道理类似,初次献血者对献血的认识往往不够,对献血的恐惧感也更加强烈,所以更易紧张,激动导致血压超标[2]。因此,在献血前要对献血人员进行健康宣传,使其对献血常识有所了解。(2)刚参加过剧烈运动:多见于青壮年,自认为身体强壮,运动后没有进行适当的休息直接来献血,应嘱其根据运动量和体力适当休息后再献血。(3)夜间睡眠不足或睡眠质量差及过度疲劳:此时机体免疫力较低,不宜献血。应嘱其休息好后再来献血。本调查中,血压超标者中临床进一步确诊为原发性高血压465例,占血压超标人数的33.70%。

本调查显示,献血前血压超标者中男性明显多于女性,其原因一方面在于男性高血压发病率往往高于女性,另外男性往往有饮酒、吸烟、熬夜等不良生活方式及不合理饮食习惯,且多于女性。

初次献血者血压超标率高于多次献血者,原因在于初次献血者对献血本身缺乏了解,心里具有恐惧感,情绪易紧张、激动,而多次献血者对献血了解较多,具有充分的思想准备。

3.2 应对措施 (1)日常工作中要注意血压计的校准和维护,使用正确的测量方法,避免因仪器误差及操作不当而导致献血者血压超标。(2)体检测量血压前应主动询问献血者的身体状况,并了解献血者的饮食、睡眠等情况,让献血者先静坐5~10min,然后再进行血压测量,以获得准确的血压数值[3]。(3)医护人员应诚恳地接待献血者,耐心解释其提出的疑问,同时做好健康宣教,向献血者简要介绍献血流程及相关知识,以缓解其紧张、恐惧情绪,从而避免情绪导致的血压超标情况的发生[4]。(4)献血环境有时也会影响献血者的血压情况,应提供整洁、舒适、安静、温暖的环境,亦可借助轻音乐为献血者营造温馨、恬静、轻松的氛围,以利于稳定献血者的血压[5]。(5)对于临时性因素,如吸烟、饮酒、熬夜、疲劳等导致暂时性血压超标者,医务人员应给予其正确的指导,使其通过自我调整,解除这些因素的影响,血压恢复正常后再继续参与无偿献血活动。(6)对于部分被确诊为高血压的献血者,医务人员应向其讲解不宜献血的原因。献血过程中冠状动脉容易发生痉挛,引起一过性缺血,从而导致心绞痛。高血压患者常合并血脂异常、血流或血管异常等,献血后往往导致血压下降,血流减慢,容易引发血栓形成,还有心肌梗死发生的可能。因此,高血压患者不宜献血,否则可能发生不可预知的后果。医务人员应告知其在工作、生活中的注意事项,并建议其到正规医院接受进一步的检查和治疗。

参考文献

[1] 苏红波,丁杰,徐传国,等.滨海新区无偿献血者体格检查不合格情况分析[J].实用医技杂志,2008,15(1):19-20.

[2] 陈乐丹.献血前体检血压超标情况统计分析及讨论[J].中国中医药资讯, 2011,3(4):293.

[3] 胡宏.健康征询和体格检查在无偿献血中的重要性[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07,6(2):88.

[4] 王曙霞,王璐.流动采血车献血反应原因分析及护理措施[J].中华现代临床医学杂志,2005,3(9):886-887.

[5] 刘春英.改善环境因素可降低高血压发病率[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半月刊,2009,11(6):18.

上一篇:参考文献规范格式 下一篇:红景天抗肿瘤机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