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甘宁边区的“马青天”

时间:2022-04-25 08:41:53

闻名全国的评剧《刘巧儿》,让人们熟知了敢爱敢恨、勇于追求幸福的“刘巧儿”。但许多人不知道,其实这部剧是根据剧中的另一个重要人物“马专员”的真实办案经历创作出来的,而这个“马专员”的人物原型就是被当地百姓称为“马青天”的马锡五。

马锡五,陕北保安县芦草沟村人,1930年参加革命,早年跟随刘志丹在陕甘边区参与创建陕甘苏区的斗争。1935年中央红军到达陕甘革命根据地后,任陕甘省苏维埃政府粮食部长,1936年初任陕甘宁苏维埃政府主席。1937年9月6日,陕甘宁边区政府成立。马锡五任专员兼任陕甘宁边区高等法院陇东分庭庭长。在从事司法工作期间,马锡五坚持群众路线,注重以调解方式处理民间纠纷,实行审判与调解相结合的办案方法,深受广大群众欢迎,人们亲切地称他为“马青天”。乐于体察民情,成全“封张”美姻缘

抗日战争爆发后,以国共两党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立,陕甘宁革命根据地转变为陕甘宁边区,中国工农红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奔赴华北抗日前线,国共两党合作抗日的政治局面形成。陇东抗日根据地是在陇东革命根据地基础上建立和发展起来的。马锡五虽是陇东的最高行政长官,但他和的专员可不一样。他从不坐在城中的办公楼里等着看案件的卷宗,要想找到他,必须到田间地头儿去,因为扛着镢头下乡,才是“马专员”的工作风格。在兼任陕甘宁边区高等法院陇东分庭庭长期间,马锡五总是深入到老百姓的实际生活中,在和群众聊天、劳作中了解案情的真实情况。他的法庭常常设在案发地点,哪里有案子,他就到哪里同当事人直接取证。

陕甘宁边区陇东分区华池县居民封芝琴,乳名封捧儿,就是评剧《刘巧儿》里主人公“巧儿”的原型。封捧儿的父亲名叫封彦贵,在女儿年幼时以“娃娃亲”将封捧儿许配给华池上堡子张湾村农民张金财的次子张柏儿。虽是“娃娃亲”,但封捧儿与张柏儿长大成人后渐渐产生了感情,这桩封建“娃娃亲”慢慢朝着好的方向发展。封彦贵看到女儿与张家的婚事将近,开始后悔当初订婚时没有收彩礼,便以当时的“婚姻自主”为借口,提出与张家解除婚约,私下将女儿许配给城壕南塬的张宪芝之子,并收取了法币2400元、银洋48块的彩礼。张家得知封家人的作法后十分生气,于是向华池县政府告发。依据当时禁止“娃娃亲”、“买卖婚姻”的规定,县司法处判处撤销两次婚约。封彦贵借机第二次“卖女”,又将女儿许配给庆阳玄马湾的地主朱寿昌,得了法币8000元,银元20块,还有4匹哔叽。封捧儿不愿嫁比自己年长十几岁的地主,拒绝结婚。张金财知后纠集本村村民20多人,趁封彦贵赶庙会不在家的机会,登门抢亲,让儿子与封捧儿连夜成婚。封彦贵回来后,发现女儿被张家抢走,立即将张家告到县里。县司法处认为张家搞封建婚姻,派警卫队把张金财和抢亲的人抓到县里,未经详细调查,就判处张金财徒刑6个月,还宣布废除张柏儿同封捧儿的婚姻。结果,张柏儿被押进监狱,封捧儿也被强令住在悦乐听候处理。一桩美满的婚姻就这样被拆散,群众对此议论纷纷。

心爱的人被投入监狱,自己的幸福生活被毁掉,封捧儿对此心痛欲绝。她听说陇东有个“马专员”断案公平,便独自步行80里,到庆阳告状。马锡五住在庆阳城东一个破旧院落里,封捧儿找到马专员那天,马锡五正和妻子李春霖吃饭。封捧儿第一次拜见“大官”,心里起初十分害怕。可是当她到了马家,看到这位马专员身上的灰粗布衣裳和桌上的家常便饭,觉得这个“大官”和老百姓差不多,于是放下胆怯,将满腹的冤屈全部说给了马锡五。马锡五仔认真记录了封捧儿的遭遇,然后安慰她回去耐心等候处理结果。封捧儿来访的第二天,马锡五就赶到悦乐,走村串户调查情况。了解清楚经过后,他还特地到封捧儿家里征求了她本人的意见。封捧儿坚决表示:“朱家有钱我不爱,我爱的是张柏儿老实忠厚劳动好,死也要和张柏儿结婚!”

1943年农历四月十七,悦乐区召开三乡群众大会。主席台上,马锡五身穿粗布衣,亲自协助华池县司法处公开审理此案。当着上千群众的面儿,马锡五逐个询问封捧儿、张柏儿、封彦贵、张金财等当事人,以及参与抢亲的人。而后,他又征询在场群众的意见。大家一致认为:封彦贵屡次卖女儿,张金财黑夜聚众抢亲,两个人都应受罚。但群众最为关心的还是封捧儿和张柏儿的婚姻,都认为二人两情相悦,合理合法,应该成全。审明案情,听取意见之后。马锡五代表法庭当场宣判:封彦贵违反边区婚姻法,屡卖女儿,所得财礼全部予以没收,并科以劳役半年,以示警戒;张家黑夜聚众抢亲,惊扰四邻,有碍社会秩序,判处为首者张金财徒刑半年,其他附和者给以严厉批评教育,以明法制;封捧儿和张柏儿基于自由恋爱而自愿结婚,按照边区婚姻法规定,其婚姻有效。判决一宣读完,全场欢腾,在场的群众表示拥护政府的判决。马锡五还当场给封捧儿和张柏儿发放了结婚证书,预祝他们婚姻美满。一起错综复杂的民事案件,就这样被马锡五条理分明、合情合理地解决了。到场群众纷纷赞叹:“真是马青天啊!”

善于洞察细节,揭“杨木匠”死亡真相

马锡五有一个习惯,就是随时把办公用品装在马褡子里,到下面去转,边走边作社会调查,转到哪里,就在哪里办公。一年中的大部分时间,他都在所谓的“流动办公室”里度过。一天,马锡五带着通信员去庆阳县桐川乡检查工作。为了能够同路上碰到的群众谈话。他牵着马。一路走,一路同群众交谈。中午时分,他们来到了杨庄附近。在一孔破窑洞前,发现了一个怪现象:一群乌鸦,聚在那孔破窑洞的周围乱叫。当时,乌鸦被认为是不祥之物,见到乌鸦,就会不吉利。马锡五不信这些,他叫通信员去轰走乌鸦。哪料,那些乌鸦就是赶不走,不断地聚集在破窑洞周围盘旋。马锡五琢磨着,乌鸦比人的感觉灵敏,说不定这孔窑洞里有什么东西在吸引乌鸦。于是,他又叫通信员进破窑洞看看究竟。通信员进去看了看,里面除了一口枯井,什么也没有。马锡五拾来一根长树枝,亲自到破窑中去查看。他用树枝探了探枯井,发现井并不深,井底全是沙土,没有别的东西。当天晚上,马锡五就住在了破窑附近的杨庄。

杨庄是一个不大的村子,住有十来户人家。马锡五进村后,就找人拉家常,他关切地询问群众的生产、生活和一切群众关心的事情。结果,在同群众的聊天中,他得知了一件可疑的事情。原来杨庄有一个姓杨的木匠,为人忠厚老实。常年在外揽活做工。杨木匠的家中有个姓赖的媳妇,长得妩媚漂亮。一年前,这个姓赖的媳妇突然告诉乡亲们说,杨木匠跟一个朋友合伙到西峰卖毛驴去了。杨木匠到西峰卖毛驴时,西峰还是统治区,村干部一时弄不清事情的真伪,也不便深究。几天后,杨木匠的媳妇又拿了一封丈夫写来的回信说,杨木匠自己已在军队当了兵。为这件事,姓赖的媳妇还跑到乡政府哭哭啼啼地闹了一阵。乡亲们虽不大相信,但怀疑归怀疑,杨木匠一去不归总是事实,乡亲们也不再说什么,这件事就这样不明不白地过去了。杨木匠的媳妇自从到乡政府大闹一场后,也不见再提杨木匠的事。不久,她就和一个外乡来的年轻人结了婚,过起了夫妻生活。马锡五了解到这些情况后,感到此事疑点重重:一是杨木匠是一个老实本分的手艺人,为什么会做犯法的事情?(注:边区政府为了发展生产,严禁将毛驴卖出去,卖毛驴是件犯法的事情,违者要受到政府的处罚)二是姓赖的媳妇在明知丈夫做了犯法的事后,为什么还要向外声张?三是姓赖的媳妇得知丈夫当了兵,为什么不叫人去找,还要同别人结婚?把这些疑点同村外破窑洞周围成群的乌鸦驱离不散的现象联系起来,马锡五觉得里面说不定有些什么名堂。马锡五有着丰富的生活阅历,他知道乌鸦这种鸟喜欢吃腐尸烂肉,而且对人或动物的尸体气味比较敏感,田野里只要有了死老鼠、死狗、死猫之类的东西,一定会引来成群结队的乌鸦,有时在新坟的周围,也会出现乌鸦聚会的场景。由此推断,那个破窑洞的枯井里一定埋了什么,说不定就是那个杨木匠的尸体!

为了将这件事查个水落石出,马锡五不动声色地叫来几个乡亲,拿着铁锨镢头,到村外那个破窑洞的枯井中挖了起来。挖了不到三尺深,下面出现了一些软绵绵的胡麻柴。当乡亲们扒开胡麻柴后,不禁吃了一惊:井里竟然藏着一个男人尸体。乡亲们将这具尸体移到破窑洞的外面,只见死尸被绳子捆得结结实实,嘴里还塞着一团破布。这具死尸埋在地下几尺深,但并未腐烂。乡亲们撕掉破布仔细辨认,正是一年前失踪的杨木匠。马锡五立即将那个姓赖的媳妇抓来审问。那女人一见杨木匠的死尸,顿时吓瘫在地,一五一十地供认自己通奸并伙同奸夫谋杀杨木匠的事实,一件疑案终于真相大白了。后来,陇东分区法庭进行了公开审判,判处奸夫死刑,给那个姓赖的媳妇判了个无期徒刑。杨庄的乡亲们见马锡五查清了疑案,为死者申了冤、报了仇,感恩不尽。

勇于改革创新。昔日“衙门”变“民门”

1944年8月至9月,马锡五在陇东镇原、曲子、环县3县巡视检察司法工作时,采用就地和巡回审判方式,客观、民主、公正地解决了6个案件。在处理镇原县新集二区余家湾的土地纠纷案时,充分尊重群众的意见,坚持以法律为原则,对案件客观公正地做出判决,使这场拖延多年的纠纷迅速得到圆满解决。在曲子县视察工作时,他深入实际调查研究,亲临现场勘察,广泛听取群众意见,纠正了曲子县司法处错判的苏发云“谋财杀人案”,使这个疑难案件最终真相大白。在马锡五这种深入实际、联系群众、实事求是的作风影响下,陇东的司法干部调查研究蔚然成风,改变了以往以坐堂问案为主的审判方式,审判人员走出法庭亲赴诉讼争议地点,依靠群众就地审判。审判方式和作风焕然一新,解决了一大批遗留多年的案件。

马锡五审理案件的方法很快传遍整个陕甘宁边区,引起边区高等法院的高度重视并在全边区推广,促进了边区司法工作的根本转变,标志着边区法制建设进入一个新阶段。陕甘宁边区政府把马锡五在审判工作中贯彻群众路线、审判与调解相结合的办案方法总结为“马锡五审判方式”。1944年3月13日,《解放日报》发表了题为《马锡五审判方式》的评论文章,把马锡五的审判方式归纳为:深入调查研究;坚持原则,坚决执行政府的政策法令;审判方式是座谈式而不是坐堂式,是“民门”而不是“衙门”。1945年陕甘宁边区第二届司法会议总结报告中,将马锡五审判方式的特点概括为:一、深入农村,调查研究;二、群众参与,解决问题;三、就地审判,不拘形式。

马锡五审判方式是在特定的历史环境下形成的特殊审判方式。它标志着新民主主义诉讼制度的确立,结束了在中国长达几千年的“纠问式”的诉讼制度,从而使解放区的司法工作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为解放区的法制建设树立了一面旗帜,在中国法制建设史上书写了光辉的一页。

1946年,马锡五在边区参议会上被选为边区高等法院院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他担任最高人民法院西北分院院长,1954年被任命为最高^民法院副院长。

建国初期,马锡五在担任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长期间,协助谢觉哉院长完成了最高审判机关的各项繁重的任务。在一次全国司法工作会议上,在接见会议代表时,紧紧握着马锡五的手,热情而风趣地说:“马锡五,你来喽!你来了事情就好办啦。”

上一篇:顺应时展 探索对农广播发展的新路径 下一篇:以互联网思维改造传统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