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障教育需要心灵的沟通

时间:2022-04-25 03:40:28

听障教育需要心灵的沟通

文学泰斗列夫-托尔斯泰曾说过:“如果一个老师既爱他的事业,又爱他的学生,那么他就是一个很好的老师了。”“师爱”是人类最美好,最圣洁的情感之一。从事聋教育教学20多年的经历让我更加意识到:作为聋校教师,只有把这种职业道德的要求真正地内化为自身素质,才能自觉地、真心实意地热爱每一个听障学生,才能真正走进听障学生的心灵深处,帮助他们健康快乐地成长。

记得那年我担任一年级的班主任。接班后,看到孩子们一张张可爱的小脸,一声声含糊但是亲切地喊“老师好!”,自己的心醉了。忽然,我看到了躲在墙角的一个女孩子,目光胆怯,紧闭双唇,双手扯着衣服,远离同学站着。当她发现我在看她时,头深深地低下了。我走过去,蹲下身子,细心地理了理她的头发,她怯怯地抬眼看着我,我拉着她的小手,微笑着,柔声说:“你好!我是姜老师,你叫什么名字?”她慌忙又低下了头,没说话。我拉近她,揽着她,又问了几遍,她才动了动嘴,发出几个极度模糊不清的音,还带着哭腔,我发现她眼泪在眼圈里打转。我的心里产生了疑问:这个孩子为什么会这样?我和家长聊起来,才知道这个孩子除了听力有残疾,智商也不够,而且还有心理障碍,害怕生人,封闭自己,不喜欢和人说话,不接触外界事物。有时一天不说话,有时语无伦次,一说半小时。看着家长含泪的眼睛,我的心在颤抖。一个才7岁的孩子呀!

回家后我马上打电话咨询当心理医生的朋友。朋友告诉我,有自闭倾向的听障孩子最需要的是别人的爱心、细心和耐心。你不能贸然接近她,当她情绪不好的时候,会把你当成侵入自己领地的敌人。最后,朋友再三叮嘱我:“细心观察,小心说话。既要关心她,又不能让她察觉。这可是一项长久的爱心工程啊!说不定几年都不会有结果。”放下电话,我沉思良久,最终下定决心,一定要用自己持之以恒的细心去爱护她,打开她的心扉,走入她的心底。

从这天起,我开始了自己每天的“爱心工程”。无论上课还是课间活动,我会寻找最合适的位置进行观察。一旦发现她情绪不错,我就找机会和她接触,抚摩她的头,拉着她的手,笑嘻嘻地和她说话,慢慢地引导她,适时地夸奖她,有时还不失时机地送她一个小礼物。回家后,我会认真回忆一天的细节,把它记在笔记中。我要寻找规律,尽快地走进她的心灵深处。我知道,只有这样,我才能拯救这个脆弱、纯洁的心灵。经过两个多月的努力,她不再害怕我了,敢面对我,能看着我、听我说话了,但她自己仍然不说话。我心里焦急,但态度和行动上又不能表现出来。我发现她和班里一个小女孩的关系不错,经常拉着她说话、比画。可是她说的、比画的颠三倒四,谁也看不明白,结果这个女孩子就不理她。我想,得做好这个孩子的工作呀。我没有贸然批评她,而是请来家长讲明情况,赢得了家长的支持。我们再一起发动那个小女孩,每天主动和她玩耍、说话。当她说出话来,即使是咿咿啊啊、语无伦次,同学也不表现出来,只是点头假装听懂了,从不笑话她,慢慢地她敢和同学说话了。

就这样,近一年的学习中,我细心地呵护她脆弱的心灵,使她慢慢地接受了学校、老师、同学。后来,我不教这个班了。但是,无论何时,只要我出现在操场上,她总会跑过来,羞怯地笑着看我,叫我:“老师好。”这声老师好不同于别的问候,特别让我心醉。

二十几年的聋教经验使我懂得,教师爱学生,不是一个纯粹主观的过程。如果班主任无法走进听障学生的心灵,学生不信任、不爱戴自己的老师,从来不向老师敞开心扉,那么教育就无法进行。如果听障学生不愿意把自己的欢乐、痛苦告诉老师,不愿意与老师坦诚相见,那么谈论任何教育都是空洞的。听障学生向她的老师敞开自己的心灵窗口,是一个彼此促进思想和感情高尚起来的过程。也只有学生向老师敞开心灵,才能让班主任更清楚地了解他们美妙的内心世界。沟通心灵,教育工作必然事半功倍。

上一篇:走过爱的十年 下一篇:感悟 第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