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卡工艺的拯救者

时间:2022-04-26 11:20:33

唐卡工艺的拯救者

人物简介:王瑞

自幼生活在中国与蒙古国交界的蒙古部落腹地,童年时代便开始走进寺庙接触唐卡、经书、藏传造像等内容,培养出了对民族文化浓厚兴趣和独特的理解能力。后经寺庙活佛及唐卡艺僧指引开始尝试学习唐卡绘制,目前从事藏传佛教类的唐卡和古董鉴定。

净土慢生活:您为什么会选择从事唐卡的研究和鉴定?

王瑞:我自幼接触唐卡艺术,对这项艺术非常喜欢,甚至达到了痴迷的程度。虽然我研究唐卡艺术多年,但是我总觉得自己只是这门学问中的小学生,数千年的文化就像是无限浩瀚的宇宙,没有人能说自己是专家,我希望自己能用毕生时间为唐卡文化做一点点事情。

净土慢生活:在研究唐卡的过程中您曾遭遇了哪些事情?是什么让您矢志不渝地坚持下来?

王瑞:我为了拍摄藏区深处寺庙的古老唐卡,曾经遭受过狼群和野牦牛的袭击,为了开采更好的天然矿物颜料,在无人区的山脉中徒步了数日,为了验证一个古老唐卡流派的传承地,带着干粮徒步行走在海拔5600米的高原。这些在许多人看来都是疯狂的举动,但是我觉得这些事情是我感兴趣的,我觉得自己在为这项古老艺术献出自己的一点微薄之力。

净土慢生活:您为何经常被媒体称为“唐卡艺术的传承者”?

王瑞:我这些年经常深入青海、、尼泊尔等地区研究唐卡,2000年,我在青海热贡地区创办唐卡画院,并拜吾屯寺庙著名的唐卡画僧为师。后来我又创办了中国唐卡艺术网、吉祥唐卡展厅、唐卡矿物颜料基地。

现在,我已经收藏了数千幅唐卡,从最大尺寸28米高的晒佛唐卡到只有火柴盒见方的灌顶唐卡,还有从古格王朝时代到民国时期近千年的老唐卡,近几年,我在全国各地举办了数十次唐卡展览。作为藏族文化中一种绘画艺术形式,唐卡以宗教信物的身份产生并延续至今,具有鲜明的民族特点、浓郁的宗教色彩和独特的艺术风格,我觉得这么好的艺术应该有人来传承,我很愿意做这项艺术的传承者。

净土慢生活:目前,很多珍贵的唐卡颜料已经失传,您认为是什么原因让这些颜料失传的?

王瑞:在对唐卡的制作研究中,我发现很多唐卡颜料已经失传,觉得非常可惜。因为矿物颜料独特的色泽感与数千年不褪色的特性,才能将古代的绘画完整鲜艳地保存下来,从有名的敦煌石窟,到各个寺庙的壁画,都有矿物颜料绘制的作品。

通常唐卡矿物颜料从开采到研磨需要很长的时间,在过去都是资深的画师来完成,现在很多的技术都失传了,如果能将过去四十多种矿物颜料都找到,可能需要很多人一生的努力才能完成。这些年,我研究了很多文献资料,走访周边的国家,在北京开设了唐卡基地,带着跟我有相同志向的年轻人一起开发和寻找濒临消失的唐卡矿物颜料,到现在已经有十八种以上的颜色在唐卡上得到了验证。

净土慢生活:您如何看待唐卡的收藏价值?

王瑞:近几年,唐卡逐步走向了内地,进入收藏家的视线,成为艺术收藏的新宠。由于唐卡制作过程繁复,需要精湛的技艺,一位画师从学艺到独立绘制需要近十年的学习和实践,一般在五十多岁以后就不再画了,艺术创作周期非常之短,名家大师耗其一生所创作的精品唐卡也不过几件,我认为,这些因素会让唐卡作品具有非常大的升值空间。

净土慢生活:听说您的新书《唐卡的收藏与鉴赏》即将正式出版?能否介绍一下这本书?

王瑞:今年4月,我撰写的新书《唐卡的收藏与鉴赏》将正式出版。这是一本系统介绍唐卡收藏的专业书籍。书中,我梳理了唐卡绘制的脉络,把各年代的唐卡藏品按照西方学术理论明确其风格、配以实物图片,将唐卡艺术千余年来的传承和发展图文并茂地展现了出来。

我希望这本书能成为广大收藏爱好者进行唐卡收藏的入门手册。

上一篇:品茶味 享茶事 下一篇:在珠壁艺术里沉迷微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