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26例临床急救治疗观察与护理

时间:2022-04-26 12:53:04

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26例临床急救治疗观察与护理

【摘要】 目的 探讨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临床观察与护理。方法 针对我科26例产妇因宫缩乏力导致产后出血的抢救所做的临床观察与护理。结果 26例产妇全部得到止血,无死亡及并发症发生。结论 对于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产妇进行密切的临床观察与护理,可提高抢救成功率,降低产后出血的死亡率。

【关键词】 宫缩乏力;产后出血;临床观察;护理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2-0890-01

产后出血是指胎儿娩出后24小时内阴道流血量超过500ml,是产妇分娩期严重的并发症,是导致产妇死亡的重要原因[1]。占我国产妇死亡原因的首位,其发生率占分娩总数的2%-3%。若对产后出血没有进行及时诊疗和护理,将直接影响产妇的生命质量。现将我科26例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临床观察与护理汇报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选自2012年1——12月在我科住院分娩的26例因子宫收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产妇,年龄22-38岁。经产妇7例,初产妇19例,孕周38-41周。产后2小时内出血量统计500-1000ml的18例,1000-2000ml的6例,2000ml以上的2例,抢救时间平均为4.5小时。

1.2 结果 26例产后出血的产妇全部抢救成功,无并发症。

2 临床观察

2.1 宫缩的观察 产妇在分娩过程中已有宫缩乏力表现,且延续至胎儿娩出后,阴道出血量多,血色暗红,有凝血块。产妇面色苍白、出冷汗、懒言、脉细数、心慌、呼吸急促、头晕、血压下降。子宫轮廓不清,摸不到宫底。

2.2 病情的观察 监测产妇生命体征、面色,意识、出血量、尿量。观察子宫收缩情况,准确收集出血量。在胎儿娩出前准确记录羊水量,胎儿娩后准确记录出血量[2]。抢救过程中严密观察阴道出血,子宫收缩,休克程度。

3 护理措施

3.1 按摩子宫,促进收缩 在胎盘娩出后立即予子宫按摩,手置于子宫底部,拇指在子宫前壁,其余四指在子宫后壁,均匀而有节律的按摩子宫。也可一手在产妇耻骨联合上缘按压下腹正中部,将子宫上推,另一只手握住子宫体,使其高出盆腔,在子宫底进行有节律的按摩,同时间断用力挤压子宫,排出宫腔积血。还可一手握拳置于阴道前穹隆,顶住子宫前壁,另一手自腹壁按压子宫后壁,使子宫体前屈,两手相对紧压子宫并按摩,直到恢复正常收缩,并保持之。必要时行宫腔填塞纱布止血或手术止血。

3.2 采取特殊 协助产妇取平卧位下肢略抬高,给予保暖。

3.3 保持呼吸道通畅 迅速给予产妇吸氧。改善产妇因失血过多,血流量减少,导致的缺氧状态。用氧过程中密切观察氧产妇的呼吸、肤色,及时清理呼吸道分泌物,保持通畅。

3.4 建立有效静脉通道 迅速建立2-3条静脉通道,均使用留置针,同时抽取血标本(血常规、凝血四项、血交叉)及时送检,紧急备血。可将抽血液放置试管内,观察血凝聚时间,判断凝血机制是否正常[3]。遵医嘱迅速的给予抢救药物治疗。合理安排输液顺序,严格执行失血性休克用药原则:先盐后糖,先晶后胶,先快后慢,快速补充血容量及时纠正失血性休克。在最初的15-20分钟内快速输入晶体液1000ml,第一小时至少达到2000ml。迅速输血,当休克症状改善后,及时调整输液速度,防止发生肺水肿。根据中心静脉压测定(CPV),当CPV15cmHg说明心脏负担加重,将输液速度减慢。[4]

3.5 心理护理 产妇发生产后出血与其心理因素有关,而一旦发生会更加重心理负担。因此必须与产妇建立良好的沟通和互信关系,增加其安全感。同时收集正确的基本信息资料,给予针对性的护理。在抢救过程中要忙而不乱,要及时给产妇及家属提供心理安慰和帮助,有利于配合抢救治疗的成功。

4 讨论

产后出血为分娩期严重的并发症,若出血来势凶猛,出血速度快,量多,产妇可迅即出现休克表现。有效的临床急救离不开严密的临床观察和护理,而抢救过程迅速且有条不紊的进行也离不开护理系统的支持,因此做好临床观察和护理是临床护理工作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

参考文献

[1] 徐摇嫁,徐霞平,陆秀风.剖宫产术中大出血抢救的护理配合[J].中国护理杂志,2009,21(50):149.

[2] 袁世凤.26例产后出血的观察你茶余护理体会[J].健康大视野,2012,20(10):3109.

[3] 吴千苗.产后出血并发失血性休克的急救与护理[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4,21(8):38.

[4] 张士琼.欣母沛治疗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临床观察[J].全科护理,2012,12(31):8193.

上一篇:内科教学中情景剧的运用效果分析 下一篇:消化道重建术后吻合口瘘的治疗和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