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改革?重点突破?提升水平

时间:2022-04-26 01:17:11

深化改革?重点突破?提升水平

从2006年9月1日新修订的《义务教育法》颁布以来,玉溪市进一步深化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落实均衡发展义务教育的一系列政策,全市义务教育发展水平明显提升。2009年玉溪荣获“全国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先进地区”称号,2012年被国务院表彰为“全国‘两基’工作先进地区”。目前,全市652所义务教育学校中,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达99.92%,初中毛入学率达112.7%,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达96.74%。

落实保障机制,不断加大投入

玉溪市委、市政府认真贯彻落实义务教育保障机制政策,提出“缓建机关办公房,确保娃娃上学堂”,坚持做到把有限的资金用于发展教育,确保人民群众享有平等接受教育的基本权利。将义务教育经费全部纳入财政预算,实行单列预算管理。2012年,全市预算内教育事业支出为29.6亿元,占财政总支出的15.8%;配套学生“免补”政策经费达2.6亿元;预算内教育拨款增长比地方财政支出增长高0.3个百分点,生均事业费增长19.4%,生均公用经费增长7.2%;生均公用经费按照小学每年每生500元、初中每年每生700元的标准进行补助,由中央承担80%,市、县区承担20%;“一补”经费按小学每年每生1 000元、初中每年每生1 250元的标准进行补助;教职工工资严格按照国家标准执行;校安工程拆除重建项目在省补助每平方米1 000元的基础上,市补助每平方米200元;加固改造项目在省补助每平方米150元基础上,市补助每平方米100元。抓住实施农村义务教育薄弱学校改造工程的机遇,着力提高装备水平。全市共投入专项资金1.6亿元,配置2 556套各类教学装备和2 131套多媒体设备,改善了农村义务教育薄弱学校的办学装备条件。

在实施惠民政策“三个全覆盖”中,加大力度,认真落实。目前,全市实现了“三免一补”、农村义务教育营养改善计划、学前教育到高等教育学生资助体系的“三个全覆盖”,全市中小学生基本实现全免费上学,9.8万名初中生和21.9万名小学生分别享受到生活补助和营养补助,确保每一位贫困学子都能接受普惠性教育,切实保障了所有学生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促进了教育公平。

为了扩大保障范围,惠及特需学生,2010年玉溪市构建了山区少数民族基础教育保障体系,少数民族补助标准在国家统一政策标准的基础上提高了20%。2011年,启动实施全市跨村学生路费补助,对5 000多名学生发放了路费补助。2013年,把农民工子女纳入农村义务教育营养改善计划,实现了民办学校农民工子女享受营养改善计划零的突破,让6所民办学校2 408名最需要享受营养餐的学生共享普惠政策阳光。

在义务教育经费管理中,各县区构建了“校财局管校用”的管理模式,加大教育经费使用监管力度,将经费使用与管理列入对各县区教育目标考评的指标。每年至少开展2次经费审计检查,有效控制预算执行,防范财务风险,保障了农村义务教育学校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和经费安全运转。

优化队伍结构,强化培训机制

玉溪市现有农村中小学652所,农村教师17 723人,占全市专任教师的84%。近年来,玉溪市努力拓展教师来源渠道,推动教师结构优化,构建创新师资培训机制体系,强化队伍专业化建设,全力打造一支思想觉悟高、业务素质强、职业道德好的教师队伍,为教育事业健康和谐发展注入了活力。

为了优化教师结构,采取“盘活存量、增加专项编制、动态调整配置标准、‘特岗计划’”等举措,保证了师资队伍的基本稳定。新增360名音乐、体育、美术教师专用编制,为乡镇中心小学以上及成规模建制的农村中小学配齐音体美教师,基本满足了开齐课程、开足课时的需要。2006年实施“特岗计划”以来,共招聘660名教师充实农村教师队伍,现在岗640人。经过努力,全市小学师生比为114.6,初中师生比为112.9,均达到或超过全省平均水平和国家最高标准,教师队伍的学历结构、年龄结构、学科结构明显优化。

针对教师培训体系单一的情况,该市构建了“国培”与“省培”相结合、全员培训与骨干教师培训相结合、校本培训与远程培训相结合的师训体系;打造“玉溪市校级后备干部培训班”“校长论坛”“玉溪市校长高级研修班”等平台,通过“请进来、走出去”、挂职锻炼、在职提升等方式,每年培训教师1.5万人次,覆盖面达90%以上;考核认定了市级中小学骨干教师398名,农村教师比例占70%以上;在现任中小学校长或中层领导中选拔了248人到我国东部地区名校挂职锻炼;每年选拔150名山区教师开展山区教师夏令营活动,全市农村小学教师、初中教师学历合格率分别达98.34%和99.21%。2013年7月,玉溪市政府与云南师范大学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在教师培训、人才培养等方面开展深层次合作,借助高校优质资源,进一步提升玉溪市教师培训水平。与此同时,还对6 000人次的教师及管理人员进行了现代教育技术培训,提高了广大农村教师运用现代科学手段教学的能力,农村教师专业化发展水平得到了较大提升。

提升教师的地位和福利待遇,营造尊师重教的良好氛围,是巩固提高义务教育成果的关键。教师的工资按国家规定标准,由财政按时足额统一发放,全市中小学教师平均工资从5年前的1 700元增加到现在的3 300元,平均高出本地公务员100多元;教师医疗、养老、住房等社会保障制度完善,医疗保险、住房公积金参加率为100%;医保按个人工资的12%的比例筹资,住房公积金按个人工资的12%的比例筹集。为破解农村教师住房困难问题,自2006年起,玉溪市启动实施教师安居住房建设,共建成教师安居住房7 659套。2008年起,实施教师廉租房建设,共建成6 087套共计29万平方米教师廉租房,进一步解决了农村、山区教师的后顾之忧,缩小了城乡教师待遇差距;玉溪市义务教育阶段教师绩效工资改革于2009年启动实施,对广大农村教师特别是偏远艰苦地区教师给予了相应的倾斜,增强了教师尤其是农村教师的职业吸引力,广大农村教师的政治地位、经济待遇明显提升,教书育人的光荣感和积极性增强。

夯实办学基础,优化办学资源

玉溪市委、市政府坚持以办人民满意教育为目标,着力提升广大人民群众教育幸福指数,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紧紧围绕“机会均等、政策均等、资源均配、质量均增”的目标,科学制定了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时间表、路线图,确定了到2015年全市所有县达到初步均衡,红塔区、江川、澄江3个县区达到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到2020年,所有县达到基本均衡以上的规划目标。

玉溪是云南省最早实现“普九”的州市,校舍建设时间较早,加之玉溪地处小江、普渡河断裂带上,抗震设防要求较高,导致校舍危房存量大。截至2012年底,全市校舍D级危房存量为55万平方米,B、C级危房119万平方米,校安工程建设任务较重。玉溪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中小学校安工程建设,对硬件均衡配置提出了更高要求。2013年7月,启动实施了“美丽100校园行动计划暨中小学校校舍安全工程”,计划投入33.5亿元,用3年时间全部排除D级危房,加固改造B、C级危房,打造113所整洁优美、规范有序、和谐文明的美丽学校。玉溪市创新发展思路,提出统一建设、统一筹资、统一还款的“三统一”模式,着力破解资金筹措难、审批程序繁、推进速度慢等关键问题。自“行动计划”实施以来,全市中小学建设全面提速,校安工程开工面积、竣工面积均列全省第一,为全省创造了B、C级校舍加固改造的新经验,校园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

为了提升农村、薄弱学校的“软实力”,玉溪市通过“送研下乡”“送教下乡”,开展“1 + 1”教学结对帮扶活动,全力实施学校对口支援,形成了城镇名优学校与农村学校、城乡之间互助对口支援网。在新平县建兴中学等10多所薄弱农村中小学开展“体验式”教育教学改革,有效提升了农村学校的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在红塔区等县区推行学区管理模式,实现学区内统一调配师资、学、资源共享、捆绑考核、共同发展,促进了教育资源城乡交流、校际交流,形成城乡教育资源共建共享的新格局。

围绕既定的“科学布局、集中办学、宜并则并、需增则增”的原则,打破乡镇区划界限,优化整合中小学教育资源配置,玉溪市全部撤销一师一校。初中、小学学校数和教学点数分别由2003年的104所、649所、383个,优化为2012年的94所、558所、17个。全市农村寄宿制小学在校生从2003年的2.5万人增加到5.2万人,寄宿制学校在校生占全市小学生总数的26.96%。新建、扩建、搬迁重建了一批城镇学校,有效地缓解了中心城区和部分县区九年义务教育资源不足的问题。

按照时间表、路线图要求,严格对照省评估标准,通过综合运用督导手段,督促各级政府切实依法履行教育职责,引导和规范中小学办学行为,提高办学水平。2013年,对全市县域义务教育学校办学基本条件达标情况进行了全面调研并提出了整改意见,对已初步达到义务教育均衡的红塔区、江川县、澄江县进行了市级督导复评。2013年内还对通海、易门、新平3个县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开展市级复评。

巩固“两基”成果,推进素质教育

玉溪市始终坚持科学的育人观和人才观,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牢牢抓住控辍保学,抓实规范办学,深化新课程改革,突出办学特色,注重学生全面发展和创新能力及实践能力的培养,在全面深化素质教育中不断提升质量。一是“两基”成果巩固提升。近年来,玉溪市始终坚持履行政府贯彻实施义务教育的法定责任,严格实行“两基”工作政府领导“一把手”负责制,进一步完善“双线”目标管理责任制,将责任目标纳入干部政绩考核,强化村规民约中控辍保学条款的执行,以村民自治的办法提高“控辍保学”的实效,真正做到目标到乡(镇)、措施到村、落实到校、责任到人,努力构建政府、学校、家庭、社会“四位一体”的“两基”工作机制,加大义务教育阶段控辍监管的力度,完善学生扶贫助困长效机制,注重保障弱势群体接受九年义务教育的权利,全市义务教育阶段入学率保持了较高水平,巩固率和完成率持续提高,各项指标均达到或超过规定标准,处于全省前列。二是办学行为全面规范。不断增强依法治教力度,贯彻执行国家、省中小学办学规范,落实教育教学管理规定,推进学校精细化管理,严格执行课程计划,全面推行义务教育阶段学业水平检测评价机制。小学阶段杜绝了考试排位现象,初中入学采取“划片招生、就近入学、均衡资源、阳光分班”等多种举措,实行公平的招生机制;逐步扩大普通高中招生定向生比例,实现了优质高中招生向广大农村学校的全覆盖。三是素质教育深入推进。始终坚持“立德树人”的原则,把德育工作放在首位,构建了针对性强、特色明显、效果突出的“四三二一一”德育工作体系;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加快推进新课程改革,制定出台了《玉溪市普通中小学深化教学改革的指导意见》,着力减轻学生的负担,引导和督促教师向课堂要质量、求效益;在按照规定开足开齐课程的同时,结合地方经济社会文化发展实际,组织编写了《玉溪历史》《玉溪地理》《环境教育》等地方教材,面向全市中小学免费发放;认真组织实施国家体质健康标准,推进“阳光体育”和大课间活动,学生体育课程水平检测结果坚持纳入毕业评价,增强了学生体质;紧紧抓住全省试点机遇,全力推进艺术教育示范区建设工作,内容多、形式新、质量高的校园艺术活动蓬勃开展。加强青少年校外活动场所的建设与管理,全市9个县区青少年学生校外活动中心建成并投入使用。四是“五化”并举彰显教育特色。以培养全面发展的新型人才为目标,以构建特色校园文化,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维护校园安全稳定为重点,以“美丽100校园行动计划”和信息化建设为依托,着力打造“数字校园、绿色校园、文化校园、平安校园、质量校园”,涌现出了一批具有鲜明办学特色的学校,进一步满足了人民群众上好学的愿望。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教育对外交流与合作,全市共有18所义务教育阶段学校与国外学校签订了合作交流协议,实现了教师、学生、教育官员的互派互访,拓展了教育的视野和内涵。

上一篇:一亿元,来自农民家族的回馈 下一篇:新农村建设中留守儿童心理健康保障机制的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