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近开幕当心“最后的疯狂”

时间:2022-04-27 04:13:55

世博概念股会否步奥运概念股后尘?尚不得而知,但炒作风险肯定越来越大。上海本地股的题材还有很多,投资者不必拘泥于此。

奥运会刚结束,便有人提出紧随奥运概念股其后的将是世博概念股。不过,奥运概念股留给投资人心理上的阴影,会否被世博概念股驱散?

世博概念VS奥运概念

2008年8月18日召开的北京奥运会,为奥运概念股带来了不少表现机会。借着奥运会的题材,人们挖掘出了中体产业、中视传媒、北巴传媒、首旅股份、全聚德、中青旅、北京城建等一大批奥运概念股。这些股票在奥运会召开前两个多月里表现很好,但就在奥运会召开前夕,这些股票开始走弱,让那些满怀希望的投资者接了最后一棒,损失惨重。因此,越临近世博会开幕,人们越担心世博行情会演绎成出货行情。

对此,市场上有不同的看法。谨慎的投资人认为,世博会的举行,必然会对举办地的交通、餐饮、商贸、旅游等市场产生巨大的需求,从而直接拉动这些产业产值的增加,对于相关的上市公司来说,无疑是个不小的推动。现在市场对于世博概念股的炒作,在很大程度上就停留在这个层面,与当年炒北京奥运概念股差不多。这种仅仅是基于对世博会预期而展开的行情,现在已经差不多了,进一步发展的潜力有限,不要对世博行情期望太高。对概念股的炒作,往往就是利好公布前提前反应,利好兑现后获利回吐。所以越接近开幕越要当心最后的疯狂”,及时抽身,谨防接到最后一棒。

乐观的投资人认为,奥运会与世博会有很多不同之处。奥运会是一项体坛盛会,时间较短,主要吸引的是体育比赛的观众,人数有限;而世博会是一项综合性的大规模展会,时间长达6个月,吸引的是旅游观光者,参观人数众多。另外,奥运会的场馆主要是体育场馆,会后使用效率一般较低,很难产生奥运后效应;世博会则会从多方面影响城市面貌,加上世博园区的二次开发、新技术成果的广泛应用等,都将催生世博后效应。因此,世博会对市场的正面影响应该比奥运会更大、时间更长,世博主题也会比奥运主题持续更长时间。况且,2008年由金融危机导致的大熊市,是奥运概念股昙花一现的一大原因。而2010年经济企稳回升,对世博概念股将是一大支持。不过,随着世博概念股的反复炒作,未来走势会更加起伏多变,越往后发展,个股会越分化,而个股的投资价值最终将取决于上市公司的受益程度和未来的盈利增长情况。

游资炒作不宜盲从

虽说奥运概念股和世博概念股有些差别,但共同的特点是,游资是炒作的主力军,这从证交所公开的交易信息中可以发现,所以表现活跃的世博概念股多是中低流通市值个股。如果从估值角度看,这些个股的市盈率水平已经明显偏高。游资快进快出的特性决定了其不可能长期驻扎,只会波段运作,适时落袋为安。

上海证券研究员指出,世博概念作为历时较长的题材,阶段性炒作的特点比较明显。过去倒计时1周年、300天、200天、100天之际,世博概念股都有过阶段性的表现,而且力度有所加强。下一个时间节点将是4月30日开幕式倒计时,有可能令世博概念股再“火”一把。

不过,对于普通投资者来说,不宜重仓参与短炒,尤其在目前大盘偏弱的情况下,更不宜盲目追高或抢反弹。

须防机构落袋为安

当然,除了游资,对世博感兴趣的还有机构投资者。在券商和基金的2010年策略报告里,世博主题投资是常见的字眼。而且很多投资基金、保险资金进驻了世博概念股,比如锦江股份、百联股份、豫园商城、新世界、上海机场的大股东名单中都闪现了基金的身影。

有基金人士表示,在经济复苏和政策调控博弈下,市场震荡加大,而寻找确定性主题仍是市场主要投资的方向,世博会正是具有确定性的投资机会。从海外世博会举办的经验来看,在世博会举办期间,当地酒店、零售、物流板块都明显跑赢大盘。

由此可见,机构投资者参与世博概念股,更多地是基于基本面考虑,从估值和成长性的角度来判断其价值,决定去留。当估值已高、未来成长性不足以支撑现价时,机构投资者肯定会选择落袋为安。

股票市场向来喜新厌旧,冷饭多炒了也没味。其实上海本地股的题材还有很多,投资者可以适当将目光转向能激发新的炒作热情的上海主题――迪士尼概念和两个中心(国际金融中心、国际航运中心)概念

上一篇:提前迎接后世博时代 下一篇:“港股直通车”未发车就停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