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哺乳动物很少有毒?

时间:2022-04-26 10:43:00

为什么哺乳动物很少有毒?

细数有毒的动物,即使对生物缺乏研究的人,也能例举出毒蜘蛛、毒蛇、毒蜥蜴、毒蟾蜍、毒鱼之类的家伙,却翻遍科普书籍也找不出毒猫、毒熊或毒牛毒马这样的哺乳兽类,这是为什么呢?

哪些哺乳动物带有毒性?

在已知的5000多种哺乳动物中,真正有毒的不超过10种,占比不到千分之二,而且大都位于相对边缘的支系上,鲜为人所知。这就是为什么我们都知道不少蛇、虫、蜥或两栖动物有毒,却偏偏说不出哪种毛绒绒的哺乳兽带毒。

为什么带毒的哺乳动物这么稀少,以至于我们都忽略了它们的存在?先让我们来看看究竟哪些哺乳动物那么“毒”。

在少得可怜的几种毒兽中,最重要的谱系是“真无盲肠类”动物,比如科的北短尾、南欧水,鼹科的欧洲鼹鼠,以及沟齿科的4个物种。它们都是一群毛绒绒、嘴尖尖的小伙伴。

沟齿生活在南美洲的古巴、海地等国家,所谓“沟齿”并非浪得虚名,指的是这种动物的下门牙背侧,有一道沟槽。这些毛绒绒家伙体内的毒,就藏在这个沟槽里的唾液中。这几颗毒牙,使得沟齿在狩猎较大动物时,可以使猎物瘫痪。其余几类“真无盲肠类”动物也具备类似的特征:门牙背侧有槽或凹,唾液有毒。

除了毒牙,有些哺乳动物还有一种特殊的“毒距”,现代仅存的例子是鸭嘴兽。这些长着鸭子嘴的毛绒绒的奇怪家伙,无论雌雄,在出生时其根骨,也就是足跟那块骨头,都有一根特化的距,状如利爪,但只有雄性到成年以后仍能保持这个特征,并且相当有力。每年6月到10月的繁殖季节,一个与毒距相连的肾状毒腺就会活跃起来,让雄性鸭嘴兽暂时拥有注射毒液的能力。

那么,为什么哺乳动物普遍不具毒性,偏偏“真无盲肠类”动物和鸭嘴兽却如此另类?

为什么大多数哺乳动物都无毒?

原来,早在7800万年前的白垩纪时期,像沟齿这样的“真无盲肠类”动物和古怪的鸭嘴兽,就已经和同时期的恐龙一同生存在地球上。它们是非常古老的物种,保留了很多早期哺乳动物的特征,其中就包括带毒的沟槽齿和毒距,这也暗示着早期的哺乳动物也曾和其他同时期脊椎动物一样,善用毒性。而这对体型较小的早期哺乳动物来说,由于没有体型上的优势,它们可以靠毒来捕获比自己大的猎物,获取足够的食物。

后来,中生代结束,新生代来临,随着恐龙的灭绝,哺乳动物不断进化,逐渐成为地球的主宰,体型也越来越大。由于哺乳动物积累体内的毒液需要时间,且毒液发挥作用也需要时间,而肉食性哺乳动物的食物大多也是其它哺乳动物,大家的体型都在进化中变得很大,所以毒液在捕猎的时候就显得得不偿失。

进化所带来的更快的新陈代谢速度和更发达的肌肉神经,让哺乳动物力量越来越大、敏捷性越来越高,通过格斗可以更有效地解决狩猎问题,因此作用越来越小的毒液攻击便成为了累赘,所以大多数哺乳动物便在进化中逐渐抛弃了毒性特征。只有“真无盲肠类”动物和鸭嘴兽这类生活环境与世隔绝的古老物种,保留了它们的“毒”。

虽然如今的哺乳动物普遍没有了毒液和毒刺等进攻“装置”,但有的种类却空前地发明出“毒气”――大多数哺乳动物都有腺,用来直肠,而食肉目鼬科和臭鼬科的腺格外发达,其油状分泌物含有许多低分子量的硫醇类物质,遇到危险就像喷雾一样释放出来,营造出昏天黑地的恶臭氛围,并足以让捕食者暂时失明。当然,这个“屁”是用来保命的,而不是用来搞破坏的。

强大的爆发力、灵活的步伐、迅捷的反应和奔跃,让哺乳动物在“呆呵呵”的爬行动物和两栖动物面前成了“战神”般的全能对手。武力便能快速解决问题,为何还要费尽心思“下毒”呢?

上一篇:浅谈高职英语教学中的文化传播 下一篇:中国近现代历史发展的必然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