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FNA内固定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30例术后康复护理

时间:2022-04-26 06:15:38

PFNA内固定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30例术后康复护理

【摘 要】目的:探讨PFNA(防旋型股骨近端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术后康复护理方法。方法:对30例应用PFNA内固定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术后心理护理,加强病情观察,早期进行功能锻炼。结果:本组平均愈合时间3~6个月,随防4~24个月,骨折均愈合良好。结论:PFNA内固定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具有固定牢靠,术后能早期下床活动,出血少,损伤小的优点,配合有效护理,可提高手术成功率,促进患者康复。

【关键词】PFNA;股骨转子间骨折;功能锻炼

【中图分类号】R68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2)11-0195-01

股骨转子间骨折为关节外骨折,是骨折线通过大小转子间的髋部骨折,主要见于老年患者。转子间骨折的骨折部位为松质骨,愈合能力强[1]。2010年2月至2012年6月我院应用PFNA内固定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30例,术后指导患者进行早期功能锻炼,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 本组30例,男16例,女14例;年龄54~90岁,平均年龄62岁。临床分型按Tronzo-Evans分类:Ⅱ型5例,Ⅲ型12例,Ⅳ型10例,Ⅴ型3例。

1.2 手术方法 牵引整复:术前先作3~5天的骨牵引,大多数骨折移位可明显改善。手术时将病人置于牵引床上,在C臂机透视下再作牵引和手法整复,将患髋置于内收、内旋位。在大转子顶端近侧向上后方作一个3~5cm长的纵弧形切口,钝性分离外展肌后,以食指扪清大转子顶部的插钉点。在食指触摸的导引下扩髓并以手缓缓插入髓内钉,透视下确认髓内钉位置满意后,再将患肢适度外展和牵引至骨折整复满意。调整好导向器后,分别向股骨颈内旋入2牧长螺钉,在股骨干处旋如2牧交锁钉,最后分层关闭伤口。手术时间平均45min 。

2 结果

本组病例平均随访14个月(4~24个月),骨折均愈合,愈合率为100%。未出现髓内钉弯曲,锁钉脱出,术后感染,肌肉萎缩,感觉僵硬等并发症。

3 护理

3.1心理护理 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关心和尊重患者。由于病人多为老年人必须掌握老年人的特点,老年人的心理特点是一方面患者经历了几十年的生活和社会实践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另一方面是患者随着年龄的增长,生理功能逐渐衰老,各系统的器官功能退化以及伴随着心理方面的变化,感觉及反应比较迟钝,生活能力叫低下,因此对老年患者必须关心和尊重【2】。同时向患者讲解早期行功能锻炼的目的,使其理解功能锻炼的重要性,了解在锻炼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症状及可采取的措施。

3.2 病情观察 术后q2h测T 、BP、P、R三次平稳后改为各班监测,观察伤口有无感染。术后抬高患肢,注意观察患肢皮肤颜色、温度和动脉搏动情况及肢体感觉、有点和伤口渗血情况。

3.3 饮食指导 鼓励患者进食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高纤维易消化食物,如奶、虾皮、蛋、排骨汤、蔬菜、水果等,促进刀口和骨折愈合。

3.4 功能锻炼

3.4.1初期 术后1~2周,以患肢的肌肉舒缩锻炼为主,目的是促进患者血液循环,减轻肿胀,防止关节僵硬,利于骨痂生长。功能锻炼应循序渐进,以不感到疲劳和疼痛为主。手术当日6小时后,指导患者进行主动或被动的足趾屈伸运动。术后1~2天开始指导患者进行患肢足部的跖曲、背伸运动及踝关节的运动,每日3~4次,每次5~20分钟;指导患肢股四头肌的等长舒缩运动每日3~4次,每次5~20分钟。术后3~5天抬高上身20°~30°,可逐渐进行膝关节的屈伸运动,动作轻柔,被动逐渐转为主动活动。

3.4.2 中期 术后2~4周,一般术后2周折线,逐渐被动活动髋关节,但屈伸不能超过90°。并在初期的基础上增加运动量和强度。可尊医嘱扶拐下床活动,但不过早下地负重。

3.4.3 后期 5~12周,对症锻炼,是肢体功能尽快恢复,6周内避免髋关节主动内收及屈曲,患肢负重须待12周临床骨折愈合坚实之后才可确定。

3.4.4 功能锻炼指导 功能锻炼必须遵循循序渐进、量力而行、主动为主、被动为辅的原则,每次活动的量及幅度由小到大,由弱到强,各类关节肌肉活动以患者自己屈伸为主他人辅导为辅【3】。

3.4.5 出院指导 下床活动时,务必有家人保护,注意安全,以防跌倒再次损伤;骨折愈合不牢固时,应始终保持患肢外展位,忌内收;进行加强患肢的被动功能锻炼,患肢按摩、活动踝关节和膝关节髋关节活动角度不宜超过90°;定期复查:1月、2月、3月、半年、行 x线摄片检查骨折牢固后,可弃拐负重行走。

4 讨论

PFNA(防旋型股骨近端髓内钉)作为一种治疗老年人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方式,具有创伤小,对骨折端的血运破坏小,操作简单,术后并发症少等优点。术后之前功能锻炼不仅可防止肌肉萎缩、关节僵硬和骨质疏松,而且有利于减轻肢体肿胀、防止深静脉血栓形成,术后做好心理护理,减轻病情观察,适时有效地进行康复功能锻炼,可促进患者克服,提高骨折愈合率。

参考文献:

[1] 徐叶.最新医院骨科临床护理操作规程与护理风险防范及护士长工作必备手册.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65

[2] 徐叶.最新医院骨科临床护理操作规程与护理风险防范及护士长工作必备手册.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66.

[3] 赵翠英,冉烨。老年骨折术后护理体会[J]。齐鲁护理杂志,2005,11(9):1329.

上一篇:平面印刷品中的互动设计 下一篇:CA125在卵巢癌诊断的机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