垂体后叶素对LEEP术创面止血的疗效观察

时间:2022-04-26 01:23:46

【摘 要】目的:探讨垂体后叶素在LEEP术创面止血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50例因宫颈上皮内瘤变行LEEP术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5例。观察组术中先予垂体后叶素6u宫颈注射,再用环切电刀切割;对照组按常规直接用环切电刀切割。结果:观察组术中平均出血量为(12±5.3) ml,术后出现反复阴道流血者2例;对照组术中平均出血量为(32±7.1) ml,术后出现反复阴道流血者6例。两者相比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p

【关键词】垂体后叶素;LEEP;止血

【中图分类号】R737.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9―0035―01

高频电波刀宫颈电圈环切术(Loop electrosurgical excision procedure, LEEP)是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 CIN)的常规手术方法。近年来随着CIN发病率的增加,LEEP已在临床广为开展。LEEP操作简单,治疗CIN安全、有效,其主要并发症之一是术中、术后出血。本文采用前瞻性随机研究方法,探讨垂体后叶素在LEEP术创面止血中的应用价值,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3年1月~2013年6月在我院行阴道镜下活检诊断为宫颈上皮内瘤变并行LEEP术治疗的5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例。观察组:年龄21~50岁,平均年龄为(34.5±10.2)岁,平均体重:(49.7±7.3)kg;CINI9例,CINII11例,CINIII5例。对照组:年龄20~53岁,平均年龄为(35.8±9.6)岁,平均体重:(51.8±8.4)kg。CINI8例,CINII12例,CINIII5例。两组一般资料有可比性。排除对象:依从性差或随诊不方便者予以排除。

1.2 方法

1.2.1 手术指征 在阴道镜直视下进行多点活检,病理证实为CINII、CINIII的患者,CINI无随访条件或阴道镜检查不满意或自行要求手术的患者。

1.2.2 手术方法 采用美国WALLACH公司制造的QUANTUM2000型环切电刀,于月经干净后3~7天,常规消毒后,在静脉全麻下手术。手术时再次行“碘试验”,根据病变范围和程度的不同,选用不同大小的环切电刀,尽可能单次将整个病变部位和移行带切除。手术遵循“Cowboy-hat”的步骤,距碘不着色范围外缘3~5 mm处开始切割。首先用直径20mm环切电刀切除整个病变部位和移行带,深约8~10 mm,基底改用直径10 mm环形或方形电刀切除子宫颈管组织,深约4~10 mm,选择混凝切割,功率50W,创面用球状电极止血,附以明胶海绵,阴道塞纱2块,24 h后取出。观察组术中先予垂体后叶素6u宫颈注射,再用环切电刀切割;对照组按常规直接用环切电刀切割。

1.2.3手术范围 宫颈表面宽度:在病变范围外3~5 mm,需切除整个移行带。宫颈管深度:CINI5~10 mm,CINII10~15 mm,CINIII20~25 mm。

1.2.4 术后随诊 随访时间:LEEP术后每周随访1次,共随访1月;如出现阴道流血多等异常情况随诊。随访指标:记录阴道出血情况。

2 结果

观察组:术中出血量为3~30ml,平均出血量为(12±5.3) ml;术后2例患者出现反复阴道流血,需再次止血处理:1例为CINIII患者,于术后24h内出现多量阴道流血,暴露创面,见有血管活动性出血,予缝扎止血,后随访无再次出血;1例为CINII患者,于术后1周内出现反复阴道流血,时多时少,予“孟氏液”局部止血,阴道塞纱,压迫止血。对照组:术中出血量为15~50ml,平均出血量为(32±7.1) ml;术后6例患者出现反复阴道流血,需再次止血处理:3例为CINIII患者,2例为CINII患者,1例为CINII患者,其中2例于术后24h内出现阴道流血增多,3例于术后1~2w内出现反复阴道流血。观察组与对照组阴道流血情况两组别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LEEP是20世纪90年代自欧美发展起来并应用于临床治疗宫颈病变的新方法,其原理是经电极尖端产生318MHz高频电波,在接触身体后由组织本身产生阻抗,吸收电波而瞬间产生高热来完成各种切、割手术操作及达到凝血、止血等目的。因LEEP术操作简单,安全有效,易于掌握,已在临床广为开展。LEEP术并发症有出血、感染、宫颈管粘连及宫颈狭窄等,其中以术中、术后出血最为常见。有报道[1]认为LEEP术阴道流血主要与手术技巧,切除范围等因素相关。电凝和压迫是LEEP术常用的止血方法,而电凝时间过长易造成术后感染、脱痂后出血和宫颈粘连。

垂体后叶素是由猪、牛、羊等动物的脑垂体后叶中提取的水溶性成分,含缩宫素和加压素两种不同的激素。缩宫素可使子宫平滑肌收缩。加压素可收缩小血管平滑肌,并有抗利尿作用,剂量加大时也有升血压作用。临床上应用的垂体后叶素注射液是垂体后叶粉的稀醋酸灭菌溶液[2] ,其有效成分为抗利尿激素,即加压素[3]。主要用于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肺结核咯血、肺部恶性肿瘤咯血、支气管扩张咯血等,也可用于产后出血、产后子宫复旧不全。本研究在LEEP术中用垂体后叶素6u宫颈注射,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术中、术后出血明显减少,差别有统计学意义。认为主要是与垂体后叶素中加压素收缩小血管平滑肌,减少出血有关,另垂体后叶素中缩宫素也起到使子宫平滑肌收缩,减少出血的作用。术中出血减少,避免了对创面的反复电凝止血,笔者观察到有的甚至不需球状电极电凝止血,也就减少了术后因电凝结痂,后脱痂引起的创面出血。而且垂体后叶素如合理应用,副作用较小,偶有面色苍白、出汗、心悸、胸闷、腹痛、便意、高血压、过敏性休克等反应。有研究报道[4]LEEP术中用肾上腺素可减少创面出血,肾上腺素需按1∶20 万 ~1∶50 万稀释,且肾上腺素治疗量时即可出现焦虑不安、面色苍白、恐惧、眩晕、头痛、呕吐、出汗、四肢发冷、震颤、无力、心悸、血压升高,尿潴留、支气管及肺水肿,短时的血乳酸或血糖升高等。垂体后叶素与肾上腺素相比有使用方便、副作用小等优点。

因此,本研究认为垂体后叶素术中宫颈注射能有效减少LEEP术中及术后创面出血,值得在LEEP术中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陆大春,姚金艳,刘玲. 宫颈病变 LEEP 术后阴道出血的多因素分析[J].中国妇幼保健,2010,28(25):4034-4036

[2] 国家药典委员会编.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05版二部.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5.339-340.

[3] 陈新谦,金有豫,汤光.新编药物学.第1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7.545.

[4] 蔡艳平,何新良,罗雅君,等. 肾上腺素联合中药对 Leep 术创面止血的效果观察.中国民族民间医药[J].2013,7(2):78

上一篇:关于生态园林建设与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探讨 下一篇:B超引导经皮肾镜气压弹道联合超声碎石术治疗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