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3例高热惊厥的临床分析及治疗

时间:2022-04-25 03:32:44

93例高热惊厥的临床分析及治疗

广东高要市妇幼保健院,广东高要526100

【摘要】目的:探讨小儿高热惊厥的临床特点、危险因素和预防措施,并为此病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10年1月-12月收治的93例高热惊厥患儿的年龄、病因、临床表现特点和辅助检查进行分析比较。结果:93例患儿均痊愈出院,高热惊厥多见于5个月-5岁之间,病因以上呼吸道感染为常见。患儿入院后即给于止惊、镇静、降温、吸氧,并及时治疗原发病。结论:小儿在高热或过高热时,常引起抽搐,有发热的患儿应及时采取预防和治疗措施,避免发生惊厥。预防惊厥的发作应做好家长的健康指导和适当的药物预防。

【关键词】小儿高热惊厥;危险因素;预防

【中图分类号】R720.59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7484(2012)-05-0750-02小儿高热惊厥是临床儿科疾病的常见并发征[1]。是一组与发热有关的非神经感染所致的惊厥,约占小儿人群的5%-6%,其发生率约为4%-10%,多发生在5个月-5岁的小儿,高峰年龄在9-18个月[2]。高热惊厥为婴幼儿时期最常见的惊厥原因。其发病率约2%-8%。具有遗传性,其发病机制至今尚未完全明了。可能主要由于婴幼儿的大脑发育尚未完善,分析鉴别及抑制能力较差,一个较弱的刺激也能在大脑引起强烈的兴奋与扩散,导致神经细胞异常放电,因而发生惊厥。现将我院2010年1月-12月收治的93例高热惊厥病例总结分析如下: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所有病例均符合高热惊厥诊断标准。本组93例病例原发病均为呼吸道感染,男56例,女37例。3岁以下68例,3-6岁25例。首发病例65例,复发病例28例,复发率30.1%。惊厥时体温≥38.5°C者85例,占91.39%,8例体温在38-38.5°C之间。惊厥发生在病情24小时内者91例,占97.84%。有家族史46例,占49.46%。

1.2高热惊厥的诊断标准:高热惊厥分为单纯性和复杂性。①单纯性高热惊厥:首发时间在6月-3岁之间,发病初期24小时内发作,体温>38°C,发作呈全身性,持续时间短,一般不超过10分钟,发作后清醒且无神经系统体征,24小时内只发作一次,热退一周后脑电图正常。②复杂性高热惊厥诊断标准至少具有下述一项表现者:起病年龄<5个月或>6岁,惊厥时间持续15分钟以上,局限性发作,体温<38.5°C时出现惊厥,一次病热过程中惊厥发作一次以[3]。

1.3实验室检查:全部病例生化分析示血糖、血钾、血钠、血氯、血钙、血磷、血镁等离子均正常。93例患儿有88例在热退1-2周后行脑电图检查,其中正常73例,异常15例(表现为散在的尖波、慢波增多,或双侧不对称)。

1.4方法:全部患儿入院后第一时间给予降温,体温38.5°C以上者给予布洛芬5mg/kg,每2小时测体温,做血、尿、便常规检查,根据情况做胸部X线拍片、头颅CT、腰椎穿刺等检查,排除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和颅脑病变引起的急性惊厥。进行一般治疗:①治疗原发病,建立静脉通道,维持水、电解质平衡;②保持安静,避免一切不必要的刺激;③保持呼吸道通畅,仰卧位头侧向一边,以免将呕吐物、分泌物等吸入气管引起窒息或吸入性肺炎;④惊厥持续状态者给氧,以减少缺氧性脑损伤。

1.5控制惊厥:小儿高热惊厥发作之时,热势较高,四肢抽搐,两目直视。大约持续3-5分钟后一般能够缓解。抽搐缓解后,患儿发热仍很高,这时如不积极退热,可能还会再次发生惊厥。对正要发作的惊厥,应立刻置患儿于侧卧位以防止呕吐物吸入,适当吸氧,立即静脉缓慢注射地西泮,剂量每次0.25-0.5mg/kg,速度1mg/mim,必要时20分钟后可重复给药,24小时内可重复使用2-4次。惊厥控制后,仍应继续给于抗惊厥药物,直至热退为止,因为再一次的发热过程中仍有可能出现第2次或更多次的惊厥发作。苯巴比妥是维持治疗的首选药物,苯巴比妥肌注吸收慢,不宜用于抢救,应选用静脉制剂,3-5mg/kg,静脉注射,速度不超过20mg/kg。对于高热惊厥持续状态,如果地西泮及苯巴比妥控制惊厥无效,还可以应用氯硝西泮静脉注射,每次0.02-0.06mg/kg,10%水合氯醛直肠注入或口服(50mg/kg)等止惊,同时还需应用脱水剂(如20%甘露醇)减轻脑水肿等处理。

1.6治疗和转归:93例患儿均行抗惊厥及退热对症治疗等。止惊首选安定,每次0.3-0.5mg/kg,肌注或静脉缓慢注射,部分使用苯巴比妥及水合氯醛;退热首选布洛芬,5-8mg/kg;颅压高者给于20%甘露醇加地塞米松、呋塞米静脉缓慢注射;积极抗感染,维持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等处理。2.结果

93例患儿均痊愈出院,平均住院6天。患儿惊厥时体温均在38C以上,其中≥38.5°C占91.39%,38.5°C以上发作的复发率为30.1%。3.讨论

高热惊厥是婴幼儿最常见的惊厥原因,6个月-6岁特殊的年龄阶段,脑的解剖、生理、生化个方面都处于快速发展中,兴奋与抑制处于不稳定时期,对发热的应激状态容易发生高热惊厥。本组资料显示,男性多于女性,可能与男童脑发育的成熟度及对周围环境的适应度低于同龄女童有关[4]。

3.1小儿高热惊厥的病因较多,根据临床表现及病史等大致归为以下几点:①非中枢神经系统感染:见于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或其他传染病初期,24小时内体温骤然上升,多达38.5°C以上,一次疾病过程中抽搐次数很少超过2次,抽搐后神志意识恢复正常,无后遗症;②感染中毒性脑病:严重感染性疾病如中毒性菌痢、败血症脑病等,因超敏反映及毒素作用引起高热、脑部微循环障碍致脑缺血缺氧、脑水肿而致惊厥,惊厥次数多,时间长,常有意识障碍及阳性神经系统体征,症状严重者多遗留后遗症;③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如各种脑炎、脑膜炎、脑脓肿,常有脑膜及脑实质的损伤,表现为脑水肿、颅压高及其他神经系统体征,脑脊液常阳性。近年来有报道,惊厥与血清钠的关系密切。金松等[5]对高热惊厥及无热惊厥患儿行病例对照研究发现均出现低钠血症,与李征瀛[6]研究结果一致,认为高热惊厥身体应激时交感神经兴奋而副交感神经受抑制,从而解除副交感神经对抗利尿激素分泌抑制,结果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导致低钠血症。

上一篇:外科手术治疗门静脉高压症并发食管胃底曲张静... 下一篇:心理干预对心力衰竭患者的护理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