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理想人格对大学生道德精神境界提升的启示

时间:2022-04-25 11:08:03

《庄子》理想人格对大学生道德精神境界提升的启示

[摘要]《庄子》中的理想人格分“神人”、“圣人”、“至人”三个层次。“神人”超越了具体知识的局限而拥有观照万物的大智慧;“圣人”不拘囿于名利而成就事业;“至人”超越自我,最终得以成就道德自由之大我。在以儒家道德观为主导的道德教育下,《庄子》理想人格对当代大学生构建完整的道德人格无疑具有一定的启发意义。

[关键词]庄子 道德 精神境界 自由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追求利益最大化的今天,人们的精神世界日显苍白、贫乏,大学也未能幸免于难。儒家道德观立足于社会,自我的实现归结于社会角色扮演的成功,而这种成功往往以压抑消磨本然的“我”为代价。庄子理想的道德人格恰恰相反,试图摆脱外部环境的束缚,寻求逍遥自由的道德精神境界。理想人格分为三个层次,分别为“神人”、“圣人”、“至人”。“神人无功”与儒家圣人欲建功立业相对,“圣人无名”与儒家圣人之舍利求名相对,“至人无己”则统摄“圣人”、“神人”,同于“真人”,乃得道之人,即道家的道德完人。

一、庄子道德理想人格特征

1.“神人”之“明”与对知识的超越

庄子所谓“神人”并非带有神秘主义色彩的“神仙”,而是注重精神修养,“神人”最显著的特征为“智照灵通,无心顺物”,“寄生万物之上而神超六合之表”。所谓“无心”,是指去“机心”与“成心”;“顺物”则是顺应事物自身发展规律。“无心顺物”并非一种混冥愚昧的状态,相反,其前提是“智照灵通”,通于万物的大智慧。“神人”之“智”观照万物,又称“明”,“明”源于“道”,“由事感而后降出”,“明”的起点是经验性的感性认识,感性认识经由理性分析得出具体知识,但非止于此。“判天地之美,析万物之理”之人只能是“不该不遍”的“一曲之士”(《庄子•天下》),偏于一术而不能通于“道”。由此可见,庄子之“明”乃是源于具体知识而超越知识的大智慧,只有不局囿于对环境有限的、零散的认识,而从整体上把握对象世界,顺应事物发展规律,才能合理利用环境,做到人尽其才,物尽其用。

2.“圣人”之“名”与对名利的超越

儒家圣人追求的是“名”与“实”相符,因而“毁道德以为仁义”(《庄子•马蹄》),彰显仁义道德规范。“圣人”不以名利为自己行为的出发点,也不以此为道德最终目标,仅依“道”行事,“其穷也使家人忘其贫,其达也使王公忘爵禄而化卑”(《庄子•则阳》),不因成功而得意忘形,不因失败而一蹶不振,“知穷之有命,知通之有时,临大难而不惧”(《庄子•秋水》),才是真正的勇者。也只有拥有如此的精神境界,才能真正做到“无为而无不为”,创造价值的同时,也使主观精神与“道”相通,得到升华。

3.“至人”之“己”与对自我的超越

德育,就其表层形式来看,是育德,“教育者将品德规范转化为受教育者品德的教育”,但其本质“在于解放并提升个体的道德发展潜能,培养‘道德自由’的人格,达到‘道德自由’的境界”。庄子注重个体精神超越,因而心是最大滞碍,此心若无物、无“我”,则无所滞碍。无“我”即无执着于是非善恶之别的“我”,“用心若镜,不将不迎,应而不藏”(《庄子•应帝王》),不以一己“成心”,也不以世俗的仁义道德规范作为道德评判标准,而以宇宙最高之“道”为评判标准,合于自然则无所滞碍。如此,个体精神与“道”合一,突破世俗小“我”建功立业之道德目标的束缚,此谓“至美至乐”(《庄子•田子方》),也是人之为人的最高意义所在。

二、庄子理想道德人格修养方法

庄子理想道德人格的修养方法,其核心在于“养心”。孟子曰:“养心莫善于寡欲。其为人也寡欲,虽有不存焉者,寡矣;其为人也多欲,虽有存焉者,寡矣。”庄子“养心”之关键在于“忘”。

1.忘伦与忘物

庄子承认万事万物有各自的发展规律,但主张各安其性,反对过分分辨。庄子生活在一个战乱不断、人民无法安居乐业的时代,妻子跟着自己受尽生活的艰辛,死后“偃然寝于巨室”(《庄子•至乐》),又何尝不是得到了安息。由此可见,庄子对妻子的爱流于自然,不拘于世俗表现形式,这样的爱反而更显博大、深沉。

2.忘身与忘心

庄子认为人是自然的产物,气聚而为生,“道与之貌,天与之形”(《庄子•德充符》),既然形貌是天生的,不管美与丑、健全或残疾,都不应以好恶伤害身体。庄子所忘之“心”乃“机心”、“成心”。“机心存于胸中,则纯白不备;纯白不备,则神生不定;神生不定者,道之所不载也。”(《庄子•天地》)有“机心”者必丧其淳朴本性,与“道”相背,道德境界自然难以提升。所谓“成心”,即“域情滞着,执一家之偏见者”,执着于自己的是非标准,是己之所是,非己之所非,必然难以正确全面地认识事物。唯有虚其心,随顺万物,符于大道,方可达到逍遥的道德自由境界。

3.撄宁

“撄宁也者,撄而后成者也。”(《庄子•大宗师》)庄子所描绘的至德之世简单淳朴,人民勤劳朴实,人与人、人与自然都能和谐相处。一方面,人只有在社会中才能称其为“人”,人的一生际遇无常,面对机遇与挑战,我们需要的不仅是勇气,还需要较高的道德境界。另一方面,“德”乃得于“道”,对“道”的体悟并不是简单的玄思空想,而是整个过程“充满着凝聚着个人的、独特的精神经历和生活经验”。有了这些经历和生活经验,方能在复杂多变的社会中保持一颗宁静之心,“安时而处顺”,以不变应万变。

三、小结

在虚静自然的道德观指导下庄子所塑造的道德理想人格与儒家养志与气,重仁义的道德人格不同,儒家重个体社会价值的确立,庄子则力求超越世俗的拘囿,达到精神自由的境界,确立人之为人的终极意义。只有立足于社会而不拘囿于社会,才能真正认识社会,在社会中游刃有余。或许庄子理想的道德人格过分注重精神上的超越,现实可操作性不足,但道德本身就其本质而言就“是一种理想主义的东西”,我们需要的是从中找出我们的思想、生活所适合的理想的精神境界与高度。

参考文献:

[1](清)郭庆藩.《庄子集释》上.中华书局,1961.30.

[2](清)郭庆藩.《庄子集释》下.中华书局,1961.1065.

[3]华中师范大学教育系、陕西师范大学、杭州大学、四川师范大学、西南师范大学、西北师范学院教育系编.教育学.西安: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86.17.

[4]王东莉.德育人文关怀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41.

上一篇:浅谈旅行社财务监督与管理 下一篇:高校思想政治隐性教育的新载体――辅导员博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