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丽尔•斯特里普:贴在地面步行,不在云端跳舞

时间:2022-04-25 06:59:23

梅丽尔•斯特里普:贴在地面步行,不在云端跳舞

2012年第84届奥斯卡颁奖礼上,梅丽尔·斯特里普这样自嘲道,“当颁奖嘉宾报出我名字的时候,我仿佛听到半个美国都在嘟囔:呃,不!怎么又是她!”这个银幕上的百变影后,在62岁,以《铁娘子》中撒切尔夫人一角第三次登上奥斯卡最佳女主角领奖台。

“她不是为自己,而是为自己的角色而斗争”

在《铁娘子》开拍前,斯特里普花了几个月看视频、听录音,揣摩撒切尔夫人的神韵与嗓音,并与大量曾接近过撒切尔夫人的人交谈。她用另一种口音表演,就像电影里的撒切尔夫人先是摆脱了林肯郡乡音,又在下议院学习压低嗓门,让说话变得更有力。为了让自己从感觉上更加接近撒切尔,她甚至把自己完全封闭起来,让工作人员把食物放在房间门口,“一天24小时,除了很短的睡眠,我做了大量的阅读和分析。我有意体验她是怎么工作的,一样的时间强度、一样的热忱,体验她做首相11年的封闭生活。我甚至模仿她拿手提包的方式,包括训斥内阁成员的态度、她说话的口音。”电影预算不多,剧组每天都必须工作很长时间,几乎没有休息,一站就是12个小时,但斯特里普总是“最后一个累倒的人”。

这是斯特里普一贯的工作作风,她最棒的工作永远在幕后,每个角色几乎都让她掏空了自己。《克莱默夫妇》中,女主角乔安娜在法庭上精彩动人的台词,全是斯特里普自己写的。而因为对工作太认真,她还与片中的男主角——美国著名演员达斯汀·霍夫曼发生了激烈的冲突。因为在拍摄之前,剧本改编权就已被列入了霍夫曼的合同中,斯特里普对改变剧本的坚持常常触动他的神经。一次霍夫曼怒不可遏地抓起一个杯子向斯特里普砸去,杯子就在她头上方的墙上摔碎了,但她一动也没动。拍摄前,她不得不花好长时间把那些玻璃碴子从头发里拣出来。尽管如此,霍夫曼仍然对她的演技与敬业精神大加赞赏:“有时我憎恨她那些玩笑,但不能不尊敬她。她不是为自己,而是为自己的角色而斗争,而且不获全胜决不罢休!”因为这两个出色的演员,《克莱默夫妇》在当年的奥斯卡中风光无限,共获九项提名,并摘得五个大奖。

《法国中尉的女人》原著作者约翰·福尔斯曾对斯特里普的美国口音充满怀疑,导演打算找一位英国人为她配音。她拒绝了,自己请了一位英国家庭教师,连续几星期为她朗读19世纪英国女作家简·奥斯汀和乔治·艾略特的作品。不久后,一位朋友打电话给她,已听不出她的美国口音了。在《狂野之河》里,她亲身出演绝大部分的划船镜头,甚至掉进激流。当时,她的一句名言广为流传:“不是每个动作英雄都叫施瓦辛格或史泰龙!”拍《紫苑草》时,为了达到冻僵的效果,斯特里普提前在长方形冰袋里躺了半小时。摄影组成员吓坏了,马上找来导演。十分钟后,斯特里普从昏迷中苏醒,在场的人惊讶地发现她并没有冻僵,只是演得太入神了。

《苏菲的抉择》开拍前三个月,斯特里普开始学习波兰语和德语。她学得太像了,以致年幼的儿子来到摄影棚为听不到妈妈熟悉的声音而嚎啕大哭。为了使集中营里的戏更逼真,她瘦了6公斤,几乎皮包骨。苏菲这一角色为斯特里普赢得了奥斯卡最佳女主角奖。影片顾问、原著作者威廉·斯泰伦这样评价斯特里普的演技:“我观察过她是怎么演苏菲的,某一时刻,她塑造的性格那么逼真,连我写书的时候都没想到。我见到了我的苏菲,在梅丽尔身上发现了她。”

上世纪80年代美国演员中曾流行过一句话,“如果好莱坞每年只有一两个好角色,那它们都是梅丽尔·斯特里普的。”从影40年,获得八十多项表演类奖项。不漂亮的斯特里普无疑是当代演技最超群、戏路最宽广的女演员。从饱受生活困扰的家庭主妇(《克莱默夫妇》)到灭绝师太般的杂志主编(《穿普拉达的女王》)、从充满正义感的修女(《虐童疑云》)到喜欢做法式大餐的美国大妈(《茱莉与茱莉娅》),从远离非洲的独立女性(《走出非洲》)到陷入黄昏恋的风情妇人(《廊桥遗梦》)……人们纷纷把“完美女性”、“伟大的女演员”之类的赞美当面奉上,斯特里普却说:“其实,我只是一个面对角色时会惊慌失措的演员而已。”

“我不是看上去的那样,我是完全不同的女人”

没有人认为斯特里普能够成为好莱坞明星——她长得不好看:双腿粗短,臀部浑圆,头发灰褐暗淡,眼睛小而无光,鼻子狭长有点歪斜,甚至有点像老巫婆。据说,1976年迪诺·德·劳伦提斯要重拍《金刚》时,斯特里普为片中的落难美女试镜。在面试现场,劳伦提斯用意大利语问他儿子:“她真是个丑八怪,你为什么把这个家伙叫过来?”他以为她听不懂,但当斯特里普用流利的意大利语说出“很抱歉我让你失望了”时,劳伦提斯顿时哑口无言。

斯特里普于1949年7月22日出生在美国新泽西州一个叫萨米特的小镇。父亲是一个制药公司的主管,喜欢弹钢琴;母亲是一名艺术家,喜欢演唱。在母亲的影响下,斯特里普幼年的梦想是当一名歌剧演员,并在12岁时开始了正规的歌唱训练。上高中时,她对自己外形的不满到达了顶峰:拿掉牙箍和眼镜,用化学方法和柠檬汁把头发变成了金黄色。她开始参加各种社团及娱乐活动,成为啦啦队长,努力吸引男孩子的注意。她还在最能出风头的戏剧社报了名,本来只是想在舞台上收获更多的瞩目,未曾想竟这样爱上了表演。

1967年,斯特里普考入瓦萨学院表演系,开始在舞台上展露才华。她开始大量阅读萨特、勃朗特和荣格的作品。后来,斯特里普进入著名的耶鲁大学,在戏剧学院攻读表演专业的硕士学位。在这3年里,她一共演出了40部话剧,斯特林堡的《父亲》、《朱丽小姐》,莎士比亚的《仲夏夜之梦》、《威尼斯商人》等。平均一年要挖掘十三四个角色,这种压力差点儿让她得了精神病,但高强度的训练也赋予了她无人能及的实力。

很多人说,斯特里普全凭“好运气”,其实,她早期的电影作品都是自己全力争取来的。当年拍摄《走出非洲》,制片人认为她不够性感,为了赢得角色,斯特里普特意穿着低胸装去试镜。选中之后,导演告诉她:“我选择你是因为你的头脑,而不是性感。”这件事深刻地影响了斯特里普,洗尽铅华的她更加真实,不再为自己的容貌苦恼,而是以自己的知性美、以收放自如的表演征服观众与世界。而《苏菲的选择》女主角也是斯特里普费尽心机“抢”到手的。当年,著名作家威廉·斯泰伦以首任“邦女郎”乌苏拉·安德丝为部分原型写成了这个故事。斯特里普极度渴望获得这个角色,初次试镜,却没有通过,临走时,她偷偷将剧本的复印件塞到了包里。读完剧本后,她苦苦哀求导演,才争取到第二次试镜的机会。她选择了苏菲自杀的场景,完美地表现出了那种极度痛苦和筋疲力尽的感觉,终于打动了导演和剧组。

“小时候,我对自己的长相没有什么自信,经常觉得自己被忽视了。”斯特里普说,“所以我开始质疑事情,并且渴望向别人证明:我不是看上去的那样。我是完全不同的女人。”微博上流传着一张热门图片,30岁的斯特里普和60岁的斯特里普穿着同一件衣服,后者皱纹多了却一样美丽,甚至更有风韵。一个敢30年穿同一件衣服的女人,把美丽经营在了衣服之外。

女演员的职业似乎一向和年纪高度相关,打针扮嫩的女星越来越多,斯特里普则是其中最大的异数,她不再年轻,就去演不再年轻的女主角,依然不输给那些没有皱纹的脸庞 。“我觉得人应该欢迎年老的到来。生命是很珍贵的,当你失去身边的人时,你会发现每天都是一份恩赐。”花甲之年的斯特里普说。

“我自己熨衣裳,能不让自己被宠坏”

2012年2月27日,奥斯卡颁奖典礼上,斯特里普的一句获奖感言是:“首先,谢谢我的丈夫,你的支持是我最坚实的力量。”是的,相对于事业上的辉煌成就,斯特里普的家庭生活相当平凡,甚至单调。1978年,正在事业起步之初,她就早早嫁给了雕塑家唐纳德·古默尔。她坦言丈夫的存在事关自己精神生命的存亡,重要得无与伦比。“每当我接下新的角色,或者电影就要开拍,觉得是世界末日就要来临时,他是我唯一可以不断倾诉抱怨的人。”三十多年来,她一边拍戏一边抚育孩子,四个儿女相继出世,她却从没有传出过一丝绯闻。平常只喜欢棉布衬衫和牛仔裤的斯特里普会照着食谱给家人做饭,陪他们度假,直到别人对她的孩子说你们的妈妈真了不起时,孩子们才反应过来那个常常拿奖、常常坐在舞台下椅子上的女人就是他们的妈妈。

斯特里普说:“我自己熨衣裳,能不让自己被宠坏。”她近乎完美、亲力亲为,为孩子做饭,“做饭炒菜一直是我的最爱,虽然手艺不怎么样。”她会尽量抽时间带他们出去逛街或亲自辅导大女儿表演。她很少会和家人分离两周以上,因此近年来她每年一般只拍一部电影。“只有拍电影的时候我不用做饭,拍完电影我就回家做饭了。虽然孩子们说我的手艺不如来帮我做饭的女士,但我会学习,我不会放弃。因为我觉得必须用自己的手照顾我的孩子和家人。”她从不让孩子在公共场合曝光,她希望他们能像所有普通孩子一样拥有成长的快乐和自由。她的家也远离好莱坞,她和家人居住在纽约东部意大利区。“我从事的职业让我没法住在比弗利山庄,因为那里被整个电影工业基地所包围,让我感到窒息。那里的人们关注的都是你有多年轻漂亮,多有钱,你开什么样的车。我不希望我的孩子在这样的环境里,接受这样的价值观。”

休息时,斯特里普常常乘地铁到处游逛,观察普通人的日常生活。为了避开人们的追逐,她化假装、戴墨镜,甚至假发。尽管她煞费苦心,还是常常露馅。一次,当出租车在她所住的小区停住,“嘿,你不是大明星吗?”司机惊讶地问,“你到这儿来干嘛?来体验平民区的生活吗?”“我住在这里。”斯特里普平静地说。她接过找回的零钱,避过人行道上熙来攘往的人群,从容地走向自己的公寓。

斯特里普曾和美国前第一夫人芭芭拉·布什一起被评为“美国良母”;又被《时代》杂志冠以“美国最佳女演员”的称号。迄今为止,斯特里普是史上获得奥斯卡提名最多的女演员——十七次提名,并三次获奖。但她认为过多过大的荣誉会侵犯她的私人世界,并有让人失去平衡的危险。“好莱坞只是这个世界的一部分,我不喜欢,也没必要喜欢,没有了我,好莱坞还是好莱坞。”

上一篇:“煎炸烹炒”之外的友情 下一篇:“闺蜜”老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