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通管理模式和业务创新探索

时间:2022-04-25 01:44:29

流通管理模式和业务创新探索

1构建部门人力资源管理新模式

新馆建成后,流通部不仅馆舍面积增加,同时由于经费增加而使得书库图书数量增至以前的两倍,而工作人员并没有增加。因此,必须大量增加学生工作人员以保证正常业务的开展和服务水平的提高。管理人员类型的多样性使得人力资源的管理必须以团队为管理对象,实现团队化的组织和管理的模式,是目前情况下流通部门必须建立的一种人力资源管理模式。

2建立团队组织结构,实现团队管理

团队是指一个工作群体的集合。团队组织是一个复合性强、灵活机动的网状组织,它能适应图书馆内部复杂多变的情况,同时也能随着社会环境的变化而变化。这个工作群体中的个体具有互补性技能,有着共同的奋斗目标和工作任务,能够通过彼此合作来满足用户需求。这样的的团队能够迅速的组建起来、可以任意重组或解散,具有较强的灵活机动性。流通部必须依照自身部门的工作特点,建立起能够协同完成任务的网状交叉的各种任务团队。

3流通团队类型

根据流通部各团队组织实现工作目标和任务的不同,将流通团队分为以下2种类型:

3.1馆员工作团队

它将馆员的不同性格特点和技能及学科优势加以整合,使流通的综合服务能力得以提高,适应和满足用户的多样化需求。馆员工作团队是流通团队的核心力量,该团队负责组织和协调学生团队。

3.2学生团队

学生团队组织有勤工助学学生团队、青年志愿者学生团队、读书协会学生团队。根据组成团队人员性质的不同,各不同的流通学生团队来自各个不同的学生组织,每个学生组织确定固定的流通主管作为指导老师,指导老师再确定学生带头人,将不同的工作任务分到各个团队中去。(1)勤工助学学生团队:这是由贫困学生组成的,由学校学生处资助中心每月发放200元工资,每周对图书馆服务8小时,持续固定一年的相对固定的学生团队组织。(2)青年志愿者学生团队:这是由各个学院青年志愿者协会组建起来的,每周一到两次不定时间和人数的学生团队组织。(3)读书协会学生团队:这是由我校学生自愿组织的一个公益性学生社团。协会以“培养读书兴趣,丰富校园文化,增强实践能力,倡导奉献精神”为宗旨的学生团队组织。

4践行部门人力资源管理模式

4.1加强对流通馆员团队的管理

首先,强调民主集中制原则。在部门内注重弘扬正气,主张公正,强调民主。开展业务工作时,先征求意见,然后开会集中民主讨论,最后再定稿执行方案。其次,主张团队协作原则,打造30人的团队精神。

4.2完善对勤工助学学生团队的管理

学校累计给了112名勤工助学的学生协助图书馆工作,因此管理勤工助学学生也成了日常工作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工作。加强新进馆工作学生的培训,明确相关管理制度。实行一对一导师管理制度,不仅在工作上予以指导,更从生活中给予帮助。建立了QQ群和飞信手机群,加强学生之间以及学生和老师之间的交流。实施小组长负责制,让学生自己管理好学生。同时实行当班老师评价、学生自评加组长评价的考核制度。

4.3大规模组织青年志愿者学生团队

青年志愿者成为了图书日常工作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流通部定向联系了土建学院、电气学院、职教学院和理学院青年志愿者协会。这类学生在搬馆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搬馆前固定每周组织5批次共100名志愿者到流通部的6个书库进行义务劳动;搬馆期间每天安排两批次共60名志愿者协助做好打包和搬运图书的工作。先后共组织了18400人次志愿者,打包图书近50万册,搬运图书13000多包。

4.4组织读书协会学生团队

读书协会学生团队的主要工作任务是通过开展系列读书主题活动来协助流通部做好相关工作。每年流通部馆员都会带领学生,充分利用协会成员的活力和智慧,围绕图书馆工作开展了一系列的辅助宣传活动活动,比如图书墙活动、找书比赛、图书漂流活动、读书讲座等活动。

5创新流通业务

5.1创新流通业务,提高服务水平

从图书馆工作创新的必要性分析:第一,对于整个图书馆事业的发展而言,服务创新是图书馆自身内部建设的需要。第二,对于整个教学和科研改革而言,也要求图书馆必须实现服务创新。流通部的服务工作是图书馆工作的第一线,同时也是图书馆工作的生命线。创新是流通工作发展的需要。随着时代的进步和发展,我们必须主动挖掘自身的潜力,走出一条内涵式发展的道路。坚持服务创新,这是流通部改革和发展的必然选择和最终出路,因此我们必须主动服务。主动服务是柔性管理理念下的服务观在图书馆流通部工作中的具体体现。它要求馆员在思想上:树立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来取代传统的坐等思想,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它要求馆员在服务方式上:了解广大师生借阅需求后,结合馆藏特点来拓展服务领域,根据师生所需借阅信息的变化不断调整和更新服务。它要求馆员在服务效果上:提高流通图书的利用率,为教学和科研更好的服务;同时也不断提高馆员自身的服务水平和服务质量,达到双赢的效果[2]。

5.2践行流通业务创新

图书馆流通的业务创新主要从拓展基本业务和开展资源宣传和利用业务两方面入手。

5.2.1拓展流通基本业务

流通基本业务主要是日常借阅服务工作和管理读者借阅证的相关工作。日常借阅服务工作主要是指借还图书和与此相关的工作(比如:整理图书、修补旧书、发现和处理有问题图书、查询图书、借阅和加工光盘、书库管理等业务)。管理读者借阅证的相关工作主要是指办证、挂失、补办、密码修改、离校手续的办理、续借及图书丢失赔偿的办理、电话续借、催还、上机及滞纳金收取等业务。围绕着流通基本业务陆续开展了几项新业务:毕业生催还图书业务;教职工延期和催还业务及借书证大清理行动;完善丢失图书赔偿业务[3]。

5.2.2流通资源宣传和服务推广

流通工作不仅应该处理好基本业务,还应该在流通资源的宣传上下工夫,以便为流通的图书找到合适的读者,做到“为书找人”。因此,我们开通了以下业务:第一,专家信息库推荐。将新书按专业分类,针对教师研究方向的不同,以发邮件的方式将书目推荐给各学院的教师,节省了教职工读者查找图书的时间;第二,书库导读服务。用类似于超市导购员形式的管理方式管理书库。每个书库安排一名馆员全权负责书库导读的具体事宜。对于进入各书库的读者进行指导,给读者建议,让读者节约找书时间,提高借阅效率。第三,BBS通知。向全院师生公布新书到馆的情况,大致有哪些类的图书,具体分布在哪些外借书库中。采取多种形式,让读者第一时间找到自己所需要的好书。第四,文献借阅榜及读者之星活动。为了更好的指导读者进行借阅,每月做一次海报,将该月借阅次数排名前10位的书籍信息予以公示,以便读者了解文献借阅情况;将每年借阅次数排名前3位的不同类型读者统计出来,在读书文化节闭幕式上进行表彰,鼓励读者借书[4]。从宏观管理层面而言,流通工作通过以上归纳,分为人员管理和业务管理两方面。在图书馆无论从事何种工作,只要用心去做,同样也为图书馆流通工作开创出新局面[5]。

作者:薛宏珍 何兴旭 单位:广西科技大学图书馆

上一篇:地方公路养护工区管理模式综述 下一篇:浅议门户网站管理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