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高职辅导员工作新思路

时间:2022-04-25 05:19:14

新形势下高职辅导员工作新思路

摘 要:高职院校面临着招生与就业双重压力。在这种大背景下,作为高职院校专职辅导员,更要与时俱进,改革创新,抓住职业院校学生的自身特点,不断增强学生管理工作的紧迫感和责任感,把学生工作落到实处,创新思路,为高职学生在校学习和就业提供服务。

关键词:高职辅导员;新思路;高职学生特点;就业指导教育与服务

近年来高考人数逐年减少,2013年全国有912万考生报名参加高考,人数较2012年减少10万人。湖北省今年高考报名人数为43.8万人,比去年减少2万人。湖北省高考报名人数已经连续第五年下降。与此同时,全国高考录取率逐年上升,近八成学生可升入大学。湖北省2013年高考录取率达74%,200分即可就读高职院校。近一半高职院校计划数招不满。与此同时,2013年毕业的大学生人数在700万左右,比2012年的680万人数增加20万左右,另一方面是计划招聘岗位数的下降――据2月初对近500家用人单位的统计,今年计划招聘岗位数同比平均降幅约为15%。高职院校就业率虽然较高,但就业力和就业质量不容乐观,高职院校面临着招生与就业双重压力。

在这种大背景下,作为高职院校专职辅导员,更要与时俱进,改革创新,适应新形势和新要求,抓住职业院校学生的自身特点,不断增强学生管理工作的紧迫感和责任感,把学生管理工作落到实处。

一、新时期下高职学生特点

高职学生生源素质普遍较差且参差不齐。高职院校的生源主要有三类:一是参加普通高考的高中生,二是通过技能考试招收的职业高中生,三是高职高考招收的中专、职中生。无论是从不同类别生源的横向比较还是同类生源的纵向比较看,生源素质普遍较差且参差不齐。由于入学成绩普遍偏低,文化知识基础差,综合素质也明显下降,这对于学生本身的自信以及对他们的管理带来了很多的困难。主要体现在:

(1)学习没有动力,自主能力差。高职生普遍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正确的学习方法,学习的主动性、自觉性不足。由于文化基础差,自主学习能力弱,学习方法不得当,持续学习能力十分有限。

(2)缺乏自主规划能力和明确的人生目标,管理难度大。相当一部分高职学生缺乏长远的理想和人生规划,学习不主动,责任感较差。缺乏自我约束力,缺乏纪律观念。

(3)个人主义重,组织纪律差。集体观念淡薄,缺乏集体主义荣誉感,喜欢我行我素。家庭过多的照顾使他们怕苦怕累,在独立生活能力、自主性、判断力、适应力等方面显得相对薄弱。

(4)法律意识淡薄,缺少自我约束能力,容易受不良风气的影响。网络游戏、早恋、相互攀比等不良习惯,也极大地影响着我们的学生。上课睡觉、迟到、早退、聚众斗殴、喝酒吸烟现象时有发生,甚至校园学生盗窃案与故意伤害事件也有出现。

尽管高职学生文化基础参差不齐,综合素质差别较大,但他们尚处于长身体、长思想、长知识、学做人、学做事的阶段,是未定型的阶段,他们不仅可塑性强,而且必须有人引导。高职院校辅导员应该按照合格人才的要求去塑造,有信心、有恒心、有目标、有计划、有步骤地去塑造,根据学生个人特点和条件科学开发,使之成为社会有用之人。

二、高职辅导员工作新思路

(一)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建立“以学生为本”的科学管理机制

准确把握学生的思想脉搏,不仅要掌握学生的群体特点,还要关注学生的个性特征。真诚关爱青年学生健康成长,坚持解决思想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从学生发展需求出发,把职业发展、心理健康、帮困育人作为人生指导的重要内容,把教育着力点从消极防范和控制转向积极引导和真诚服务上来。充分肯定学生的优点,给予学生相对自由的空间发挥其自主性和创造性。 现阶段“90后”学生具有强烈的参与意识,喜欢竞争且个性独立,他们希望被尊重,不喜欢被强迫接受某种观点和理论,根据这些特点应该提倡学生的自我管理、自我教育,学生管理者应担当指导者的角色,引导学习和工作的方向,并且在其过程中给予提示和警告。

(二)与时俱进做好大学生思想教育工作

1.要及时地做好大学新生的入学教育、适应性教育及良好学习、生活习惯的养成

适应性教育是新生入学教育的首要内容,目的是让新生尽快熟悉学校,熟悉所处环境,尽快适应学校生活,以较短的时间完成多种转型。适应性教育包括学习方法适应、生活环境适应、生活节奏适应、生活心理适应等诸多方面。辅导员要结合学校周边的主要生活设施、场所和环境特点,多和学生沟通接触,教育学生学会如何适应新的学习和生活环境,学会如何自理,学会如何与新同学相处,帮助他们克服陌生感和孤独感。

通过入学教育第一课、第一次主题班会、第一次中秋节晚会、第一次适应性教育团体辅导、第一次宿舍才艺比拼、第一次大一职业生涯规划讲座让学生了解大学的生活和学习、认识新朋友、思考大学学习目标与方向,提高学生兴趣;通过QQ群聊天、晚宿舍查寝、一对一谈话,了解学生信息动态,获学生信任和尊重,营造氛围培养学生的归属感,创造集体舆论和风气组建好一届班委会,让每个学生都有锻炼的岗位;通过学校制度纪律的宣讲学习,促进新生良好学习、生活习惯的养成,培养学生积极进取的精神、乐观向上的学习兴趣、勇于创造的激情持续发展的后劲、奉献社会的责任感。

2.引导学生找到学习目标、学习方向,增强学习动力

这个“学习”并非单纯的书本知识的学习,而是职业技能学习、实践能力学习、特长学习、人际交往能力、组织管理能力等综合素质学习。让高职学生了解自身的优势所在,缺点所在,兴趣所在,特长所在,并在学习生活中发挥自身优势和特长,取长补短,努力提高和完善自己。辅导员在工作中要细心,有意识地帮助学生挖掘自己的潜能,开发内在的动力,一旦发现学生的某种特长潜能,就满腔热情地因势利导,在丰富多彩的校园科技文化活动中,帮助每一个学生找到适合自己发展的空间,最大限度地开发出每个学生的内在潜能,树立自信心。当学生意识到自己在某方面比别人强,自己并非事事不如人,不必疑心别人歧视自己时,自信和勇气就油然而生,并逐步走向成功。在此基础上辅导员要帮助学生做好职业规划、人生规划,帮助学生充分利用在校几年的时间努力学好专业,培养专业技能,切合实际地树立正确的目标并鼓励帮助学生达到目标。其次,辅导员还应适时地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使学生具备良好的品行和严谨的作风,这也是职业教育最重要的要求。

(三)为了高职院校长远发展,高职辅导员要配合学校作好就业指导教育与服务工作

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以工学结合作为高等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积极推行订单培养,以传授过程性知识为主,倡导在学中作,在做中学,探索工学交替、任务驱动、项目导向、顶岗实习等有利于增强学生能力的教学模式,人才培养与社会(企业)需求紧密结合。

部分高职生对自身的知识能力基础和毕业后的基层就业面向缺乏清醒的认识,不具备适应基层岗位工作的心理素质和专业技能,而只是盲目追求好的工作条件和经济待遇,以致造成就业高不成低不就。因此,相对于普通高校来说,高职院校的辅导员指导学生就业和引导学生进行合理的职业生涯规划责任更大,任务更艰巨,工作更辛苦。

首先,辅导员要帮助学生正确评价自己。

通过“请进来”――企业人士漫谈成功、校友话择业和就业、举办模拟招聘会,采用“走出去”――人才市场、企业参观等就业指导活动,使学生了解要从事岗位的各项要求,如知识、能力、经验等要求。同时,还要结合学生的性格、气质、兴趣、爱好、特长及专业特点,有针对性开展职业辅导,制定生涯规划。充分利用学生在校学习期间机会,开展适应社会、企业文化的教育,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处理好眼前和长远、理想和现实、困难和机遇、挫折和成功、人和环境的关系,努力改变学生不正确的就业观。

其次,辅导员要运用教育学、心理学、管理学社会学原理,研究大学生思想和行为规律;要根据学生所学专业和即将从事职业特点,开展学习态度、学习能力、学习技巧和职业基本知识技能等方面的指导;要掌握相应心理咨询知识,成为学生就业心理健康发展的咨询者。辅导员必须加强就业知识学习,提高自身素质和业务知识,要成为专门家、多面手。根据高职院校特点,辅导员尤其要帮助学生克服自卑,树立自信;克服焦虑,强化自我。

第三,辅导员要做好学生就业各项服务。做足就业推荐的前期准备,拓宽就业信息的渠道,积极参与创业教育树立“创业促就业”观念,使职业院校毕业生不仅是现有岗位的竞争者,而且是新型岗位的创造者。做细就业相关的繁杂工作,完善学生就业的跟踪调查,辅导员认真做好毕业生就业跟踪回访工作,将往届毕业生成为学院就业工作的丰富和宝贵资源的同时,让毕业生感受到母校的关爱,激发他们努力工作,不断完善个人职业生涯规划。同时通过毕业生良好就业质量提升学校社会知名度及满意度。

参考文献:

[1]郑克俭,王作廷主编.新时期班主任工作的创新[M].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6)

[2]姚贵库.浅谈高校辅学员应具备的品质和观念[J].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2).

[3]周慧君,析刍议高职辅导员对毕业生的就业指导――以闽西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 闽西职业技术学院, 2009,(3)

作者简介:

杨莉(1982~),女,湖北襄阳人,咸宁职业技术学院教师,现攻读湖北工业大学职业技术教育学在职硕士

上一篇:新闻记者如何加强社会责任感 下一篇:捧蜜罐的小熊和它的成长故事小熊帮忙做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