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建筑企业经济效益的策略

时间:2022-04-24 06:33:34

优化建筑企业经济效益的策略

摘要:建筑施工企业是以盈利为目的的经济组织,经济效益的提高是企业经营的直接目的,是企业经济运行围绕的中心。因此,建筑施工企业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健康发展,就必须分析探索提高经济效益的有效途径,不断的采取改善措施,提高经济效益。 本文探讨了建筑施工企业提高经济效益的途径。

关键词:建筑;施工企业;提高;经济效益;途径

中图分类号:C29 文献标识码:A

建筑施工企业面临着越来越激烈的竞争, 要想在激烈的建筑市场中立稳脚, 在市场经济的大环境下生存.发展.壮大, 就必须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一、建筑施工企业提高经济效益的途径

1.建立成本责任中心,明确责权利,奖惩分明,提高全员成本管理意识 。建立成本责任中心,明确管理权限,责权利相统一,以项目经理部.各级分公司为成本责任中心的责任人,按照不同的成本要求将目标成本进行细化分解,纵向分解到各项目经理部.班组,横向分解到各职能部门.各工程负责人,形成全员.全方位.全过程的项目成本管理模式,并把个人利益和成本指标密切挂钩,严格考核,奖罚对等。 项目经理部依据细化和分解的责任成本,与各责任人签订合同,明确各自的权责利 。通过建立切实可行的约束机制,提高企业全体人员的成本管理意识。

2.做好投标工作

投标阶段,施工企业成本控制的主要目标是: 编制合适的投标报价。 即在确保不亏损且满足企业预期利润目标的前提下,报出具有竞争力的投标报价

在决策投标前要对业主进行认真的调研,利用各种途径了解业主的有关情况。 如项目的资金来源,是自筹还是贷款; 业主的信誉; 业主拥有的其它项目的管理情况等以便确定项目的风险及预期回报。 决策投标后,应派合适的专业人员到现场实地考察,对项目情况做一个全面的了解,为编制标书和报价决策提供可靠的依据。 在报价决策时,首先要根据企业自身的条件并结合投标项目的实际情况,做出项目的成本预测 。然后在不低于成本价的基础上,确定投标总价,并采用不平衡报价法对各细目单价进行调整。

哪些细目适合进行不平衡报价呢,一是设计图纸不明确或有明显错误的,估计今后会修正的项目,其单价应调高些,以利变更估价时采用 。二是预测到以后工程量会增加的项目,其单价应调高些,反之,其单价则应调低些。三是对难于计算准确工程量,且清单中数量不是很大的项目,其单价可适当报高些。 因为虽然对总报价影响不大,但是如果将来实际发生工程量增加,企业就可获得较大的利润,而实际发生工程量减少,对企业利润影响也不大。四是对建设单位提供暂定价格的项目,如暂定价偏低,则工程量应有意扩大,待以后价格提高后获取额外的差价; 如暂定价偏高,则工程量应缩小 ( 仅指招标单位不提供工程量清单的总价招标) 。五是对先期施工的项目,其单价应定得高一些,可增加早期收入,加快资金周转; 对后期施工的项目,其单价应定得低一些 。不平衡报价是建立在对业主招标书内具体条款的分析之上的一种合理价目配置但使用时必须掌握好尺度,以免导致废标。

3.搞好施工预算管理

对于施工企业来讲,预算确定了工程造价.劳动力.材料.机械的消耗标准。搞好施工预算能够预测完成工程所需要的各种投入,确定工程的目标成本和实现的利润,从而采取有效措施降低成本,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因此,企业领导要重视施工预算管理工作,制定严格的规章制度并实行预算管理工作责任制;加强预算部门对整个施工企业验工计价的控制权;加强预算部门和计划.财务.审计.物资.劳资部门以及基层施工单位的联系,确保经济数据的快速传递和经济数据的正确性。

4.搞好成本预测,确定成本控制目标。

成本预测是成本控制的基础,为编制科学 .合理的成本控制目标提供依据 。因此,成本预测对提高成本计划的科学性.降低成本和提高经济效益,具有重要的作用 。加强成本控制,首先要抓好成本预测。 成本预测的内容主要是使用科学的方法,结合中标价根据项目的施工条件.机械设备.人员素质 .建筑材料市场价格等对项目的成本目标进行预测。

(1)工.料.机费用预测 。分析工程项目的人工费用单价.工人的工资水平及社会劳务的市场行情,根据工期及准备投入的人员数量分析人工费是否能超过工程合同价中人工费 。材料费在整个工程项目中比重极大,应作为重点予以准确把握,分别对主材.辅材 .其他材料费进行逐项分析,分析其用量和价格的差异,同时汇总分析预算中的其他材料费。 投标中的机械设备的型号,数量一般是采用定额中的施工方法套算出来的,与实际施工有一定差异,工作效率也是不同的,因此,要测算实际将要发生的机械费,要考虑可能发生的机械租赁费和新购入设备的摊销费,对主要机械重新核定台班产量定额,测算使用成本。

(2)施工方案引起费用变化的预测。 项目中标后,必须结合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制定技术上先进可行和经济合理的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结合项目所在地的经济.自然条件.施工工艺.设备选择 .工期安排的实际情况,比较实际采用的施工方法与标书编制时的不同,做出比较合理的预测。

(3)加强合同管理。 工程中标后, 施工企业要与建设单位签订施工合同, 签定合同时要确保构成合同的各种文件齐全 合同条款齐全 合同用词准确 对工程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有足够的预见性, 规范的合同管理, 有利于维护企业的合法权益 合同管理是施工企业管理的重要内容, 也是降低工程成本, 提高经济效益的有效途径, 企业应加强合同管理, 在字里行间寻找攻的机会与守的措施

(4) 制定可行的项目成本控制目标。 在项目成本预测的基础上, 制定切实可行的项目成本控制目标 目前施工企业大都实行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 承包价格事先确定, 使得施工企业成本管理重点是在既定工程量计价的前提下, 控制成本支出 对应工程量清单计价形式带来的风险, 应通过加强成本目标控制 发挥战略成本管理的优势将风险降到最低点, 取得收益最大化。

二、结语

建筑施工企业是以盈利为目的的经济组织,经济效益的提高是企业经营的直接目的,是企业经济运行围绕的中心。因此,建筑施工企业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健康发展,就必须分析探索提高经济效益的有效途径,不断的采取改善措施,提高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 唐许辉;建筑施工企业提高经济效益的途径分析[J]. 金融经济, 2009,(10) .

[2] 许庆生;如何加强建筑施工企业项目成本管理[J]. 黑龙江科技信息, 2011,(06) .

[3] 王砚才;建筑施工企业提高经济效益途径的探讨[J]. 铁道工程企业管理, 2003,(03)

上一篇:泵送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与关键技术 下一篇:尝试《组合体投影图画法》教法改革