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公路沥青面层施工技术探讨

时间:2022-04-25 01:45:07

市政公路沥青面层施工技术探讨

摘要:近年来,市政公路发展迅速,对沥青混凝土路面质量要求越来越高。沥青面层的施工技术复杂,又是具有代表市政公路最终质量标志的工程项目之一,因此在面层施工中必须严格要求,对施工技术标准及施工工艺进行进一步优化,将沥青路面面层施工质量提高到新水平。本文对市政公路沥青面层的施工技术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市政公路;沥青面层;施工技术

中图分类号:TU74 文献标识码:A

伴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我国的交通事业也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就,公路作为一种重要的交通方式,在近年来也获得了较大的发展,公路与人们的生产生活紧密相关,对人们的日常生产生活发挥着发挥着重大的作用。公路建设在取得巨大的成就的同时,也存在着一些显而易见的问题,例如由于公路施工中的原材料没有达到施工的规定标准,导致了公路工程的质量问题得不到保证,而引发了一系列的交通事故,严重的影响了人们生产生活的顺利进行。沥青作为一种新型的施工材料,由于其在质量以及价格上的优势,而被广泛应用在了公路施工中。在公路沥青路面施工中进行质量控制有利于实现公路在运行中的安全。

1.综合说明

1.1工程概况

本工程上部结构采用钢筋混凝土空心板,下部结构采用钢筋混凝土路台、基础;空心板安装完成后板顶现浇一层10cm厚C40钢筋混凝土;路面面层采用3.0cm细粒式(AC-10)+中粒式(AC-20C)沥青混凝土。

1.2 工程特点

⑴本工程内容主要包括钢筋混凝土基础、路台、预制钢筋混凝土空心板以及沥青混凝土面层。

⑵由于市政公路数量较多,对地基的承载力的了解程度很难做到细致。

⑶施工安全隐患多:由于施工地点的特殊性,尤其是在雨季施工时,对施工人员的安全有一定的威胁。

1.3 编制依据、原则及范围

1.3.1本工程采用的主要技术规范(见表1)。

采用的部分技术规范一览表 表1

1.3.2编制原则

⑴满足招标文件工期要求,以控制“工期、质量、安全、成本”为目标,以高素质的专业化施工队伍,足够的施工设备投入本工程施工,上场的队伍和设备以足够和适用为原则,保证施工生产资源。

⑵尽量减少暂设工程,合理布置施工平面图,节约施工临时用地。

⑶优化施工组织方案,突出重点,兼顾一般,科学组织。贯彻ISO9002标准,加强过程质量控制,兑现合同承诺,铸造时代精品。

1.4气候

1.4.1气温及降水

多年平均气温:13.6℃

极端最低气温:-22.5℃

极端最高气温:41.2℃

多年平均降水量:634.8mm

1.4.2湿度

年平均相对湿度为66%

月平均最大相对湿度为81%

月平均最小相对湿度为56%

2.市政公路沥青面层施工

2.1沥青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试配及审批工作。

沥青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分为三个阶段,即:指导性配合比设计阶段、目标配合比设计阶段、生产配合比设计阶段。

第一阶段为指导性配合比设计,是由业主指定的试验单位根据有关规范、公路等级、使用性质等设计完成。该配合比设计包括各级集料组成范围,参考沥青用量范围及相应马歇尔指标值。它是目标配合比设计的依据。

第二阶段为目标配合比设计,在总工程师指导参与下,由试验室在完成有关原材料试验后,按照指导性配合比设计及马歇尔试验方法,在工地试验室进行的混合料配合比设计。

第三阶段为生产配合比设计及验证阶段,按照批准的目标配合比,通过反复调整冷料仓出口,给料皮带电动机转数,振动筛孔径及倾角,取样筛分,达到热料仓窖均衡,拌和机生产效率最高。各项指标满足规范要求后,方可进行试拌试铺工作。

各类沥青混合料符合马歇尔试验技术标准,并有良好的施工性。

沥青混合料的高温稳定性控制指标和低温控制指标由有关指定单位完成。

2.2市政公路面沥青混凝土铺装

⑴技术标准

市政公路面沥青混凝土铺装采用3.0cm细粒式(AC-10)+5.0cm中粒式(AC-20C)沥青混凝土,中面层与市政公路面水泥混凝土之间设置沥青粘层和防水层。

⑵市政公路面沥青混凝土施工

市政公路面沥青混凝土施工同路面中面层、表面层沥青混凝土施工方法一致。在市政公路面沥青混凝土铺装中,对本标段所有市政公路的路面排水工程同时进行施工。市政公路路面排水采用在中面层沥青混凝土路面边缘设20厘米宽5厘米厚的1~2厘米单粒径碎石层纵向贯通,通过市政公路面泄露水孔排水。

⑶关键工程—沥青混凝土施工(沥青砼AC-10,沥青砼AC-20C)

施工工艺流程:

施工准备拌和 运输摊铺 碾压横向处理

1)报方案

根据施工技术规范,采用集中拌和施工。关于配合比,要于施工前56天进行混合料设计,并将试验结果送交监理工程师审批。施工方案报批准配合比,提出具体实施方案,包括技术力量、施工机具以及施工程序和工艺操作详细说明,报监理工程师批准。

2)试验段施工

在正式开工前至少28天,在监理工程师在场情况下,现场铺设400~800m2,以验证混合料的稳定性,机械设备是否满足运输、摊铺、拌和、压实的质量要求和工作效率,施工组织和施工工艺合理性和适应性。

3)施工操作程序

①施工前,在完成后的市政公路面系表面喷洒乳化沥青透层油,再洒上一层粒径5~10毫米的石屑,石屑洒完后利用较轻的压路机碾压1~2遍。

② 道路中线纵向10~20米、横向5~10米设一路面高程控制点,以便掌握高程及油面高度,路口处依据竖向设计每5米设置高程控制点。

③ 施工前,应对到场的沥青混凝土设专人收料、验料,若有过火、过油、少油、离析现象或有花白料应停止使用,并设专人检测到场油温,油温控制在130℃~160℃。运输中要有覆盖设施。施工过程中,摊铺机前等候卸料的车不少于5辆,必要时可采取压车措施,暂缓摊铺。连续摊铺过程中,运料车不得撞击摊铺机,卸料过程中运料车应挂空档,靠摊铺机推运前进。

④摊铺前1~2小时布设基准线。摊铺采用全断面作业。摊铺温度控制在不低于130℃,沥青混凝土松铺厚度按实厚乘以1.18~1.30系数,上下层摊铺带搭接10cm以上。整平接茬,使接茬处油料饱满,防止纵缝开裂。

⑤碾压采用先轻后重,初压两遍,主动轮在前,碾速1.5~2公里/小时,复压时用12t~15t振动碾压4~6遍至稳定无明显轮迹,碾速2.5~3.5公里/小时,碾压时由路边开始向中心移动,碾压带宽度应重叠1/2后轮宽,双轮重叠30cm。在碾压过程可向碾压轮洒少量水,压路机不得在未碾压成型未冷却的路段上车,调头或停车等候。对压路机无法压实的路边缘等局部地区,采用人工夯实,热烙铁补充压实。当天碾压的尚未冷却的沥青混凝土上不得停放任何机械设备或车辆,不得散矿料、油料等杂物。

⑥沥青混凝土应减少纵、横缝。若有接茬时须采用直茬热接法。

参考文献:

[1] 庞苑.中国旅游电子商务面临的问题及对策[J]. 科技致富向导 2010年03期

[2] 刘杰,陶健.抗肿瘤药物的现状及发展趋势[J]. 科技致富向导 2011年23期

[3] 吴君钧.电子商务与物流配送模式研究[J]. 科技致富向导 2012年05期

[4] 李烈.我国工业机器人发展现状浅谈[J]. 科技致富向导 2011年05期

[5] Transportation Research Board National Research Council.Segregation in Hot-mix Asphalt Pavements (NCHRP Report 441), NATIONAL ACADEMY PRESS Washington, D. C . 2000

[6] K.T.Hall,M.LDarter,S.H.Carpenter,D.A.Steele.Guidelines for Evaluation of Asphalt Overlaid Concrete Pavement. Civil Engineering Studies . 1995

上一篇:浅谈我国建筑给排水的现状及发展方向 下一篇:浅谈《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GB50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