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考来临时营养宜忌

时间:2022-04-25 01:35:33

大考来临时营养宜忌

一年一度的中、高考又将来临,每年的这个季节,是中高考学生的关键时期。此时的学生学习负担重、用脑过度,大脑对氧和各种营养素的消耗都相应增加。因此,在这一段特殊时期,保证学生的饮食健康,注意合理的膳食安排和适当的营养调配,以增加考生的耐力和抗疲劳能力,是考出好成绩的前提。

宜篇

宜吃鸡蛋及豆制品

鸡蛋中所含的蛋白质是天然食物中最优质的蛋白质之一,它富含人体所需要的氨基酸,而蛋黄除富含卵磷脂外,还含有丰富的钙、磷、铁以及维生素A、D、B等。

大豆及其制品含有人体所需的优质蛋白和8种必需氨基酸,这些物质都有助于增强脑血管的机能。另外,还含有磷脂、丰富的维生素及矿物质,特别适合于脑力工作者。大豆脂肪中含有85.5%的不饱和脂肪酸,其中又以亚麻酸和亚油酸含量多。

宜多食蔬菜水果

水果蔬菜含有丰富的营养素及各种维生素和矿物质,还有缓解厌食及便秘的作用。每天食用半个洋葱即有消除过度紧张和焦急情绪,舒张小血管、促进血液循环的作用,使人头脑灵活。生姜能增加对大脑的供氧,使人的思路开阔。

考生应保证每天吃约500克水果。菠萝中富含维生素C和重要的微量元素锰,对提高人的记忆力有帮助;柠檬可提高人的接受能力;香蕉可向大脑提供重要的物质酪氨酸,而酪氨酸可使人精力充沛、注意力集中,并能提高人的创造能力。草莓可缓解紧张情绪。红枣是可以较长时间维持体内较高血糖水平的食品,而且具有安神作用。苹果含有丰富的锌,可增强记忆力,促进思维活跃。对于精神紧张的考生,取大枣、百合、桂圆肉、莲子适量煮汤,加少许糖,睡前半小时食用有助改善状况。

宜少食多餐

看着为备考疲惫不堪的孩子,家长免不了心疼地叮嘱“多吃点,多吃点”。但是专家提醒家长们不要让考生吃得太饱。研究发现,吃得过饱后大脑中有一种叫“纤维芽细胞生长因子”的物质会明显增加,会使大脑节奏减慢,效率降低。吃得过饱,食物在肠胃中消化需要大量血液,脑内血液供氧减少,会导致大脑迟钝,思维不敏捷。

另外,考生如果考前压力大,产生厌食感,家长可以采用少食多餐的方法,把每日三餐变成每日四餐、五餐,增加进餐的次数,采用“羊吃草”的吃法,在控制总量的前提下,多餐分吃,也同样可以摄取到考生一天所需的营养量。适当的营养加餐也是可以的,上午可以吃适量的巧克力和喝一些含糖的饮料。考生如果需要熬夜学习,晚餐最好多吃富含维生素B族的食物,如全谷类、瘦肉、肝脏、豆类等。

宜饮食安全

备考期间,由于生活和学习节奏较快,学习负担加重,身体抵抗力有所降低,若吃了不洁甚至变质的食品,很容易出现胃肠道问题,因此饮食问题绝不容忽视。专家指出,烹饪过程中要注意生熟分开,食物要保持新鲜,避免因食用不洁食物而引起急性胃肠炎、菌痢等消化道感染性疾病而影响复习和考试。

生吃瓜果要用开水烫洗或消毒;做凉拌菜时,调料中应加醋加蒜泥,既可杀菌又能增进食欲;少吃雪糕、冰激凌等冷食;尽量不吃街头小摊处买来的熟肉制品或凉拌菜;注意生熟食品分开,食物放入冰箱内并不等于进了保险箱,剩菜剩饭及存放时间较长的熟食品,吃前一定要彻底加热灭菌。

忌篇

忌减主食

“饭吃不了算了,多吃些菜”,很多家长会这样说。其实这是不科学的,很多人总以为主食可有可无,只要多吃些鱼、肉类的食物即可,其实这些食物只能补充人体所需的蛋白质。没有一种食物能够提供所有的营养素,最好的方式是进食的品种多样化。专家强调:主食很重要,大脑思维主要依靠的是葡萄糖,而只有主食才能转化为葡萄糖,这就需要保证每顿2~3两的主食。

忌考前食谱大变

由于学习紧张等原因,多数考生的消化功能会有所下降,表现为食欲降低。此时,家长应参照孩子平时的饮食习惯,在保证营养的前提下,尽量选择其爱吃的食物,改善烹调方法,变换花样,使饭菜更加可口。

考前切忌盲目改变食物种类,不要因高考临近或偏听雨刻意改变或强迫进食某种食物,这样做,不仅会影响孩子的食欲,甚至会出现不适现象,会因小失大。

在备考及考试期间,饮食量不要比平时增加太多,尤其考试期间饮食不要做太大的变动,应与平时保持一致。

忌油炸食品

油炸食品易使人产生饱腹感,会降低人们的食欲,影响其他食物的摄入量。另外,油炸食品不易消化,会加重消化负担,导致分布到大脑的血液相应减少,降低脑的灵敏度,从而影响到大脑的工作效率。因此,考生饮食应以清淡为宜。

需要强调的是,坚果类食物,如瓜子、花生要少吃,甜食及奶油过多的食物要少吃。

忌盲目进补

人的智力受许多因素的影响,营养只是诸多因素之一,而各类天然食物中已经包含了人体所需的各种营养素,只要不挑食,不偏食,均衡地吃好一日三餐,就能满足需要,不可过分迷信“营养品”等对智力和考试成绩的作用。

此外,春夏季气候干燥、炎热,人容易上火,不适合进补。曾有家长给孩子吃人参和鹿茸,造成孩子鼻血不止,甚至在考试时出去止血,对孩子的生理和心理均造成了极大的破坏。

忌不吃早餐

不吃早餐或早餐质量较低,是许多学生较为常见的营养问题。人体经过一夜的休息,晚餐所摄入的食物已经完全消化、吸收了。研究显示,维持大脑工作的唯一能量来源是血中的葡萄糖(即血糖),血糖是靠食物补充和肝糖原分解来供应的。如果早餐摄入不足,血糖的浓度就会降低。不吃早餐的一个最直接的后果是,学生在二、三节课后会出现饥饿感,大脑细胞也会因血糖供应不充足,表现为脑记忆和脑反应能力下降,注意力不集中,将直接影响学习效率。

忌三餐都是洋快餐

有些学生图方便、省事、时尚,对洋快餐情有独钟。其实洋快餐基本上都是高蛋白、高热量、高脂肪、低维生素的食物,容易导致营养失衡,对学习、考试不利。一周最好不要超过两次,主要膳食还应以丰富多样的中餐为主。

忌以饮料替代水

考生每天要保证1500~2000毫升的水摄入量,切忌以饮料代替水。最好喝白开水,矿泉水也可以。充足的水分可确保血液循环顺畅,这样大脑工作所需的氧才能得到及时供应。

一些含糖的饮料在饭前最好不要喝,易产生饱腹感,不利进餐时的食量。考生考前可以适量喝一些茶及咖啡,但一定不能太浓,浓茶及浓咖啡都有兴奋的作用,会适得其反,影响睡眠质量。千万不要在睡前喝茶和咖啡,可以安排在上午,咖啡一天不要超过3杯。

但专家特别提醒,考生在考试期间一定不要喝咖啡,因为咖啡因的作用会使人产生尿频,影响考生的临场发挥。

上一篇:健康茶吧 第5期 下一篇:问医生 第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