匠人的手艺活

时间:2022-04-25 05:32:00

前些天看电视,有一个七十多岁的广州磨刀老师傅,在节目里呼吁召集,希望同行们能和他聚到一起,一同来切磋磨刀的技艺,让这门手工磨刀的职业不至于被时代和机械所淘汰。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是这位师傅年纪虽大,但进入磨刀行业不过短短二十年—小时候他就特别喜欢磨刀这门技艺,但家人始终不同意他去干这份看似没有前途的工作。于是他老老实实的选择了一份稳当的工作,劳碌了大半辈子,一直等到退休,才真正开始拿起剪刀,在路边开了一个小小的磨刀档,实现了自己的匠人梦。

在很多人,包括我看来,这都是个不可思议的故事。从年少起便心怀不甘的等候了大半生,竟然只是为了做一个磨刀的老匠人。而这样的人事实上却真的存在。街头巷尾,那些你从未注意过的手艺人,比如每天哐哐当当打铁的师傅、在木屑里挥汗如雨的木工、用竹皮手编篮子的老人,背后说不定都有那么一个故事。

总听别人说,不做匠人做大师,仿佛工匠并不是一项能摆得上台面的工作。但在许多人眼里压根不值一提的手艺活,却是匠人和他的祖辈千百年来经营的事业。作家盐野米松花了二十余年的时间,走遍整个日本,记录下不同业种匠人们的生活。《留住手艺》中描述的这群如同魔术师一般的匠人,当中有烧炭的、刮漆的、做丝柏树皮屋顶的、编簸箕的、编野葡萄蔓的、修木板屋顶的、织椴布的,还有建造宫殿的与都市的白领们相比,这些匠人们更像是来自另一个时代的人。现代化的冲击没有让他们却步,他们拼命地为了养活家人而勤奋劳作,用心维持自己的生活的同时,也不经意间给后人留下了许多象征着一个民族文化传统的技艺。

这本书里,细细刻画了每一位匠人和他们的手艺活。读来却让人异常温暖。光说一匹“椴木织”,在许多人看来不过是一块漂亮的布,而在匠人们的眼里,从树的状态到织成布一共需要的22道工序,正是他们对于“手艺活”的执着—匠人在物件里注入感情,甚至于灵魂,并与之沟通。这一切都显示着他们对自然的尊重,从另一个方面看来,也是生命与自然谱写出和谐之音的最好示范。

也许匠人对待手艺的心思,跟盐野米松写这本书的意图是一样的,“总要有人出来做这样的工作,这可能是上天安排给我的任务”。

《火》

作者:【美】雷蒙德·卡佛

出版社:译林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2年9月

据说卡佛对《纽约客》文学编辑利什对其某些小说的删节非常不满意,因此他把这些内容都改了标题,大量修改内容,收入了这本《火》里。对某些文学爱好者来说,这一点已经足够让他们期待。而谈论“到底卡佛的故事在说什么”仿佛已经成了当今的文学界小清新的时尚和潮流。收入卡佛的短篇小说、随笔及诗歌的《火》,也许能让人更走近卡佛的世界一点。当然,这只是也许。

《论中国》

作者:【美】基辛格

出版社:中信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2年10月

在用西方视角回顾中国近现代史的大部头书籍里边,《论中国》算是佼佼者。原因除了内容的时间跨度之大、研究角度之专等特点之外,当然还要归结为它的作者是美国前国务卿、“政坛常青树”亨利·基辛格。这个与几代中国领导人交往过的中美关系专家拥有资深外交家和思想家的独特视角,同时又是历史的亲历者和塑造者,所以,他有资格对中国说话,当然,也没人能比他更有资格带领美国人了解中国。

《天真的和感伤的小说家》

作者:【土】奥尔罕·帕慕克

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2年9月

这更像是一本教科书。虽然帕慕克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已经是2006年的事情了,但他的作品在中国却一直拥有高涨的人气。很长一段时间里,帕慕克的作品就像是一个文学爱好者的标志,仿佛没有了这个标志的加持,文学的意义也要减淡许多。《天真的和感伤的小说家》是帕慕克应邀在哈佛大学所做的一系列讲座的合集。但帕慕克就是帕慕克,哪怕他只是在讲述自己在创作过程中的所得、呼吁大家一起来读小说,也能让读者感受到与小说相同甚至于超越小说的舒畅感。

上一篇:夏佳理 我的遗憾是没遗憾 下一篇:延伸艺术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